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通过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对4名四川省举重队抓举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分析,选择人体重心和杠铃重心在垂直、前后、左右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轨迹作为分析指标,利用指标中的数据变化特点来解读运动员在抓举技术中所需要遵循的“近”、“快”、“低”三原则.结果表明;人杠重心运动轨迹在抓举运动技术分析中不但可以直观准确地判断运动员技术的优缺点,还可以作为教练员指导训练的定量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2016年全国定向学生定向锦标赛”参赛运动员中146名本科体育专业学生的定向运动技术动作学习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定向运动技术动作学习能力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学习能力水平随着学习周期的增加逐步提升;不同性别学生学习能力各有优劣、性别特征明显,不同生源地学习能力水平差异较小;体育专业术科成绩与学习能力水平关联性较大,定向运动竞赛成绩有赖于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运动训练中两侧性迁移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对开发运动员的大脑潜力,提高运动智能,促进运动技术能的形成,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运动员“高原现象期”、肢体一侧受伤期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为运动技术的更新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了解了青少年运动员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掌握现状及其需求情况。结果表明:运动员对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停留在对知识部分了解的水平上;运动员知道在训练实践中应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指导训练有利于更好地达到训练效果,渴望在日常的训练中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运动员获得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日常生活,学校的系统学习明显不足。在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学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在竞技运动训练中重要性的阐述,指出当前在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建立“以人为本”新理念,应注意科学训练方法手段的运用,关注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注重运动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的基石--"超量恢复"学说受到质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超量恢复”学说问世以来,就遭到许多质疑。该学说缺乏扎实的基础实验数据的支持,没有给出人体运动能力的极限,没有显示出对不同能力和不同运动员机能能力提高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全面科学地解释运动能力的增长。“适应”理论以“应激”理论为基础,认为运动能力的提高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适应的结果。马德尔和诺依曼以“适应”理论为基础分别提出了“机能储备模型”和“改变-适应的时间动态”理论,强调了机体对不同能力的不同适应过程,突显了人体运动能力的极限,最佳训练效果应当在极限负荷之下获得,最大负荷并不一定必然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动态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竞技能力的本质出发,提出运动竞技能力结构的动态变化模型——“金字塔模型”;运动员的体能、技能与战术能力组成基础结构平台,只有在相同基础结构平台上的竞争才能体现竞技本质,才有可能创造优秀成绩;由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构成金字塔的塔尖,是运动员创造成绩获取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基础平台与塔尖在比赛中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8.
试析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学习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课程含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能力性质是运动技能的固有属性;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专指在体育运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术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既保持了动作技能本质属性,又具有体育运动文化性操作技能的特质;运动技能是应用运动知识和运用技术动作的产物;重视运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提升运动技能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9.
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古典式摔跤运动实际情况,探讨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对比赛的影响,以及战术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明确战术思维与运动成绩的相互关系,同时总结归纳了一些战术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论运动训练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运动训练“以人为本”的内涵及与此有关的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通过运动训练实践手段,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缩是运动训练“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从运动训练管理层面上看,教练员应作为主体,而在运动训练实践层面,运动员是主体,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运动员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过程,达到其自我价值实现的“身心并完”。  相似文献   

11.
运动智能是智能中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它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力求从理论上对专项运动智能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在方法上寻求适合某专项运动员特点的测量工具,使之在实践中真正起到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提高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理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74-1575
篮球运动员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关系,明确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动直觉决策的本质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就运动直觉决策的内隐心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运动直觉决策现象表现为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问题解决的亲切感",其产生和人脑的内隐认知有关,需要记忆的内隐提取与重构来完成,实质是内隐加工过程的外部体现.  相似文献   

14.
考查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现代竞技运动从兴起之日至今,一直与现代科技保持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科技在竞技运动中的过度应用使运动员异化为"技术人",从而导致了人和技术共同承担了运动过程和结果,最终造成了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主体地位的缺失,其根本原因是在竞技运动领域人对自我发展认识的缺失.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通过体育审美教育,促进竞技运动价值理念的合理回归,促使技术角色的合理回归,促进体育人文精神的合理回归从而达到消解现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主体地位缺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知识经济与知识体育融合为出发点,分析了产学研模式对人才素质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得出社会体育专业应用产学研模式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适应高校的特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谈在体育训练仿真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训练仿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和运动竞技水平.对基于虚拟现实的体育(训练)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体育仿真的关键技术,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训练仿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美国迈拉宾的"成就倾向个体差异问卷"对我国部分项目的运动员进行了成就动机调查,查阅了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深入运动队与教练员、运动员座谈,发现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成就动机弱化现象.就体育观念的转变及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当前运动员成就动机弱化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旨在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水平,加强运动员的动机教育,更好的发挥奖励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使运动员以更高的成就动机献身于体育事业,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再议"放羊式教学"与"科学放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今天,体育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创新,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科学式的放羊教学,“科学放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自由地舒展身心,锻炼身体,表现自己。既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又有较大的自由度的一种教学方法,与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儿童中心论”产生“放羊式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运动竞赛复杂性:复杂科学新视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复杂科学的视野,对运动竞赛复杂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即:运动竞赛具有多重复杂性,服从多种规律;规律具有深隐性;复杂度呈动态变化;运动员赛前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基本对应关系赖以发展的条件不易确定;竞赛现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难度极大.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篮球教学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根据篮球基本技术的特点,采用“2.5 5min”模拟训练法进行篮球教学实验。实验证明:“2.5 5min”模拟训练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提高篮球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篮球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