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在我国舆论界、理论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公开争论的时间,从这年的4月到9月达半年之久。这场争论该怎样概括?有的同志认为,这是“改革要不要问姓‘社’姓‘资’”的争论。我觉得这一概括不妥。因为被批评的报刊并没有提出“改革不要问姓‘社’姓‘资’”这样的主张;批评者硬说有的报刊有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虚设论敌。有的同志把它概括为“改革中要不要对每个问题都问姓  相似文献   

2.
有的报刊常常是一条消息刚发表,否定该消息的消息便接踵而来。如有的报刊先登出“中央已不再建立第三梯队”的消息,后来又说这是“误传”;更有甚者,有的报刊竟把一位健在的知名人物说成已作“千古”,不少报刊还争相转载。如此“肯定——否定”,真真假假,弄得读者晕头转向,不知信谁的好。这样势必会引起人们对报刊的不信任感。  相似文献   

3.
去年访日归来之际,曾读过北京晚报《百家言》里有篇《快!快!快!》的文章,说“信息离开了‘快’,其价值便不免七折八扣,甚至等于零。”并例举了日本经济发展之所以快,就是同他们获得世界信息快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目睹了日本报刊传递信息之快的情景,很赞成上述文章的议论;同时,也深感我们的报刊的工作“慢性病”之严重,不禁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文化中心’.”由此,“晚近一些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曰‘媒介文化’或‘媒介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1 不应忽视的“说明”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有一个简短的说明(简称《说明》)。这个说明印在大标题之下,位置不很明显,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在《简化字总表》重新发表后四年有余的今天,乱用简化字的问题仍然经常在很多报刊上出现。例如:《说明》中指出:“‘叠’、‘覆’‘像’‘啰’”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处理”,而有的报刊在该用“像”字的地方,仍然使用着“象”字。  相似文献   

6.
我有位朋友,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浏览报纸。一日,陪他到报摊挑选报纸,有的他爱不释手,有的他扔到一边。我问他为什么讨厌那几份报?他说:“这几份报‘看人下菜碟’,太势利眼!”我是搞新闻的,很有兴趣听他对“势利眼”的解释。他边走边罗列了“势利眼”的种种表现。我归纳起来,主要“症状”是:一曰嫌贫爱富。对财大气粗的企业,腰缠万贯的大款,左一篇通讯,右一篇专访,篇幅长似“床单”;而对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则连一个“豆腐块”也舍不得。二曰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曾提到报刊的首要职责是监督。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继承和吸收了其舆论监督思想。舆论监督首次见于党的正式文件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在此之前,毛泽东对舆论监督有着相同本质的批评性报道也作过评述:“报纸上的批判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中国最早的报纸是什么?有的学者说是唐代的“邸报”。前一时期,还有人撰文说:“同今天新闻报纸有更多相似之处的新闻形式,应首推‘露布’。”从而得出结论:我国最早的报纸应是汉代的“露布”,把中国新闻报纸的历史又上推了几个世纪。对于这些说法,我不敢苟同。“露布”在中国古代亦称“露板”,“露版”。《后汉书·李云传》载:“云素刚,忧国将危,心不能忍,乃露布上书。”章怀太子注:“‘露布’谓不封之也。”《南史·谢灵运传》载:(孟(岂页))“因灵运横恣,表其异志,发兵自防,露板上言。”《文心雕龙·檄移》载:“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云:“‘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布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盖自汉以来有其  相似文献   

9.
河南在唐代就已有报纸流行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朝代。和现代的词义已经十分接近的“新闻”、“编辑”、“传播”等新闻事业的常用词汇,都始于唐代。以“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为代表的、从官文书中游离出来的原始状态的报纸,也都始于唐代。唐代也是河南有报纸的朝代。宋人尤袤撰《全唐诗话》卷二有段记载说:“(韩)时已迟暮,不得意,多家居。一日,夜将半,客叩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君名,不从,又请之,曰:与韩’。时有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批曰:‘春…  相似文献   

10.
怎么又重来?     
在《新闻记者》1992年第9期上读到了金维新先生的《批评者已经造成声势,被批评者一直保持沉默——去年舆论界一场“争论”之我见》。金丈把一年多来有些报刊对皇甫平文章的批评方式,称作“三级推断”:“从说一个特殊政策不要囿于‘姓社姓资’,演化为改革不问‘姓社姓资’,最后推论到‘共产党人的政治纲领,难道需要和可以改变吗?’”金文在末尾提出,“诸如此美的批评方式,搞理论宣传的大都很熟悉,也很痛恨它,怎么又重来了。”  相似文献   

11.
自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概念提出以后,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真有一石激起千重浪的势头。在报上可以屡屡看到:“严肃文艺往何处去?”“电视剧怎样走向市场?”“既不是‘狼来了’,也不是‘馅饼来了’——谈市场经济与文艺发展”,“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何搞好文艺理论建设?”等文章,纷纷研究对策如何迎接商品  相似文献   

12.
新闻策划与制造新闻兼与丁未先生︽﹃新闻策划﹄现象析︾一文商榷刘文帅新闻是可以策划的吗?新闻媒体可以“制造”新闻吗?丁未先生在《‘新闻策划”现象析》中作了否定的回答,为什么泥?作者认为“‘新闻’不等同于‘新闻本体不能策划应是十分明确的”。请问:“事实本...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02,(6)
提起报刊批评,有些人往往认为 批评就是“否定”,就是给报刊找差错,找问题,说得难听一点,叫做“找碴”,“吹毛求疵”。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报刊批评的基本常识知之不多,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过去有人把批评曲解为“无情斗争”,加之“文革”中报刊上开展的所谓大批判给人们留下的消极印象较深,容易由批评联想到胡批乱批,联想到否定一切,从而形成对批评的误解,把一个体现了  相似文献   

14.
经济宣传报道要清除“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宣传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着力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经济宣传和政治、文化宣传一样,不仅要防右,而更要防“左”,可以说防“左”比防右更重要。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必将推动人  相似文献   

15.
中央有关领导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关于当前农村宣传报道的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以来,农村宣传报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把改革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很好地结合起来,既防“左”,又防右,这是一个难题。希望新闻单位能有针对性地搞几篇有分量的东西,准确、全面、生动、有说服力地加强对农村改革的宣传报道。我国过去八年来的农村改革,成绩巨大,举世公认,农村生产力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八亿农民热烈拥护改革。但是,我国农村在前进中也出现一些新情  相似文献   

16.
有的学者从心理上探讨新闻的起源时,认为“由欲知道的欲望才生读者,由欲使人知道才生新闻纸,由欲被人知道才生新闻广告。”有人说:“新闻之所以发生,实缘于‘新闻欲’。……所谓新闻欲,乃由‘欲知道’、‘欲使人知道’及‘欲被人知道’三个心理作用而发生了新闻欲。”还有人  相似文献   

17.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09,(20):61-62
“过犹不及”语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胜过)与?’子曰:‘过犹不及。”过,过度,犹,像;不及,不够。后来就用“过犹不及”指事情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最近对笔者说,一位外国同行曾问过他:“你是否认为‘巫山人’的发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骄傲?”黄教授坦然回答说:“我的确为中华民族感到骄傲。不过,您也应该感到骄傲,‘巫山人’的发现,也可能是找到你我的共同祖先,不对吗?”这位朋友笑着表示赞成。 正是这样,20世纪后期由黄万波等专家发现的“巫山人”,在整个人类进化史上,是继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及大批石器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权威人士认为,这一最新发现不仅把中国人的进化史向前推  相似文献   

19.
对于新闻策划,新闻实务界与学术界在态度和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反差。“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似乎没有哪一个词比得上‘新闻策划’让新闻界欢呼雀跃,而让新闻理论界困惑不已。”实务界大胆探索,学术界则争执不休,有赞成派,有否定派,还有怀疑派和慎用派。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新闻策划是否违背了事实第一、报道第二的新闻真实性原理。否定派认为:“新闻根本不能策划,凡是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新闻策划’如不加以及时制止,势必会引出新闻理论界与实践界的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20.
新近读了《安徽文学》上王若望同志的一篇文章,题曰:《“御用……”之类》。文中一则曰:社会主义新中国还有“御用文人”;再则曰:“最近又涌现出若干‘御用批评家’”;三则曰:“这些御用评论家也许以为自己是听党的话,是党性颇强的表现”。把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扣上“御用”的帽子,这种做法,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