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初识经典《昭明文选》,初名《文选》,是由我国南朝时期梁国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一部诗文总集,因为萧统死后谥号为"昭明",因此被后人称为昭明太子,这部书也随之被称为《昭明文选》。《昭明文选》是一部研究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的珍贵文献资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收录大量先秦到梁代最具价值的文学作品。我国古代不少作家作品得益于此才保存下来,它是研究梁以前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文选》对于梁代作品的选录是文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日本以清水凯夫先生为代表的“新文选学派”以之佐证《文选》的撰者非萧统。清水先生的见解在中国既有附合者,亦有持异议者,笔者不同意清水先生的有关解释,本文即从徐悱作品的选录对清水之说作一驳议,本文认为,从徐悱之作的艺术性,徐悱在梁代诗坛的地位看,《文选》选入徐悱之作是有充分理由的,徐悱之作的人入选不能证《文选》的撰人是刘孝绰而非萧统。  相似文献   

3.
刘孝绰作为昭明太子萧统东营文学集团的首席学士,在梁代中期文坛有重要影响,这包括他所进行的“文质彬彬”文学理想的探索和文学总集编撰工作的实践对《文选》的启发。同时在他身上反映了士族文人与皇权政治的依附利用关系。但身显名贵的功利目的,是造成其文学探索缺乏深入与贯彻,与创作实践形成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代主导性的人格追求及人格范式由诸多因素组成,而从不同时代文人不同的读书嗜好中可见出文人不同的理想人格,而且读书对理想人格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唐人喜好《文选》,宋人嗜读《汉书》,唐宋文人在读书方面所表现的个人爱好的差异,彰显出唐宋两代文人不同的文化心理,造成了唐宋两代文风的异趣,从根本上而言,它表现出唐宋文人不同的人格追求,尝试论之。一、唐人喜《文选》与宋人嗜《汉书》《文选》由梁代萧统所主持编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从梁代编成,经历陈、隋,直到唐代,对《文选》的阅读和研究才形成了热潮。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小说,和世界各国的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梁代萧统编《文选》,提出了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萧统的《文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文总集,对《文选》注的探究是研究中古文学乃至唐宋文学的津粱,针对《文选》注的研究也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对1995~2005年我国《文选》注释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述略.阐述了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井就相关方面的研究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和评述,分析和揭示了10年来《文选》注释研究的特点和进展动态及其不足,并对今后的《文选》注研究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7.
《文选全译》注释述评张开城(贵州大学中文系)《文选》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选,故世称《昭明文选》。《文选》共选作品700余篇,有赋、诗、骚各种文体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文选》对宋玉辞赋的著录、《文选》编者的文学思想及其文体设立与选篇标准、《文选》的编排体例和收录特点,分析了《文选》对宋玉及其作品的批评与评价,我们的结论是,《文选》认为:1.宋玉是赋体文学特别是散体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2.《文选》著录的宋玉作品可谓周秦至梁初期间文学作品中的“清华”;3.《文选》重评宋玉,欣赏宋玉作品的理论基础是主张“文质彬彬”而又并偏重于“翰藻”的新文学理念。总之,《文选》对宋玉辞赋的著录提升了宋玉的文学地位,传播了宋玉作品,扩大了宋玉的影响,对于宋玉批评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略论四萧的文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南朝梁代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具有重要地位。萧梁时代成就了我国文学的几件大事:出现了空前的文学专论《文心雕龙》和《诗品》,编纂了大型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和《玉台新咏》,提出了声律论和文笔之分,在文学的新变中产生了文采华美的骈文和宫体诗。然而,由于儒家诗以言志和文以载道传统观念的桎梏,千百年来中国封建文人多贬抑四萧,至今仍有不少人囿于传统观点,对四萧不屑一  相似文献   

10.
萧统《文选》是甸古代一部著名的诗文总集。远在隋、唐之际,研究《文选》即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叫作“《文选》学”。《文选》对后世文学的发具有锭的影响。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中国《文选》研究的主要情况,指出“五.四”以后,《文选》学衰落,而近几年《文选》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肯定了黄侃,高步瀛和骆鸿凯对《文选》学的贡献,对今后的《文选》研究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1.
萧统<文选>中,陆机作品无论是在作品数量还是文体种类上都占据突出地位,本文试从萧统<文选>思想、梁代社会文学审美观以及陆机作品自身特征等方面探索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隋代文学观,就其基本倾向而言,是为纠正齐梁文风之弊而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矫往过正,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但其中亦不乏真知灼见,充分显示出由南朝向初唐过渡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3.
林春虹 《宜宾学院学报》2011,(10):52-55,108
作为明代散文家茅坤的代表性选评本,《唐宋八大家文钞》选本的编选目的、编选体例与评点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统观。以作家作为基本的编选体例,尽管其文统与道统相贯通,但茅坤还是突出地肯定了唐宋文章的文学性,改变了"以道统文"的道学至上主义倾向。此选本对唐宋八大家的地位的确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朝帝王与文人的关系,与汉代帝王对文士“俳优蓄之”的观念不同,在南朝诸帝中,梁武帝虽称不上很杰出的政治家,但他以帝王之尊,引纳赏接文士,梁代著名的文人,几乎都和他有过文学活动上的关系。梁武帝的爱好文学和驭下宽容,多少给当时的文人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他们能够比较安心地创作,促进了梁代前期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梁《律》、《令》的修订在南齐立法的基础上完成,实为齐、梁两代的立法成果。梁《律》、《令》以晋《律》、《令》为蓝本制成,但在篇目上有一些改制,有关内容也较晋《律》、《令》完备。梁《律》、《令》对陈、北周、隋、唐《律》、《令》都有重要影响,是隋、唐《律》、《令》的重要渊源,其中梁《令》是隋、唐《令》的主要渊源。梁《律》、《令》是汉、魏、晋《律》、《令》向隋、唐《律》、《令》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承续晚清梁启超"三界革命"主张,以思想革命为旨归,促进了文学启蒙现代性的发生。其文学现代性启蒙思想来源于法国启蒙思潮,启蒙范式是从语言工具的变革继而至文学思想的革命,文学样式则站在"人"的立场,重新去发现并认识人的价值,继而实现其启蒙主张。陈独秀的文学追求虽然审美考量不足,但是对启蒙现代性的追求符合历史规定性。  相似文献   

17.
五代南唐唱和活动非常广泛,呈现出鲜明的群体和地域特色,它既是唐音的余序,又是某些宋调的萌芽。在向宋初文坛延续的过程中,南唐唱和诗对宋初应制诗风,诗艺的切磋探讨,以及教化功能的提倡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对初唐文学文化的建设曾产生重要影响,这突出地反映了初唐时期的文人对文学的理论认识日渐深化,其中包括初唐时期出现的在“原道、征圣、宗经”认识影响下的溯源文学观、以崇尚学识为核心的文学学术化倾向以及“通变”观和“文质论”二重性对于初唐时期的南北文风融合所起到的理论推动作用。这些受到《文心雕龙》深刻影响所形成的重要认识无不促使初唐的文学创作朝着成熟健康的方向发展,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初唐的文学文化在中古时代由魏晋六朝向盛唐气象转变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归纳综合梁肃作品有关学创作,评论的见解,将它与前辈古家和后起古运动主将的学主张作对比分析,说明梁肃学观念承前启后的意义,指出他是唐代古运动中由萧颖士,李华,独孤及到韩愈,柳宗元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