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据统计,个人所学到的知识有80%都来自于非正式学习,学习者随时随地都会无意识的学到多种知识,如果不适时进行知识管理就有可能将刚学到的知识忘记浪费甚至可能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再学习。本文构建了基于非正式学习理论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并分析研究了有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帮助学习者认真管理所学知识,提升个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效率为先     
很多同学都知道用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其中的关键是:刻苦不能靠单纯的时间堆积,而要在高效率的前提下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如果你一天睡7个小时便可以保证精力充沛,那你就睡7个小时;如果你需要8个小时休息,那千万别学别人,一天只睡7个小时,然后在白天打盹,我不主张这样做,一是因为睡眠的缺乏会严重影响听课质量;二是身体状态不好会降低做题的正确率,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自己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吴良根 《辅导员》2009,(20):7-8
跨进初中,不但课程量增加了,学习内容也明显增加了。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到了初一就会增加历史、地理、生物、思想政治等学科,初二将增加物理,初三还将增加化学。初中学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本来能学好的东西也学不好,这就需要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相似文献   

4.
开始学习之前,同学们会想些什么呢?“今天要学多少东西,或者从几点学习到几点。”其实,在开始学习之前,最重要的是订一个详细的计划。也就是仔细地思考学习的顺序和方法。它的作用,相当于假期里的日程表。预先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我应该学些什么,我今天要掌握什么重点。这样就不会一会儿翻翻课本,一会儿翻翻笔记本了,时间就不会浪费。有了计划,我们一下子就能找到东西,还可以随时掌握学习进度。学会这种方法,花更少的时间,就能获得很好的成果。当然,学习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别人在看参考书,或者在做习题集,你不必跟着学,这样可能适得其…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每天都有几个小时的自习。像数学、物理这样的学科,你必须花成块的时间才能达到学习或者复习的目的,它们不像学英语,两三分钟还能背几个单词。数学、物理的巩固提高,至少要用连续两个小时的时间,否则,你会感到刚打开书本读一道题,就该下自习了!还有,你要会充分利用时间。如果每天上床后,不能立刻  相似文献   

6.
我不知道,你,每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存在的;就我来讲,一天没写点东西,一天就等于白活了二十四小时。尽管,我写的东西,不一定都能发表,不一定都有价值,但起码的,在我的心中,我是留下了点什么的。一个人活着,可能很不珍惜自己的时间,但对于那些成了名的人,那些被他人写了传记的人,那些死后仍有他的雕像占据着一方土地的人,谁不曾自觉惭愧,自觉渺小过呢?!其实,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尽管秦始皇花了那么多人力财力不也没能万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就学拼音、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朗诵、学绘画、学舞蹈……三四岁的时候就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拿起了对他们来说艰深难懂的课本。那么,在德国的幼儿园会学到什么呢?德国幼儿园学什么?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在这期间,德国孩子都学到了些什么呢?3年中,孩子们参观了警察局,学习了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  相似文献   

8.
数学家波利亚强调:如果“头脑不活动起来,是很难学到什么东西的,也肯定学不到更多的东西”,只有学习者自己的思维活动起来了,他在学习中才会寻求到欢乐.然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感到启发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积极活动困难.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积极,师生互动不活跃,教学活动的设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我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学们写日记。没过多久,许多生和家长就跑来问,李老,每天都要写日记,哪有那多事写啊?我一想,是啊,学们每天的生活经历都大差不多,而每天都要他们上一点,的确是难为他们。但也不能因为出现了这些难就不让他们写日记了。于,我给同学们提供了下面几写日记的素材,让同学们每都有事可写,每天都能学到点点写作的技巧。习日记就是把自己在当学习的情况有重点地记录来。如果你对自然课感兴,那就写一写自然课的情。你在学习时,是怎样学习?遇到过什么困难没有?你如何解决的?最后又学到什么知识呢?旅游参观日记你在节假里,一定去过什…  相似文献   

10.
又到一年毕业时,又有一批数量相当的年轻人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一个问题随之摆在了他们面前:是先择业还是先就业?好多人说骑在马上找马比走路会更容易,工作之后会拓宽视野,有更多的人际关系,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许某些在学校里没学到的东西、不了解的东西开始工作后一点就通了。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05,(6)
现在有一个问题,你了解你的大脑吗?大脑和我们的身体一样,需要休息。因此,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当然,不同的人,在时间长短上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经常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停地学习。其实这时候,大脑已经疲倦了,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坐的时间长了,就要活动活动身体。如果学习的时间过长,常常会连学什么都想不起来。长时间学习一个内容,会使大脑极度劳累。大脑其实是很聪明的,它感到疲倦,就向身体发出信号。身体接到信号,就感到劳累和不适。我们马上就知道,该休息一下了。如果压制这种疲劳的信号,神经会变得迟钝,全身也会出现…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教师博览》2011,(4):48-48
今年8岁的豆豆是在德国长大的中国孩子,她一路玩耍着就把一个学期念完了。她每天下午1点多就放学,一年中除了春假、秋假、暑假、寒假。还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没上几天学,能学到东西吗?我很疑惑,直到看见豆豆的成绩单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知道,留学能使自己学到许多东西。那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什么东西会对自己最有益呢?每个人的看法肯定会有所不同的,而在此文,作者认为学会对自己负责就是留学中获得的最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钟诚 《中等数学》2004,(4):21-21
题目 一个大学生在去年暑假用了 37天学习高等数学 ,并遵循如下规则 :( 1 )每天至少学 1小时 ;( 2 )每天按整小时学 ,且最多学 1 2小时 ;( 3)全部学习时间不超过 6 0小时 .证明 :此期间存在连续的若干天 ,该生学习时间的总和为 1 3小时[1] .(第 1 9届希腊数学奥林匹克 )对于题中所给的条件“37天” ,若改为 36天 ,命题是否成立呢 ?笔者发现 ,35天就够了 ,且可证明 35天是最小值 .理由如下 :沿用文 [1 ]的记号 ,则Ai 的取值是 1~ 6 0这 6 0个正整数中互不相同的若干个 .考虑下面 2 6组数 :{i,i 1 3},i=1 ,2 ,… ,1 3,2 7,2 8,… ,39.其中…  相似文献   

15.
英语的教学课堂,即是语言学习的课堂,也是人生意义价值探求的课堂。我们学习英语并不只是学语言知识,也不只是历练语言能力,还有情感滋润,文化熏陶,人格完善等让我们期待。一般来说,学生学什么就会变什么,学到知识会影响能力,学到认知会影响情感,学到德行会影响人格。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有必要打破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局限,既要借助语言的工具性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也要同步完成对学生情感与人格的陶冶,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如果缺乏这一点,英语的教育价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许多。  相似文献   

16.
写在前面我们每天都在学课文,然而,学课文有什么用呢?难道就是为了重复那生字、组词、分段、理解作者意图等一系列的程序吗?或许,你早已厌倦了这套程序,或许,你正为此而苦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学课文。课文是个例子──阅读的例子,写作的例子,甚至是生活的例子。只有把课文当作一种例子来学,你才能学会很多东西,也才能体会到学习课文的乐趣。下面这篇文章,就告诉你从课文中还能学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有的教师以为在成人高校学习的学员都懂得学习技巧。其实不然。学员当中普遍存在三种错误的认识:一种认为一个人只要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本教材就保证学到东西。另一种看法是以为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不受报酬递减律的支配,即以为时间花得越多,收获就越大。再有一种看法是认为学习遗忘是天生固有的、记忆力不好的结果。学员要获得学习成功需要诸多因素,其中尤其离  相似文献   

18.
每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一样,都是86400秒。然而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人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有所收获;有的人则学到的东西很少,或一无所获,甚至到老也一事无成。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人会珍惜,有的人会浪费。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流浪汉,十分后悔小时候虚度光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时光老人,得知后悔幼时的贪玩,于是时光老人就把它变回了小孩。  相似文献   

19.
程立海 《教学随笔》2009,(10):40-43
海伦&#183;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是啊,如果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就能够少些无谓的追名逐利,就会多些奋斗拼搏;就能够少些勾心斗角,多些友善宽容;就会少些埋怨烦恼,多些愉悦快乐。诚如是,精力、心思都放在了生活、学习、工作上,没有时间去考虑其它毫无意义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人生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奥·巴斯卡力是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关于爱与人际关系的书,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据说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全得力于小时候父亲问他的一句话:“李奥,你今天做了些什么?”刚开始,李奥把学校学到的东西告诉父亲,时间稍长,李奥便觉得学校里所学的那些东西太简单太有限了。终于有一天李奥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说,于是他就跑到图书馆读书,学点东西回家告诉父亲。从此之后,李奥便养成了每天都要有所学、有所获取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影响了他一生,他每天都拿父亲问他的那句话问自己:“李奥,你今天做了些什么?生命是由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