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经典阅读、以读促写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结合实践。开展了品读经典、快乐习作的实验与研究。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读书.读好书,用阅读经典名著带动学生快乐习作。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多背诵一些优秀古诗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润泽他们的心灵,提高其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吟诵经典,快乐习作,为学生打好经典的文化底色,在他一生的成长经历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金霞 《山东教育》2011,(13):29-30
让学生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多背诵一些优秀古诗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润泽他们的心灵,提高其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吟诵经典,快乐习作,为学生打好经典的文化底色,在他一生的成长经历中至关重要。一、诗歌诵读,润泽心灵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曼·艾宾豪斯通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了一组有关于人们学习与记忆的关系曲线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经典诗文有意识地音读、意读、情读、品读,学生便可感知文本内容,品味到传统的文化精髓,潜意识中继承人类文明的智慧。因此,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研究很有必要。而通过什么方法诵读经典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更加有待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已经初步具有个性见解的中学生,应培养其品读经典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品读前在想"为什么读"的同时,也要想一想"该怎样读",以此促进他们的品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阅读经典,润泽童年。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不少经典作品值得学生细细品读与积累。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对我们来说,一生精读一些文化大师的经典名篇,  相似文献   

7.
黄燕 《宁夏教育》2010,(1):56-56
阅读教学提倡品读,因为,品读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读,就要读进去,深入文本,细细感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错过任何一段文字。只有真正读进去,读懂了,读对了,阅读才是有深度的,阅读才会是快乐的。在引领学生品读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门市启动了"国学读书工程",以"悦读圣贤书、同圆中国梦"为主题,在江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海量地读、快乐地诵、思辨地学、踏实地习"的国学经典阅读。该工程有别于其他普通的推荐阅读,它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读经典、写经典,用中华优秀文化哺育学生,以养德修道,培养儒雅气质。另一方面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素质成长、教学评价等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了国学读书  相似文献   

9.
随着语用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在经典散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品读和赏析文本,还要巧妙链接生活经验、作者生平、学生习作、课后习题和课外类文等,运用情感共鸣、有“我”品读、对比寻异、深度发掘、广泛联读等策略,感悟经典散文的表达密码,从而在言语实践中运用经典散文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读"与"写"的问题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教材;课堂外,我们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经典。学生读了很多,然而,习作水平却未见得提高,他们在习作时对"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所表现出的无所适从,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三年级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应该怎样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和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在"以读导写、读写结合"的教学中发展学生读书与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看学生的作文时,水平良莠不齐,所以读学生习作时心情也自然不同。当看到水平太差的习作时难免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是甩手弃之。这样老师评阅再多的"文儿",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很难提高。用快乐的心,鼓励孩子上进的心;用快乐的心,等待孩子进步的过程;用快乐的心看待作文的"重复"。这样与学生做心灵的沟通,用快乐的心,读学生的文儿,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离不开经典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经典阅读,引领学生牵手经典,与经典同行。笔者从依课标推荐经典、营氛围共读经典、立课堂分享经典、创活动延伸经典、重评价彰显经典五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从阅读的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学习"三读"阅读法——自读、精读、品读。因为它能有  相似文献   

14.
经典著作历经时间的考验而永久地长存于我们的世界中。阅读经典、感悟经典,不仅能对读者的思想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于读者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更是极具影响力。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感悟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学生应仔细、认真地品读经典,结合时代及自身特征,适时适当地选取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学校应倡导经典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要加强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诵读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经典书目,让学生能够读进去,体会到经典的魅力。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的时候,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应该是代替学生阅读,而是引导学生阅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经典书目,让学生能够真正读进去,对文  相似文献   

16.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坚毅的人格与诚善的品质。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从直观的声、形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作品内容方面帮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经典文学作品思想的精髓,从而达到学有所知、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的阅读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读写联动"是一种新兴的课型,"读写联动"即读中悟写,写中促读。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促进和终极目标"读写联动"是生成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处理"读"和"写"的问题,让"读写联动"切实地成为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呢?在进行了一学期的主题阅读实验教学后,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准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8.
黄永斌 《学语文》2014,(3):41-42
初中生普遍喜欢看无价值的“闲书”,而对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知识面狭窄,尤其怕读古典名著。因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选择名著,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呢?一、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应避免功利性的误区,要立足经典诵读的本质,挖掘经典内涵,积极营造诵读的氛围,提升一线教师文化修养,编制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锻炼学生,坚持科学评价、立体评价,进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各学年度,除了重视课内阅读(语文读本)外,还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经典阅读、新闻阅读、时文阅读)来提高写作技能,真正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内(写作)的通透。一.经典阅读与作文教学经典阅读是个体生命建构自我灵魂、完成自我超越、提升生命境界的必经之途。国学大师季羡林特别强调要读国学经典:"有一个平凡的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