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依“体”而教,是小说、散文、说理文、说明文等典型文体的教学共识,这是无可非议的。笔者结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教学实践,探索思考如何既尊重典型“文体”,又以非典型的教学方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更高品质与品位。  相似文献   

2.
依“体”而教,是小说、散文、说理文、说明文等典型文体的教学共识,这是无可非议的。笔者通过《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既尊重典型“文体”,又以非典型的教学方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更高品质与品位。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对欧·亨利的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如情节曲折和结尾的出人意料都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但笔者认为在  相似文献   

4.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精神支柱”板块中的一篇小说。  相似文献   

5.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精神支柱”板块中的一篇小说。  相似文献   

6.
常春藤,在希腊神话中代表酒神,象征着忠诚、活力、友谊与青春。常春藤叶给人以亮丽温馨的感觉,并蕴涵无限生机。在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所有这些寓意都得到生动而深刻的体现。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通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受人歧视的店员、经济拮据的办事员、一筹莫展的医生、走投无路的小偷,等等。脍炙人口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精妙的结尾,原来拯救琼珊的最后一片叶子不是真的,而是贝尔曼画上去的。人们称之为“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说“出人意料”,是指小说结尾没有给人平庸、直率之感,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高中语教参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参对欧·亨利的主要艺术特色如情节曲折和结尾的出人意料都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但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学习作的艺术特色之外。还应对其情感基调及其创作心态作相当程度的剖析.以期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学创作与社会现实、主观情感与艺术特色的对应关系。《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作在“玩世”态度掩盖下的苍凉抒写.其情感基调是凄凉的.我们在认同作对于人间真情的热情讴歌与赞美的前提下。亦不应忽略这种苍凉的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想】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欧·亨利式的结尾”表现出来的崇高主题成为课堂恒久的结论式的解读。正如阿尔芬索·史密斯在为欧·亨利写的传记中所描述的:“那些盛誉欧·亨利作品的人,都特别强调他的写作技巧,尤其是他的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以此作为他对短篇小说所做出的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对于教学有效的目标导向来说,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是实现教学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让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互动共生,共同演绎课堂精彩。本文分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一些误区,并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来探索如何进行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12.
路子对你说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尤其脍炙人口。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被评论者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相似文献   

13.
张佳丽 《语文知识》2014,(11):77-78
欧·亨利的小说享誉世界,备受读者激赏的一个重要原因,乃方家所谓“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结尾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产生了石破天惊的叙事效果,令读者拍案叫绝,回味无穷。我们当然不会对这种情节设置的合理性产生訾议,但是,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结尾,难道就是空穴来风,没有任何预兆吗?当然不是。高明的文学大师是不屑于以怪诞、生硬的故事情节来吊人胃口的。小说必须讲究构思严谨,严谨是小说艺术魅力、美学趣味的构成要素。那么,《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严谨性是怎样展现的呢?或者说,小说是通过什么方式对读者作出预警,暗示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庐山真面目的呢?那就是伏笔。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文本解读的先验者,但灵感往往源于瞬间,源于学生。《最后的常春藤叶》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解读的可能,只要于细微处解读文本密码,于无疑处生疑,可短小说大思考。鲁教版《最后的常春膝叶》收录在“生命的赞歌”板块下,爱心、信念、坚强、合己救人等部是对生命的赞美,但欧·亨利的文笔更多向人类灵魂的深处挖掘,焕发出人性的至真至美。  相似文献   

15.
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结尾部分,学生朗读了课文,师生开始了以下探究活动:师:原来挽救了琼珊年轻的生命的竟是一片画出的常春藤叶,而让人有些讨厌的、在艺术上很不重言诺的贝尔曼竟然用自己的生命完  相似文献   

16.
<正>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一直以来被广大读者津津乐道。最近,笔者执教了这一课。由于这篇课文的出彩之处颇多,授课之前,总想将它分析透彻,让学生掌握其全部精华。为此,笔者在课前备课环节,进行了诸多教学预设。预设之一: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方式。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的现象级人物,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方式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群起仿效的小说写作技巧。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学生必须直观、深入地鉴赏这种技巧,进而自觉、娴熟地运用这种技巧。因此,这个预设必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初的预设就是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初读《最后的常春藤叶》吸引人、感动人的是小说叙说了一个很悲惨的故事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琼珊染上了肺炎,命悬一线;老贝尔曼为了救琼珊不顾自己有病的身躯,在一个凄风苦雨的晚上,独自爬上梯子在墙上画下了一枚永久的常春藤叶,过了两天老贝尔曼就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8.
学习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很大的破绽,就算当时肺炎是一种很厉害的病,但人生病的程度主要是由病情来决定的,而课文把人的生病和生命维系在一片树叶上,这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听了基层学校某位年轻老师执教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该老师的教学功底扎实,教学设计精妙,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如何定位的思考。一、要有学科定位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最后的常春藤叶》指出,语文教师应采用叶圣陶名言切入,梁漱溟话语突破,在反复阅读中彰显文字魅力,在点拨提升中体味生命意义.在精当取舍中体现精湛的教学艺术,最终体现旧文新教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