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收取了我国射箭健将级运动员48名(男23、女25)。分别用卡氏16PF问卷对他们进行了测试,并对其射箭动作时间进行了测量。从中找出了影响射箭动作时间的个性变量,根据这些个性变量对运动员进行分类后,建立了判别运动员类别的数学判别式。为教练员提供了一个利用个性变量来确定运动员射箭动作时间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
探讨残疾人射箭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特点,为心理训练与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对23名残疾人运动员和30名健全人运动员以心理量表为工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残疾人射箭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中等,与健全人相比,呈现明显的“偏执”倾向;心理应激、个性特征、应对方式诸多因素与残疾人射箭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密切有关;残疾人射箭运动员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比健全人运动员低,残疾人运动员比健全人运动员呈现明显的“掩饰”倾向.结论显示:在对残疾人射箭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与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相关因素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个性化的策略和方法实施影响.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周期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论思想,对广东省射箭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周期化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周期化是实现长期系统心理训练的有效途径;周期化的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心理训练周期,并与技术训练同步进行,贯穿于运动训练全过程;本文提出的比赛“心理控制程序”和“舒适区域”心率参数经实践验证,具有科学性和应用性,对运动员发挥技术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红外光点运动测试系统对射箭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Qualisys红外光点测试系统对北京射箭队运动员的射箭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一方面探讨应用这一测试设备对射箭技术进行分析与诊断的可行性与操作方法,另一方面对北京射箭队运动员的射箭技术进行分析与诊断,提出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根据国家体委委管课题《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品质调查》的要求,我们在六运会期间,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并根据每个赛区,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在统一研究指标中,选择了肌肉用力感和手稳定性二项指标,对部分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射箭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其目的在于了解和研究优秀射箭运动员的肌肉用力感和手稳定性的现状和特征,为运动心理咨询和运动选材提供参考数据和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EPQ个性量表对广东省67名二线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测试,并与中学生M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东省二线乒乓球男运动员性格内向,且情绪有不稳定倾向;女运动员也有情绪不稳定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潜优势射箭项目青少年基础训练关键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射箭运动员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结论:我国射箭项目仍沿用三级训练培养模式后备人才培养途径较为单一;我国青少年射箭教练员尽管有丰富运动经历,但综合执教能力不强;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全年训练以单周期为主要训练安排模式,准备期以技术训练为主导,体能、尤其是心理训练比例严重不足;专项力量安排缺少针对性方法,有氧能力手段单一,协调能力发展滞后;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周训练负荷安排与国际箭联颁布的世界各国家队成年运动员负荷平均水平持平。射箭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大,有效训练质量不高;与射箭强国韩国相比我国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全年参加正式比赛场数过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射箭运动员(包括部分国家队运动员)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与研究,对射箭运动员的大脑机能进行讨论,测试说明: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说明大脑皮质功能弱化,可为诊断运动员疲劳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依据。不同的应激水平会导致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不同变化,也可作为判断运动员应激程度的参考指标,可作为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9.
体育院校优秀体操运动员个性特征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卡氏十六个性量表对我国体育学院优秀体操运动员(一级运动员以上)十六项个性因素进行测试和分析,探讨我国体育院校优秀体操运动员的主要个性特征。为我国体育院校体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测量与个案研究法探讨射箭运动员人格特征与训练策略问题,研究对象为5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整个研究历时10年,结果表明:(1)5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的人格都不同,差异较大;(2)在10年训练中,4名选手的人格变化有一种相似的趋势,即情绪向不稳定方向发展;(3)根据人格特征提出并实施相应的训练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是射箭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内容;(4)训练型与比赛型射箭运动员的差异有其生物学基础;(5)不同人格的射箭运动员存在抗应激能力与动作本体感觉能力之间的补偿现象.  相似文献   

11.
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跟踪国家队与吉林省射箭队的测试与研究,以及对有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访问,探讨了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新规则实施以来世界前八名女子射箭运动员的成绩特征进行分析,为我国女子射箭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女子射箭项目排名赛成绩越高,在比赛中获得奖牌的概率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国女子射箭队个人项目后备力量薄弱,基础技术有待提高,目前难以打破韩国女子射箭队的统治地位;中国女子射箭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起伏较大,前三局的得分能力不强,需要加强开局得分能力的训练;为有效应对“远箭”局,发挥正常水平,需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网络查询法,以及通过对有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调查访问,探讨了国外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理论方法与有效手段。旨在使我国教练员、远动员了解国外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理念、方法与有效手段,为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射箭技术及其诊断指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测试射箭时主要肌肉肌电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射箭时肌肉用力的一般特征及协调方式的基本规律;高水平运动员高质量合理射箭技术的肌电特点;提出射箭技术的肌电诊断指标。为运用肌电研究与诊断射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完成了计算机与8导生理参数记录仪的联接,实现了运用计算机采集与处理肌电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身心医学角度揭示射箭运动中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竞技状态的相互影响,并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探索出一些调整运动员身心状态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减震器对弓箭系统减震效果的动态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借助动态测试方法来研究弓箭系统,特别是研究弓的减震问题,采用美国产HOYT牌T/D-3反曲弓,选用ESTON和BEITER两种减震器,以四川省射箭队的4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进行测试。运动员根据这一反馈信息选用BEITER减震器后,通过短暂的适应过程,在2002年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上获得个人赛第一的优异成绩。结果表明,通过动态测试这种方法对弓箭系统的研究可以为运动员选弓和调弓以及选择不同的减震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数,提高训练效率和射箭成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赛前焦虑与恐惧脑象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脑电图(EEG)与脑象图(EEQG)技术,使用新的自发性脑电信号编辑模式,对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进行动态追踪研究,旨在探索一种能够直接反映射箭运动员赛前焦虑与恐惧情绪的判识方法.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射箭运动员两种特异性脑象图之间出现次数并无明显的差别.优秀射箭运动员出现的赛前紧张往往是恐惧情绪,其特异性图形为缩结型脑象图.一般射箭运动员出现的赛前紧张主要是焦虑情绪,其特异性图形为逃逸型脑象图.脑电图与脑象图的应用对优秀射箭运动员的赛前调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射箭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肩负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取奖牌甚至金牌的重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射箭运动员是射箭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射箭青少年运动员在数量上是韩国射箭青少年运动员的三倍,但培养质量方面却远不如韩国。青少年射箭在全国的发展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培养体系不健全、基础训练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教练员综合执教能力不强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射箭运动员定量负荷疲劳程度若干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省射箭运动员在定量负荷下模拟比赛练习后若干生理指标的测试进行分析,探索射箭运动员练习后疲劳的特征及使用重心稳定度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可行性,为针对性选择疲劳恢复手段和合理安排训练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局部疲劳为主,视觉和神经系统疲劳为次是射箭运动员练习后疲劳的特征,用重心稳定度作为疲劳的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构建反曲弓响应在线检测系统,对弓(含弦)系统所受的载荷相关参数进行静态与动态检测,为提高射箭运动训练水平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碳素工字钢自制试验台架,台架的长度取发射器和弓拉满弦的长度之和,对国家射箭队运动员使用的反曲弓进行静态与动态特性测试,对2名射箭运动员的实射进行测试。结论:静态测试中,弓片上测点的静态应变响应与通过弦线对弓片所施加的载荷之间的关系以及拉力与拉距的关系均为线性关系;动态测试中,弓片未安装弓弦时的应变响应频率为46.88Hz,安装弓弦后的响应频率全部为13.67Hz;并且安装减振器后的弓片响应波形更平滑。从弓箭系统单杆减振器安装效果评价上来看,安装在弓柄上部比装在弓柄下部的减振效果更好,而组合减振器比单杆减振器效果更好;细箭比粗箭更适合反曲弓系统;螺钉紧固程度越紧,弓系统的整体性越好,但其松紧程度对该型号反曲弓系统的固有频率没有影响。2名射箭运动员用同一弓箭时的动态响应不同,训练射箭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目的是尽量使运动员把能量集中在弓系统箭飞行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