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略论新闻语言的语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玉书 《新闻界》2005,(4):102-103
语体是在语言长期的运用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是与由场合、目的、对象等因素所组成的功能分化的语境类型形成适应关系的全民语言的功能变异类型.具体表现为受语境类型制约而选择语音、词语、句式、辞式等语言材料、手段所构成的语言运用特点体系及其所显现的风格基调.作为全民语言的功能变异类型之一种,新闻语言也有着自己鲜明的语体特征.本文拟从新闻语言的叙述性、准确性、接近性、交叉性、民族性等方面较系统的阐述新闻语言的语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当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交际环境不同,就各自形成一系列不同的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从而构成了言语的功能变体,简称语体。一些有语体色彩的语言材料同大量中性材料在特定言语环境中的组合就构成特定的语体。所以当我们研究一种特定语体的时候就不能不研究它的言语环境和在这一环境制约下选择、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一旦人们把握了该语体的特点,那么他们对该语体的运用、欣赏和研究就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军事新闻语体是军事记者在军事新闻报道领域中为了达到传播目的和满足读者对军事新闻的欲知心理,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体系.本文以建国后各时期军事新闻为语料来源,从军事新闻语体的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归纳出军事新闻语体的嬗变历程,探寻各个时期军事新闻语体的发展特点并总结其嬗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与口语语体特征口语表达以口头语言的运用为主,但也绝不排斥书面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如节目中引经据典的旁证博引,虽然是以口头形式出现,但语言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书面语体的特点(语体的本质)。同时,又由于口语表达受特定的目的、任务的制约,而对口语表达中的不同语体,表现出相当明显的选择性。就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语体表达而言,应选择、运用正式口语体和典雅口语体,摒弃家常口语体中一些不规范成分。因为节目主持人所代表的是宣传机构(电视台)。节目内容本身,也要求节目主持人通过口语表达来传…  相似文献   

5.
科技语体是以科学技术为对象,以科学技术交流为目的的一种语言体式.本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分析了英、汉两种科技语体间的特点和差异,对把握两种科技语言的内在规律并准确运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出以豪放、简约、明快、平实和幽默五种风格为主,以柔婉、繁丰、含蓄、藻丽和庄重五种风格为辅的整体趋势.体育新闻的语体风格主要表现为应用语体风格、政论语体风格、文学语体风格以及交融语体风格等几种类型,这些不同的语体风格时应着不同类型的体育新闻.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文学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结合语言风格学和体育新闻学的主要理论,对目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语言风格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论述,试图为体育新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星 《东南传播》2010,(11):136-138
电视传播中一般都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综合运用,对于赛事的直播往往离不开语言符号——解说。本文试从体育解说员贺炜对第十九届南非世界杯英德赛事的解说为例,从其语体、运用的语言手段及所达到的语言功能等方面来探讨解说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8.
美英报刊新闻不同于一般文章,它已形成一种使用性很强的功能语体,并借自己的特点成为语言运用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从"词汇特征"、"新闻标题特色"以及"新闻导语格式及来源套语"等三方面入手来试论美英报刊新闻的语体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体理论的角度 ,探讨了公文在其特定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使用语言材料的特征体系。公文语体要适应这一体系的要求 ,才能强化公文的表达功能。公文语体特征的探讨 ,有助于公文语言、公文写作在理论、实践和教学中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欧阳霞 《今传媒》2011,(10):122-123
新闻语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也有自身的语言技巧。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报道必须真实,因此,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新闻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语体形式,新闻报道必须与受众有较强的接近性,因此,新闻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明确朴实,具有大众性。而简洁是新闻语言应该拥有的品质,白描则是一种至高的新闻语言境界。新闻语言是独立的综合功能语言,它服务于事实报道,以其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来实现广泛的社会传播。  相似文献   

11.
周颖 《新闻战线》2016,(4):24-25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语言越发丰富,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以新词、语体结构以及方言及港台腔运用等多元化语体并存的现象,同时也给经典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媒体语言的多元化语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体,即言语变体,是言语交际的产物.王德春先生说:“由于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不同的交际环境,就各自形成了一系列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这就是言语的功能变体——语体.”语言随着功能的分化,出现了不同的体式,正如纸笔的发明,使“书面语体”从此扩大了自己的空间,与“口头语体”对峙而望一样,随着电信(即电讯,主要指电报、电话)的产生并不断发展,语言在电信中的运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即一种靠“电”来传递信息的语体——电信语体形成了,它用“电”这种媒介来传递不同时空的信息,其交际方式也已不同于口语的面面相对,及书面语的不受时空的限制,渐渐与口头语体、书面语体形成了鼎立之势.其中,电话、电报语体、广播语体、电视语体等都属于电信语体的下位分支语体.所以说,除了“交际领域”和“交际目的”是引起言语变体的主要原因外,“传递媒介、交际方式”也将是形成语体风格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体育赛事与电视媒介的独特性让体育比赛解说语言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评论的独有特点。本文从解说语言的情景语境切入.分析探讨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特征.以求更好理解其独特的语体学意义,把握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4.
现今的汉语修辞学研究的是汉语的文艺语体、政论语体、应用语体、科技语体中的修辞格,没有或很少涉及广播语言中的修辞格,没有或很少以广播稿中的修辞格为研究的材料,因而对广播语言的运用、对广播稿的修辞不能直接起作用。广播工作者翻开现今的修辞学著作,修辞格部分看到的大都是诗歌、小说、散文、政论文的例子,很少能找到几例广播稿的  相似文献   

15.
王杰立 《东南传播》2012,(5):123-124
娱乐新闻语体是娱乐大众化言语在新闻语体的基础上的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娱乐新闻语体更符合贝尔提出的"听众设计"语体理论。我们从语言进入新闻领域的变异和反变异的过程来研究新闻语体风格的变异,威逼型、民主化、娱乐化是综合新闻语体由现代到当代转变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反应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可以称为新闻的世纪。而当论及新闻语言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撇开新闻语体。因为新闻语体是新闻语言的抽象体系,它能够指导新闻语言实践,更好地传达新闻信息,加强人们间的交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吴为章关于广播电视语言运用的探讨,可以说几乎是与人民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同步的。我们认为,广播电视语言的研究可以区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高层次的研究是把广播电视语言现象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语体系统,对它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语体学的...  相似文献   

18.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谈的新闻是一个狭义的文体概念。主要指消息。语体,是从语言学中引进的一个概念。新闻在写作上有它自身的文体特点,同时,也有它的语体特点。本文试以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新闻报道为基本材料,就新闻写作的语体谈一些意见,以祈引起新闻界对此问题的注意。目前我们的新闻写作在语体上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程式化。程式化本来是事务性语体的主要特征。比如介绍信的语言材料,基本上是由一些永远不变的常项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事先印制好成千上万的介绍信存在仓库待用。程式化作为事务性语体的基本特征自然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新  相似文献   

19.
也就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由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昔日给人一种正襟危坐之感的电台、电视台播音员,渐渐走下了“圣坛”,以寻常人的身份,走进观众,贴近生活。于是一种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主持节目也随之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在语言艺术形式中,主持语言也渐渐成了一种特殊的口语语体。一、定向明确的对象化语言主持节目往往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划分为不同的栏目,因此这种语体具有非常强的对象性。主持人在语言锤炼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语言风格和受众特点的切合。这就要求主持语言在语言材料的选用、语言技巧的使用上都要注意节目…  相似文献   

20.
林兴仁所著《实用广措语体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是我国汉语广播语体学的第一部专著。它填补了广播学和语体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广播学与语体学相结合的学说体系。广播学是一个相对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