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军译 《钓鱼》2008,(4):50-51
冬季用面饵钓黑鲷向来行之有效。面饵钓里面又分许多种类,例如钓组中不要浮漂、凭借竿梢或竿梢以下的钓线动静捕捉鱼讯的钓法,以及使用棒式浮漂或球形浮漂的钓法等。我个人并不特别偏好哪种钓法,而是瞅准天气或分析钓场当时的状况,甚至根据当时自己的心情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现在,寒风肆虐,海上可是冷风刺骨,已经到了用面饵钓黑鲷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2.
郭灵光 《中国钓鱼》2012,(10):37-37
我习惯悬坠拉饵钓法,主钓50克左右的小鲫鱼。夏秋雨季.河道涨水,流水加速,我的钓法也由静变动了.浮漂没了用场,只得摘漂加铅,死坠改活坠,钓跑铅,看竿梢.  相似文献   

3.
温和 《钓鱼》2007,(3S):12-13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4.
一、有竿钓法 1.漂下单钩: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这是一种垂钓理念比较前卫海钓技法的钓组应用模式,其基本原理与浮游矶钓如出一辙,可以认定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泊来技法。表现形式是以浮漂带动坠钩组合,要求浮漂的浮力大于坠、钩、饵的重力之和,使钩饵悬浮于水体的表层,在海流的冲击或人为作用力的干预下,钩饵呈有规律的运动状态。诱钓兼备,纲举目张,歼敌于“游击战”中。配合使用的钓竿最好是浮游矶钓专用竿。漂下单钩钓组组合没统一固定的标准,即使高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用的钓组亦各有千秋,少有雷同。很多钓友所使用的钓组浮力可能等于或小于重力,入水后会沉入海面以下,但由于海水对浮漂及钓组的浮力作用,稍有外力牵引钓组会呈斜向升降运动趋势。虽然样式略有改变,但原理一脉相承,万变不离其宗,同属浮游矶钓漂下单钩的范畴。以大连海域为例,使用这种杀伤力极强的钓组能擒获鲈鱼、黑鲪、六线鱼、黑鲷、缎虎鱼等。凡是食性喜荤的鱼类都难逃诱惑,成为钩下冤魂。笔者经常光临市内一处被公认鱼少人多的浅滩总有三五钓友操持此法,成绩不俗,单尾之最达5.8千克,一竿一钩90分钟有14千克入账,连警惕性极高的黑鲪也身不由己,前赴后继自投罗网。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运用漂下单钩动态钓法时要熟知钓场常见鱼种,不同鱼种对季节、生存环境、饵食的特殊要求及它们对潮位、水深的喜好。要针对目标鱼的口裂大小配钩,施饵。  相似文献   

5.
王利 《钓鱼》2010,(11):52-53
用竿和多种拟饵拖钓鲈鱼技法,是在九十年代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在这之前,我们大连钓鱼人,只有采取漂线活饵钓鲈鱼,手提线船钓鲈鱼,浮漂鲜饵拖钓鲈鱼。由于装备简陋,技术浅薄,认识欠缺等原因,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6.
川溪钓法因钓位、鱼种不同而不同。钓缓流浅水的餐鲦、马口、鲌鱼等快鱼,拟饵钓最有效。所用拟饵钓即昆虫状的毛钩,其形、色、味均要专门加工制作。拟饵钩无需另挂他饵,省时省事而有效。钓组为3.6 米或4.5米手竿,拴上齐竿线,结4-6 只小号毛钩便组成了串钩。脑线长6 厘米,钩距15厘米(目的是不搭缠钓钩)。插上辣椒形或纺锤形(适用于缓流钓场)中号浮漂,入水则可垂钓钓点水深1-1.5米为宜。若无毛钩用  相似文献   

7.
耿胜利 《钓鱼》2010,(1):22-23
“泡沫钓法”也是一种钓水皮的方法。是化绍新老师首先发明和使用的新方法。是在“蚂蚁上树”钓法的线组上于8字环上附着一粒泡沫浮漂。其特点是始终将饵控制在子线长度以内,直观地看清鱼吃饵的信号,减少空竿。浮力可以承担8字环和双钩双饵的重量,并可根据鱼情和鱼讯的大小,随时改变泡沫浮漂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9.
“盲钓”     
史为林  郭红明 《钓鱼》2012,(7):26-27
“盲钓”,是指不看浮漂或者看不清浮漂,间隔一定的时间提一次竿,凭时间判断鱼讯的一种钓鱼方式。 “盲钓”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野外钓鱼,遇到风雪雨雾、水流湍急、黑夜无光照等特殊条件,不适宜使用浮漂或看不清浮漂信号时,不采用“盲钓”你就得收竿子走人。当然,“盲钓”也是一种积极的钓法,竞技速钓就有高手不看浮漂钩饵入水后默数一、二、三就抬竿起鱼,而且常常双尾。  相似文献   

10.
何丁 《钓鱼》2007,(3S):11-11
这里要分析的空竿现象,是针对具有一定竟技的鲫鱼水平的钓手而言,指鱼确实吸饵入口,浮漂也有准确及时地表达出下顿信息,但提竿不能中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手竿钓鲤     
刘定龙 《钓鱼》2012,(20):17-17
20多年前,用手竿钓鲤鱼是很难的,弄不好就钓不到鱼。当时的钓饵,主要是小麦或玉米面团,诱饵主要是粉碎的饼类做成的包食。这种饵料配合传统钓法,经常出现鲤鱼进窝后不肯吃钩,逗留一阵子后又离开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过去钓鲤鱼的过程是十分煎熬的,眼看着鲤鱼来了而不吃钩,浮漂反复点动而不敢提竿,等浮漂不动了又担心钩上没有饵料……  相似文献   

12.
刘定龙 《钓鱼》2008,(17):18-19
淡水钓鱼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手竿钓、抛投钓、懒钩钓三类。手竿钓,按钓鱼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竞技钓、休闲钓和生产钓,按钓鱼的分类习惯可分为台钓和传统钓,按钓竿和线的长短比例可分为长竿短线、齐竿线、短竿长线钓,按用饵的习惯又可分为粉饵钓、虫饵钓、颗粒饵钓、包食钓、蘸粉钓等,按鱼钩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钩钓、双钩钓和多钩(组钩)钓。  相似文献   

13.
范宁 《钓鱼》2012,(5):16-17
悬坠钓的浮漂 浮漂是钓鱼人借助钓组中漂与坠的合理配重关系,将钓饵带至合适的垂钓水层、观察水中饵料的雾化状况、发现鱼在饵窝旁游动、觅食、吞饵时的动作信号,为钓手适时准确地扬竿中鱼提供可靠信息的重要钓具。  相似文献   

14.
张之晔 《钓鱼》2007,(11X):20-21
台钓出现之前,钓鱼人对长竿短线钓法的关注主要是钓饵,看别人用某种饵钓得好总是剥离了环境、钓组去认识的。台钓之后人们注意到环境与钓饵,钓组与钓饵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人,饵再好也没有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刘定龙 《钓鱼》2008,(24):24-25
十七.底钓浮漂信号 底钓信号随鱼的种类、饵料和季节不同有明显差异。生口鱼摄食信号简单,提竿很少空竿:猾口的“正常”信号钓不到鱼,需要放口或试着抓某一位置的特殊信号。下面介绍的几类信号是使用粉饵时普遍出现的信号,猾鱼信号是建立在这些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钓猾鱼也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鹏  朱广宇 《垂钓》2008,8(12):40-42
路亚钓法靠钓手用竿操控拟饵的动作,这种钓法对竿的灵敏度、韧性和整体协调性要求很高,选竿时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程宁 《中国钓鱼》2003,(3):17-17
1.钓加速:指专钓浮漂在下沉中出现加速下沉的信号。钓加速和钓截杀有相同之处。只是钓截杀一词出现在1996年,当时钓浮还未流行起来。所以说当年所说的钓截杀,是专指钓离底,而如今的钓加速是指从钓离底到钓半水以上,只要是钓鱼中途抢饵,造成浮漂在下沉中出现加速下沉的信号都可以称  相似文献   

18.
刘兴南 《中国钓鱼》2004,(11):23-23
时下兴起的拉饵钓鲫法很受我们这群钓鱼迷的欢迎与喜爱,闲暇时到池塘边去拉饵速钓鲫鱼,品味其中乐趣。然而池塘里的鱼大小不均,对垂钓可有影响。有时正钓得得心应手起劲儿的时候,浮漂忽然不动了,少顷,有力地下挫。是大鱼信号!一提竿,水下的鱼很重,动作扭扭捏捏的,那么一定是钓中大家伙了。如果是平时搓饵钓,1~2千克重的鱼并不费多大劲儿,2~3分钟基本“拿下”。可拉饵钓鲫的脑线  相似文献   

19.
杜新财 《钓鱼》2007,(9X):54-55
民间钓法钓具:硬调远投海竿一支,负荷强度、竿体长度、线轮型号、主线及脑线规格,均与传统钓法所用装备一致。唯有不同之处在于钓组方面,其重力之和小于浮漂的浮力,因而浮漂是浮在海面上的。钓组制作通常采用“漂坠合一”的式样,即在网具浮球中孔内植入一枚重坠,系两根坠绳分向两边引出,用刀片将浮球削成水滴状,重心在直径大的一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与台钓     
我第一次见识台钓是1990年7月2日杭州市钓协与台湾台中市钓协举办的钓鱼联谊赛上。那场比赛在钱塘江畔的近江渔场举行。比赛采取杭州钓手与台中钓手相互间隔抽签定位。我们杭州钓手均是传统钓法,用立漂或星漂沉底钓,鱼饵多为蚯蚓或面饵。台中钓手清一色的台钓。赛场虽然是混养鱼塘,但罗非鱼特别多,钓罗非鱼正是台中钓手的强项。比赛开始后,只见台中钓手挂上饵料后很快就有鱼上钩,有时还一竿中鱼两条,让我们领教了台钓的厉害。我们用蚯蚓很难钓上一尾鱼。当台中钓手频频上鱼之时,我们就很少有鱼咬钩了。这场比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台钓是竞技赛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钓技。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钓位的台中钓手陈先生送给我两支孔雀毛浮漂,还有竿架、抄网等钓具,使我学习台钓有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