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家长因长期为孩子劳累、跟孩子着急较劲得了一身病,参加了我的学习班,用哲学辩证的方法进行心理调整,把以前对孩子的着急、生气、恨铁不成钢等心理转变了,身体健康了,也不跟孩子较劲了。孩子发现家长变了,问他母亲:“您现在怎么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母亲说:“我学了一个教人想开的心理平衡理论。”孩子说:“您怎么不早学呢?您不容易,您知道不知道,我也不容易。”这个孩子说,我要见见这个老师。我和这个孩子谈了许多,我有很大触动,觉得家长教育孩子不容易,但孩子也很不容易,可是往往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对孩子的心理察觉…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少年儿童把一些小区里配备的公益性健身器材当成了"玩具";有些父母还带孩子到健身房,大人练什么,孩子也跟着练。尤其是经过北京奥运会,很多教师和家长更是希望能多多运动起来。家长们和老师们觉得趁早进行各项体育  相似文献   

3.
泰国每年共举行多少次游泳比赛,直到我离开泰国时也没有搞清楚,总之是名目繁多,半月一大赛,十天一小赛。在泰执教的这两年,总的感觉是这个比赛刚结束,另一个比赛又到了。泰国学生的家长们消息也十分灵通,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什么比赛,自己的孩子应不应该参加,他...  相似文献   

4.
叱咤泳坛的跳水皇后吕伟,以她那舒展优美,出神入化的高台跳水动作,而使世界泳坛为之一震.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的吕伟,七岁时,就被选送到市业余体校学习体操,老师说,吕伟体型好,能吃苦,是棵好苗子,但老师又担心家长不肯让孩子去学习体操,于是瞒着家长.由于每天下午吕伟训练很晚才回家,父母亲终于知道了孩子的秘密.家长问她,到什么地方训练,吕伟说,到扬州师院体操房,家长惊呆了.从小吕伟的家到师院.路程有八里.  相似文献   

5.
没有文字,黑子、白子不分“高低贵贱”,可随意往棋盘的空点上放,构成了围棋“易学”的基本条件。现在,五、六岁的小孩学围棋已很普通,小学、幼儿园上“围棋课”的也屡见不鲜,但在围棋升温的同时,这个“大潮”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孩子们该怎样学围棋?不会下围棋的家长怎样指导孩子下围棋?下面根据我多年的少儿围棋教学经验向一些年轻的家长们提出几点建议,也许有助于带孩子学好围棋。  相似文献   

6.
A.在一个群体活动日,少年宫内,由体育科研人员组成的服务台前,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孩子们怀着兴奋、惊奇接受着测试,家长们带着焦急期盼等待着、询问着。“我的孩子发育是否正常?能长多高?”“我的孩子为什么这样瘦弱?怎样增加营养才能让他强壮起来?”“我的孩子是否太胖了?让他参加哪项体育锻炼为好?”独生子女,父母亲的心肝宝贝,他们的身心健康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短短一天,工作人员口干舌躁、精疲力竭,还是没有全部回答完大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十五)他没能成为第三个去杭州的孩子 这个暑假是个忙碌的假期. 全国儿童赛算是任姝玥的首秀,在参赛途中,我顺便带孩子和家长参观了天元大厦.我是希望她去积累一下比赛经验,至于名次是没有寄予希望的,只要能有出彩的表现就可以了.结果第一轮就对上了陈丽媛,并且获胜.孩子妈妈很开心,在QQ空间里晒第一次参加比赛居然就赢了特级大师的女儿.这一局胜利对她学棋的信心提振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8.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突然有一天跑回来说:"妈妈,我想成为下一个丁俊晖!"我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肯定都是不易回答的难题。虽然我承认丁俊晖是个优秀的运动员,但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我并不认为丁是个全面的人!最终,我还是对孩子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沙砾 《围棋天地》2013,(7):105-107
近年来,社会对围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围棋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从十多年来与孩子们的交往和与家长们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围棋的热情。对待孩子学围棋,家长们与教师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左林 《新体育》2020,(4):106-108
青少年比赛全家上阵.2019年11月,美国南加州地区青少年排球联赛开赛。身为家长,我一如既往到赛场为孩子们加油。美国家长和我们一样,关心孩子成长,愿意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愿意花时间陪孩子训练和比赛。在国内的时候,孩子每次比赛我都会看,无论是北京市的还是东城区的。但美国这种青少年业余赛事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从队员到裁判、教练、家长在赛事中的专注,还是让我瞠目。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少年儿童把一些小区里配备的公益性健身器材当成了“玩具”,有些父母还带孩子到健身房,大人练什么,孩子也跟着练。尤其是经过北京奥运会,很多教师和家长更是希望能多多运动起来。家长们和老师们觉得趁早进行各项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关专家指出,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少年儿童,其身体内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有很多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因此,有些体育运动应慎做。  相似文献   

12.
功夫在棋外     
王祥云 《围棋天地》2011,(8):108-108
道场的事没有小事,一切为了孩子。来北京学围棋对家长来说,要割舍的东西太多了,譬如,文化课的学习就很难兼顾。以往,家长们只能在寒暑假给孩子补补文化课,这样的学习多为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13.
<正>又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无论是测验还是课堂表现,御轩(化名)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虽然不高,但比想象的要好很多。这是一个运动能力与同龄孩子相比较弱的孩子。上学期放假之前,一个老同事找到我,说让我帮帮这个孩子。怎么帮?就是想把孩子体育成绩从目前的良改成优。我好奇怪,我的成绩没有发布,他怎么会知道呢?他说,家长估计到孩子体育学习有困难,所以托他帮忙了。我让他看看孩子的各项测试结果及整个评分细则,真的很为难。我有心婉言拒绝,但他一再坚持,近乎  相似文献   

14.
爱人常批评我,整天在外给大学生讲评论写作,什么时候给自己孩子讲讲?媒体报道过家长辅导作业时各种崩溃的场景,有崩溃到抹泪怀疑人生的妈妈,有捂着胸口时而苦口婆心、时而狂吼的老父亲,大家的共同体验是每次辅导时都只能一遍遍告诉自己孩子是亲生的.作为在大学教新闻评论与写作课的老师,我觉得我应该是个例外,辅导学生写评论,从构思角度...  相似文献   

15.
钱超 《武当》2011,(6):47-48
这是位于新泽西州市郊的一座古老小镇上的一所学校,教学楼最里面一间光线昏暗的教室里,26个孩子被编在同一个班。这些孩子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有人进过管教所、吸过毒,有一个女孩子甚至在一年里堕胎3次。家长对他们束手无策,老师和学校也几乎对他们失去了信心。这个时候,一个叫腓娜的女教师被安排担任这个班的辅导老师。  相似文献   

16.
金路 《网球》2012,(11):64-68
在中国,网球运动的推广正在快速进行中。有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触到网球,但又苦于找不到真正的入口。很多入口并不是通向世界前十或是大满贯决赛的光明大道,更多是磕磕绊绊的羊肠小道,或是一直走不出去的百慕大,没有终点,也没有远方。究竟该通过何种方式培养自己的孩子,是网球家长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受2012年耐克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总决赛赛事主办方的邀请,本刊记者有幸在成都对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好玩好动,好“闲”好“贫”,他很享受好强好战。好学好客.他很自豪心态好状态好环境好.他很满足天赋好机遇好条件好.他很感恩“小郝这孩子吧,就是好玩,好动,也好学。”第一次听景学义老师说起这个让他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好孩子”,我只是感受到景老师不倦育人的精神,直到后来屡屡和北方的大师前辈们谈起,才体会到了这个大孩子的风华正茂,这个打拼象甲数年却在大师赛场外自由独行的“准大师”低调安然的内幕:天赋好机遇好条件好,他很感恩,心态好状态好环境好,他很满足。  相似文献   

18.
叶思韬 《游泳》2018,(2):82-83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游泳,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童年的某个时期学会游泳。那么孩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学会游泳?同样的问题我在加拿大的执教生涯中也曾被多次问到,而我都是凭经验预估一个时间。但我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仔细回答的问题,能让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学习游泳的整个过程。孩子学习游泳的种种因素,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     
所有的天才都一样,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小荷已露尖尖角”。无疑,培养运动员要从青少年抓起,在他们还可塑时,努力把他们雕琢完美。然而很多家长往往都以局外人的羡慕眼光旁观着一个个明星的降生,却对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成才无所适从。有的家长或许害怕失败,毕竟培养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一条成熟全面的路,没人会轻易走出第一步。 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鼓舞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家长投身到网球运动中去,但更多的迷茫也随之而来,为了给孩子、家长们以及青少年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我们特别制作了这个“青少年培养”的专题,从国内,国外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模式、途径、费用等方面,以及几个国内典型的或成功或仍在探索的例子来跟大家共同探讨。“拿来主义”虽不可全用,但借鉴一些例子,对您的考量一定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20.
盛松芬 《精武》2008,(8):38-38
本人自幼习武,至今仍在从事武术教学工作。每当招收新学员时,很多家长几乎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听说习武影响孩子长高,是否为真?”面对家长的种种困惑。使我们习武多年的人感到“啼笑皆非”,我只能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放心吧,习武不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我习武四十余年,也没有影响长高嘛!”尤其与武术界一些前辈和同仁们谈及此事,大家都有同感,并认为有必要对此错误认识给予“澄清事实”,其目的是用科学的观点.消除初学者和儿童家长对此问题的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