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游戏     
一提起游戏,我们可能会想到自己儿时同伙伴玩过家家、玩打仗的情形。的确,游戏往往在人或动物幼时发生,难怪有人称游戏是“孩子”的标志。那么,你是否知道,我们人类的近亲——活蹦乱跳的猴子,大智若愚的猩猩也有类似的行为现象呢。游戏作为一种行为类别,最早是由柏拉图提出的。他认识到游戏在幼小个体的  相似文献   

2.
<正>实验室总是科学家们的游戏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能够让全世界来玩同一个"科学游戏",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大抵所有人小时候都玩过“捉迷藏”的游戏,藏得最好、赢到最后的孩子大抵都有一个特点:无非是藏的地点离奇点,让大家都看不到罢了.中粮混改,不过又是一场资本市场的“捉迷藏”,不同的是,这一次中粮不再追求新奇招数,他选择把主营业务的布局放在市场后端,这也意味着这家国字牌的农业巨头终于选择大隐隐于市的保守姿态进行国际竞争了.  相似文献   

4.
大凡一个正常人都知道,尿液可是脏东西。科学家首次发现,许多猴子竟然"玩"弄自己的尿来,将尿液洒向自己的手和脚。猴子用尿液来埋汰自己,究竟为哪般?尿是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5.
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吴地文化"课题走进幼儿园,走进课程,走进幼儿和教师身边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儿时玩过的游戏是那么地宝贵,有一种迫不及待地感觉,要让我们眼前的这些孩子接触民间体育游戏,喜欢民间体育游戏,弘扬民间游戏。组织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成了我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语录     
好网游就会让人喜欢玩,如果玩家不喜欢玩,那就不是好的网游。他玩都不想玩,这个游戏肯定不好。 ——史玉柱对网游好坏如此界定。  相似文献   

7.
捉迷藏     
一 我是哥哥. 二十年前,特别喜欢一种叫捉迷藏的游戏.每到黄昏,我会诚实地闭上眼睛,面朝耒水,大声地喊着十、九、八……开始的时候,妹妹总会叫,“哥哥,等等,人家还没藏好呢!”而我总能很快地判断出妹妹的位置,然后悄悄潜到她的身后,吓她一大跳. 那是一种百玩不厌的游戏,有一种特别刺激和满足的感觉,而且,妹妹也玩得特开心,有时还会主动拉着我出去,一连玩好几遍.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都玩过从高山向山谷,或者从高楼向平地抛石头的游戏,最近,科学家也心血来潮,玩起了这个游戏。  相似文献   

9.
正机器人都是用钢铁做的吗?当然不是,机器人大家庭中也有用积木做成的简易机器人,用积木搭成的箭算是其中的一种。我在玩积木搭箭游戏时,还发生过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呢。有一次,我去机器人高级班上课,走进教室一看,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咦,怎么没一个人来呀,难道他们都迟到啦?"我环顾四周,听到了一些窸窸窣窣的声音。原来他们在跟我玩捉迷藏啊!"上课了,别躲啦!"我大声叫道,"你们是不是很无聊呀?这种小儿科的游戏也玩得起劲。"他们闷闷不乐地走出来,对我说:"除了捉  相似文献   

10.
一.只是个游戏 我一直在想我这个题目是不是不太恰当,因为我下面要介绍一个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不但晚上杀人,白天也杀人。这个游戏的特点是需要许多人一起玩,所以玩一次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你遇上有一大帮喜欢闲聊和争论外加推理的朋友,大家无所事事没有话题,但又找不到足够的扑克牌开上好几桌(玩我这个游戏大约只要一副扑克,甚至一副也不用)的情况,可以试试我这个游戏。 首先得声明这个游戏并不是我发明的。大概是在1995年,我去参加一个数学报告会,吃完晚饭后大家来到招待所的大厅里,看看有什么事情可做。那天晚上大家好像对下棋打牌都没有兴趣;所在大学离市区很远,像个孤岛,周围没有什么可以逛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正>人们为什么喜欢频繁换手机?人们为什么喜欢频繁换手机?仔细想想,似乎没有人真正需要最新手机的新功能。科学家最近进行了一次实验,通过一款名为"不要饿死"的冒险游戏,测试人们对于"新"技术的反应。参与者玩了两轮游戏。在第一轮,研究人员告诉他们,游戏中将使用一张由随机生成器选择的地图。在第二轮游戏中,他们被告知,一个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根据参与者的技能水平,选择了一张地图。每一轮过后,参与者均  相似文献   

12.
正在绝大多数人看来,科学总是站在遥不可及的神坛,自己很难和它沾边。这本书告诉你这种想法恰恰错了,每个人内心其实都住着一位科学家。毕竟,不懂点科学,你打算怎么在这个技术爆炸的时代里混?即使是不懂深奥的理论也不喜欢科学研究的人,不知不觉都在运用着科学这把利剑。游戏爱好者在玩英雄联盟时,思维方法与科学家努力弄清楚宇宙基本原则时所使用的方法是一致的;如果爱好收集邮票或硬币,那么帮助达尔  相似文献   

13.
约定     
一个春日的午后,明媚的阳光照耀着繁花似锦的原野,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嫩绿如茵的青草。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只不知从哪儿飞来的、周身闪烁着银色光芒的飞碟,它悄无声息地降落在这片原野上。随着一阵轻微的金属声,从打开的门里走出了三个穿着紧身的血红色服装的人。正在这儿采摘鲜花和玩着捉迷藏游戏的一群孩子立刻发现了他们。"快看啊,那儿来了好几个怪人呢!""是些什么样的人?快去看看吧!"孩子们跑了过去,天真烂漫地叫喊起来:"叔叔,你们乘坐那个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呀?"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首次提出了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假说。自此以后,这个结论一直有不少科学家在争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疑问是:猿猴的体毛很密很长,而人类的体毛为什么十分稀疏?为此,不少科学家又提出了一些十分奇特的猜想,其中比较重要的三大假说是"水猿假说""散热假说"和"免寄生虫骚扰假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假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脱毛是一种有益的自然选择。但是,每当有人提出新的假说时,总是有人指出假说中存在某些明显的"硬伤"。  相似文献   

15.
张春霞老师曾经在讲座中提及"傻玩"一词,说在区域活动中,如果让孩子随意地玩,没有指导,没有目标,这样的玩是简单地重复之前的活动,是低效的游戏,是"傻玩"。建立游戏资源库,引导幼儿有计划地游戏,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和二到四岁左右的小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时,经常会发现他们有一种可爱却又不合逻辑的行为,他们会闭上眼睛或挡住眼睛,希望通过让自己看不见周围的方式,让周围的人也看不到自己。他们为什么会觉得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隐身呢?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试图揭开小孩子古怪想法的奥秘。他们找来了一批三四岁大的孩子做简单的游戏。学者首先用不透光的  相似文献   

17.
后发优势、吸收能力与追赶型增长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后发优势假说和吸收能力假说的实证检验,认为初始收入水平低蕴含的后发追赶潜力只是一种外在的可能性,其实现需要积累足够高的吸收能力.从中国区域经济来看,初始收入水平最低的西部地区追赶的潜力最大,初始收入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由于吸收能力较高追赶的能力也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8.
如何迅速提高孩子的听力和语言技巧呢?最近,英国科学家大卫一莫尔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电脑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促进孩子们听力及语言技巧。据称,莫尔当初设计这个游戏的最初目的是帮助那些语言方面有问题的孩子尽快恢复。但试验表明,这个游戏可以适合于任何孩子。  相似文献   

19.
大凡一个正常人都知道,尿液可是脏东西。科学家首次发现,许多猴子竟然"玩"弄自己的尿来,将尿液撒向自己的手和脚。猴子用尿液把自己弄脏,究竟为哪般?尿在传递信息?许多动物利用尿液释放的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养过狗的人可能很容易明白这点。有时当你带狗  相似文献   

20.
月球十大谜     
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曾提出3种理论,它们是"姐妹说"--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母子说"--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俘获说"--地球诞生后俘获了一颗小行星,月球就是那颗小行星.科学家们认为,三种理论全都有缺陷,其中第三种假说成立的可能性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