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8月9日,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作了《凯里学院要为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文化做出积极贡献》的重要讲话。笔者在学习讲话中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了“办特色之校,育特质之才”的办学思路,并在加强师资建设,建立相应专业为突破点,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职能来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诗经>中的"v之v之"句式,并对前人认为不属于"v之v之"句式的"左之左之"、"右之右之"和"神之听之"等三句作了重点探讨,认为它们也应属于"v之v之"句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熊庆来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治校状况的梳理,在五个方面总结了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状况,即:"为有国家用之才"的育人之道,"独立自主,效率优先"的管理之道,"立足本省,面向西南"的服务之道,"学习国内先进大学"的开放之道,"尊师爱生,提携后进"的和谐之道。总结、论述他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应该对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学校应当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己任,以"乘儒雅之风,建当代名校"为办学宗旨,实施儒雅教育,将儒雅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校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儒雅氛围下,打造儒雅师资力量,培养儒雅当代人才,推进儒雅校园的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立足高职、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秉持学院"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行业领先、省内有特色、现代化、创新型  相似文献   

6.
虚词"之"有多种用法,在常见句型"A之谓B"式中的词性和用法多有争议。文章以为,当A为指示代词"此"时,"之"为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无义结构助词;当A为非指示代词时,"之"为指代前文A内容,并起复指强调作用的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之思     
教师是思想者,"思"是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其职业生活的重要内涵。从"思"的内涵与方式来看,教师之思可以分为日常之思、理性之思和诗性之思。日常之思会使教师逐渐远离其本真的存在,而异化为无专业性和无个性的"常人";理性之思彰显了教师作为职业生活主体的个体价值,通过理性之思,教师逐渐摆脱了肤浅与平庸,走向深刻与崇高;诗性之思是教师对其生活阅历、职业生活场景和未来希冀蓝图的关系与结构的融通式观照。诗性之思可以使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8.
学校要谋生存,图发展,就必须有特色,而且特色要鲜明.特色是某些方面的优势普遍得到外界认同,是区分他校的识别度,是一种竞争力.办学特色整合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方略和具体举措,成为学校的标志.办学过程中,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创建办学特色,本文仅从就业角度谈谈对打造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有就业力、高就业率"的办学特色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三纲领"中蕴含着大学生命的本体与使命,"八条目"中蕴含着实现大学功能的方法。"三纲领"、"八条目"可以概括为日新之德。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明明德"就意味着明确大学的学术特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新民"就意味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止于至善"就意味着人全面发展。"格物、致知"就是学术研究,"诚意、正心、修身"就是反思办学是否符合高等教育规律,"齐国、治家、平天下"就是要体现全人类的利益。大学的日新之德对于树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品",应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受众关切的主观体验。办学之"品",不能只满足于某项成"品",而应该致力于项项成"品",以至汇成大"品"、做成"品牌"、创成"名牌"。要使办学之"品"由"低空掠过"的基础层面转入"高天唱响"的更佳阶段,应循序渐进,须拾级而上;得宁静致远,当整体成功。如此之"品",必更厚重、精彩……这是常识,也是铁律。  相似文献   

11.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创办于1995年,2003年3月通过教育部考核评估,升格为民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招生,具有颁发学历学位证书资格,目前在校学生6500多人。先进独特的办学理念学院秉承"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先进办学理念,使华外成为中华儿女成才走向世界之桥梁,中西文化合璧之桥梁。始终坚持端庄办学思想和公益性办学道路,强调"办学要无愧于家长的信任、学  相似文献   

12.
"李约瑟悖论"、"钱学森之问"无不在拷问着我国教的育改革。为此,必须对中西方教育改革有正确认知。教育之殇,是中西方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我国教育改革应致力三个重点:一是创造性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无缝对接的"焊接口";二是全面实施教育家办学;三是构建"公平与卓越"为特征的测试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以分别之法将"存在"分立为"在"和"在者",其中"在"是对本体思考与努力的回答。教育本体问题是要认识教育其他问题而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在"与教育联姻的教育之在,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认识其三重内涵:在追问教育终极存在的过程中,谋求每一历史时期教育世界的统一性;追求教育终极解释的过程中,获得每一历史时期教育知识的统一性;追寻教育终极价值的过程中,寻求每一历史时期教育意义的统一性。教育之在自我批判的独特意蕴体现在追求"教育之真"、"教育之善"、"教育之美"和认识"教育之人"之中。因此,通过寻得"教育之真"、审视"教育之善"、实践"教育之美"和正确置位"教育之人"可以实现教育自身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一体两翼"——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一种崭新模式.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是广东省开办本科教育时间最长的民办学院,学院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明确办学定位,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体两翼",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自办学十年以来得以稳健发展.本文以该学院经济系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为例,阐述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的模式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5.
以语言学及其影响下的各种学说为楔入点,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础,对贾平凹创作的艺术特色从意象层面做一简要分析.认为,由于受道家、玄学等思想影响,贾平凹以"无我"、"无欲"的心态创作出具有审美内蕴的意境和丰富内涵的意象,这一艺术特色也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自然之美、人性之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梅贻琦为清华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优秀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在掌理清华大学校政过程中形成的大学思想观念、方法和办学实践,如民主治校的思想、勤俭办学之风等,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孔子提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命题,以"乐"指称了师生关系的理想形态."乐"是指以"悦"为前提的、师生双方在交往活动中的交互性情感体验,本质上表达了师生"道"之相遇.儒家师生之"乐"表征了一种朝向生命共生的师生关系形态,师生双方同时兼具主体与客体之双重属性,以"道"为中心形成由互动而联结的生命共生体.就价值取向而言,师生之"乐"彰明了教师之"乐"的主导性,以"师"与"道"的内在联结为前提与根据,从而确证一种基于共识的教育性.就对他者性的确证方式而言,师生双方与"道"的真实联结,使二者的互动关系具体展开为道德义务的双向对待,儒家师生关系由此表现为对称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之道":一是指探寻大学办学的道路、规律;二是回顾总结作者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道路、历程。"大学之道"的研究内容包括大学德育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校研究、战略发展研究、人才培养研究、管理创新研究。这些研究形成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以及人才培养等,起到了较好作用。作者的主要心得:实践研究,相互推进;相遇高手,探索前沿;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学术为乐,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9.
柳,古往今来一直是很多人笔下灵性之物的代表,自然古朴,情与意的化身.众人之柳众人爱,扬州之柳扬州赞.扬州自古就有"绿杨城郭"的美誉.柳,本是情意化身,扬州的柳较之别处,更显婀娜风情,有着深刻的扬州印记.从另一角度折射出扬州特有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对大众之柳和扬州之柳作一番阐释,以期对柳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安徽新华学院是一所由安徽新华集团投资兴办,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以"新华教育,兴教报国"为宗旨,发挥"集团投资,专家治校"的优势,确立了"教育为民,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学院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厘清思路,明确定位,锐意改革,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民办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