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学术乱象屡见报端,科学净土沦为利益的工具。学者乱象映射到出版领域,同样引起出版大量泡沫,乱象丛生。本文分析了学术乱象和出版泡沫的表现和种类,对解决乱象丛生提出了三点主张。  相似文献   

2.
出版泡沫是一种因图书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而形成的以图书品种数迅猛增加而造成的表面繁荣,实质则造成图书库存大幅增加,出版企业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要对出版泡沫有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反思,必须将其放在传播媒介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出版企业要走出出版泡沫的困局,必须在纸质出版上做减法,在数字出版上做加法,尽快实现数字转型。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了,次贷危机带来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华尔街几大具有百年历史的投资银行在这次危机中轰然倒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市报人》2010,(10):126-126
网络泡沫,是2000年普通人一提起网络首先联想到的名词,对这个名词的回答,用了中国网络整整一年的时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打了一个比方:水库放水必然会出现泡沫,流一段就没有了,经济总是在有泡沫无泡沫、泡沫多泡沫少当中往前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经历了开发区泡沫、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回过头来,  相似文献   

5.
作者针对我国房地产经济泡沫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泡沫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的关系、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产生原因和危害性,并对控制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对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让读者知道你的书,让读者喜欢你的书"被出版人奉为圭臬.但繁荣与泡沫同存的出版市场,书多几欲迷人眼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让读者在目迷五色的书摊上独独青睐你的书?有人试着走进公共关系传播,深一脚浅一脚走下去,居然还趟出了一条路,使好酒走出了深巷,使好书找到了婆家.与公共关系传播牵手,出版营销日子红火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世纪之交的国际出版业是以网络技术的光彩亮相和网络泡沫的黯然破灭为特征,那么,近两三年则是传统出版业寻求与网络时代出版行业的新型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契合点,并为之困惑、恐慌,乃至逐步适应、转变的过程.这种过程仍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而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在教材出版品种不断增加、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出版社的教材库存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对出版社合理控制大中专教材的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了分别从单品种、教材整体以及库存结构等3个方面判断合理库存的基本方法,指出降低教材库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郭威 《大观周刊》2011,(31):199-199
本文对我国房产价格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内在联系分别展开解析。通过房产泡沫破裂揭示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并提出相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图书库存是出版企业的重要资产,加强图书库存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库存费可以忽略不计”“零库存最完美”“库存周转率越高越好”“库存管理就是仓库管理”“只有自己库房的图书才是库存”“所有的库存需求预测都是错误的”六大认识误区,提出了加强图书库存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材出版和销售具有周期性集中的特点,随着出版形式日益多元化,带来品种的爆发式增长,出版社库存也随之增加;在图书赊销制度下,经销商无风险大量囤货导致大量无效在途库存,进一步加大出版社库存管理难度。本文通过研究新书、重印书库存占比,在途库存分布等库存评价指标,分析库存增加的原因和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而提出了降低无效库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0,(16):25-25
十年前,网络深陷“网络泡沫”的阴影中,出人意料的短信拯救了“泡沫”中的网络媒体。如今,报媒面对“消亡论”,在未来十年中将会出现破解这一咒语的新技术,使报媒得以转型。这一新技术到底是什么,中国新闻业似乎不用特别担心,因为IT业在不断地为传统媒体做研发,还有国外媒体做先行实验。对中国新闻业来说,边走边看,技术为我所用即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报刊的“扩版热“使得我国报界进入了“厚报时代“.扩版在给读者带来更多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无效信息“和“泡沫版面“的泛滥.要杜绝“泡沫版面“,就必须努力挖掘“有效信息“.本文试对此进行探索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去年,新经济几乎成了国内风靡的话题,所以笔者也附庸风雅;它真的很象一瓶质量上乘的啤酒,当新经济是全球的宠儿时,所有的人都不断地摇晃它,期望一夜间从中摇出满地的黄金,结果摇出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泡沫……而当发现新经济有这样多的泡沫时,它一夜之间又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魔瓶。以至于恨不得将泡沫连同啤酒一同倒掉……于是有了纳斯达克上中国概念股的尴尬,有了“新经济泡沫的破裂”。  相似文献   

15.
通胀来袭     
与食品价格为代表的物价指数相比,更让人担心的是资产价格泡沫  相似文献   

16.
话语     
《青年记者》2007,(24):4
“民主的‘主’如果少了一点就会变成‘王’,作为执政党,就要有自觉的民主意识,以人为本,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戴。” “股市总会有泡沫的,没有泡沫,不称为股市,问题是泡沫太多还是太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陈伟  罗慧 《新闻前哨》2008,(3):54-5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越办越多,报纸越来越厚。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媒体的“含金量”并没有增加,“泡沫”反而多起来了。什么是“新闻泡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这些问题有利于新闻界找到消解泡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也许我们需要更多的“泡沫”关系,以移风易俗的耐心来等待现代社会的早日光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5月15日股市的大幅下挫,是恢复理性的起点,还是进一步冲高前的调整?在形势大好的时候预测灾难,需要勇气。所以,当股市经历了“2·27”大跌,股指依然在连创新高中一往无前的时候,政界、学界、投资界开始讳言股市泡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