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传旭、杨春鼎在所著的《教育思维学》中提出,依据现代教育的特征,可将教育创新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五点。1.教育创新的社会化从教育创新与社会的关系看,教育日益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加深,二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普遍与直接。现代生产已经由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科学技术与知识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而其中人的素质如何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育水平如何,能否适应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教育的发展就成了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而且决定着它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科学技术革命必将带来教育体制的大变革,必将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促使现有的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以提高教育效果与效益。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封闭的“应试教育”模式,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松散的结合,与经济发展呈现非相关关系。在经济理论中,众多经济学家把教育视为非生产部门,认为教育不是生产…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关系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新贡献。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对于我们大力推进经济、科技和教育诸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科技、教育与生产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谈些个人浅见,以求教于同仁。一、对科技、教育与生产三者结合的系统考察(一)科技、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科技、教育与生产的结合,并不是当代社会特有的现象,三者的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为了使人们看到这一历史过程的变化,我们不妨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来考察。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科技、教育与生产尚处于未充分分化状态,故人们不易认识三者  相似文献   

4.
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上述讲话小既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出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作为理论根据,又以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近30年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事实作为现实根据.他在讲话中说:“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坚持与发展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他总结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史与社会发展史,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文章通过蒸汽力革命、电力革命及信息革命三次重大科学技术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与生产函数关系的重大变化的分析,证明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不断加强。钱学森认为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提出要建立"科学技术业",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并将知识创新工程作为建设科学技术业的支柱工程。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德育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生了科学技术革命,它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即世界性的)生产革命和社会生活革命,引发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大发展,带来了精神文明的大飞跃,而在现代精神文化的大发展中,现代科技是其重要的成果和表现。现代科技、现代生产、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德育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深刻的制约和推动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源于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商品经济对人们的观念、思想、法纪和道德所具有的影响和作用,在于它们向现代德育提供了物质、科技基础,提出了要求。具体说,其影响和作用主…  相似文献   

7.
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同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教育是由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制约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领域之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范围内近年来的新技术革命的出现,使科学技术上升为第一生产力。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试就教育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信息革命与教育发展的协同作用问题,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大新课题。本文拟从信息革命过程与教育发展过程的关系,阐明信息革命与教育发展的协同作用,运用信息理论和方法及协同学的原理进行教育科学的初步研究。人类社会信息发展史和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信息革命与教育发展存在着协同作用。信息革命即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协同作用即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同步作用。协调来自系统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则取决于系统的有序度。然而系统的有序度又取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就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对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体制改革及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 ,阐述了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 ,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现代化及其基本特征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水平,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大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工业国家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并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育现代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自本世纪中叶,人类社会迈向信息时代,新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STS”是“Science、Techenology and Society”的缩写,“STS”教育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STS教育是针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导致许多国家出现了社会和科学技术明显分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脱节的状况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研究如何把科学、技术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教育,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这已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核心命题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投入。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或第一推动力,因此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以现代的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利于他们打好参加工农业等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的英文Science Technotogy Society的缩写。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带来了一些问题,诸如核的发展、基因工程的研究、人口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致使许多国家出现社会和科学技术明显分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脱节的状况。为此,美、英、澳等国率先开展了探寻三方面相互联结的教育研究,随后世界各国也纷纷引入该课题的研究。其基本精神是: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代科技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如何面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个发展中的国  相似文献   

16.
吴长龙  熊万杰 《物理教师》2003,24(12):56-57
STS教育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其基本精神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发展做出决策.STS教育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重大课题,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广阔的领域。对这一课题进行教学与研究,首先需要阐明三个问题。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16-17世纪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革命,经过18-19世纪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出现了新的形势:(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进程加快,三者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这个进程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化:第一次是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它使得技术与科学从彼此分离走向日益结合,并且并入了工业生产过程中,从此,“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1]。正是由于科学、技术与工业的结合,“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2],它破坏了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引起了社会全面的、深刻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是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它的状况成为“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3]278,它的社会地位“一天天地吸引着文明世界的注意”[3]297。第二次是19世纪末开始的物理学革命,先是19世纪后期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创立,接着...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科技兴农。科技兴农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因此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以及这次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决定中都指出:今后实现农业发展目标,要抓紧实施科技,教育兴农,即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突出了教育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农包括了科技、教育和农业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关系。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和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教育是社会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及灌输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科教兴农的基本要求应该是通过发展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人才,在农村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重要领域内大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诸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共同作用,组成和谐的有机的整体,演奏出生产力宏伟发展的雄壮乐章。但是,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看,从现代生产的特点看,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决策动向等方面来看,现代教育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举足轻重,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这是因为,现代生产力系统要在目前飞速发展的现代生产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环境下达到最佳结构,发挥最好的功能,只有通过现代教育的“桥梁”、“纽带”或“粘合”作用的发挥,才能使这个系统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的经济思想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经济理论像劳动价值论那样,引起无数学者对其进行论争,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对各种理论进行调和的也大有人在。尤其在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劳动价值论都成为争论的焦点。20世纪30—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有了重大的改变,一批新兴技术开始兴起,诸如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是名副其实的科学技术,即完全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新兴的“知识工业”部门的产生,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同时也使传统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被称之为科学技术革命。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增强,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以劳动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日益与科学技术密切结合,新的生产工具几乎都来自科学的物化或有科学上的渊源,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是现代社会生产中劳动者的应有素质和必要条件。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着社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实力。这些情况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要求我们在科学理解和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为依据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