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八年我矿对井田范围内的几层坚硬顶板的薄煤层支护工艺进行了广泛的考查,调研和论证,选择了工作面的气垛与单体液压支柱联合支护的新工艺,并在一采区的右三片58上采煤工作面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相当成功,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右三片58上采煤工作面,煤层厚度为0.75m,平均倾角为40℃,宜接顶为2m厚的黑色粉砂岩,老顶为5m厚的黑色坚硬粉砂岩,煤层中含有0.15m厚的坚硬夹矸石,工作面走向长300m,倾斜长80m,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落煤方式为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工作面运输为搪瓷溜槽运输;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支护方式为单体液压支柱与气垛联合支护。一、支护方式的选择1.顶扳压力计算(经过矿压观测的可用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2.
龙湖井田57#层煤厚2.66-3.18m,为龙湖矿回采的主力煤层,因煤层厚,回采过程中,对顶板的有效支护一直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难题。为解决回采57#层时的支护问题,龙湖矿的技术人员一直在积极的探索。经过几年广泛的考查、调研、论证,2001年我矿大胆定制了DZ3.2支柱.采用三排七柱的支护形式在一采区右四片57采面进行了一次采全高试验,试验结果相当成功,回采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3.
七煤集团龙湖分公司一采区在回采57#煤层时,由于工作面顺槽为全煤断面,即巷道两帮为煤体,顶部为煤层顶板。在回采过程中,采动附加应力高,采用木棚支护不能有效控制顶板及两帮,尤其在距工作面往外40m范围内,巷道变形严重,顶板及巷道两帮位移量大,根据实测,顶板下沉位移量为0.3~0.4m.  相似文献   

4.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深井综采工作面厚层顶板两巷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难题。常规的锚杆支护方式及支护强度已很难适应深井综采工作面厚层顶板的变形特征,无法有效限制巷道围岩破坏。丁集煤矿第一水平-826m,属于典型的深部矿井,目前东翼主采的11号煤层顶底板为厚层状砂质泥岩,两巷支护难度极大。本文以该矿1311(1)两巷为例,开展新型锚杆强化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采用超高强预应力组合锚杆及11号工字钢对棚支护技术,通过加强支护强度及各种补强措施,充分调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实现了巷道的稳定,为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创造了条件,并为综采工作面两巷顶板支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煤矿发生的冒顶事故,绝大多数出现在使用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的回采工作面,尤其是重大的切顶伤亡事故,一般都是支护能力不足所造成,致使现场盲目增加支拄密度。如何针对具体煤层条件,确定各种单体液压支柱的合理密度,是我们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根据山东矿业学院矿压研究所矿山压力及顶板控制理论,单体支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可用下式表示:n=P_T/R_T 式中n—支护密度,根/m~2; Rt—采场支架合理的承载能力,t/m~2; Pt—单体支柱的实际支撑能力,t/m~2; 利用上式计算求得的支护密度,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杜绝采煤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切顶事故。支架的承载能力除了必须平衡直接顶的岩石重力外,还要尽可能避免老顶运  相似文献   

6.
杨永飞 《中国科技纵横》2014,(10):168-168,217
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控顶面积大,要求支护强度高,特别是在高地压、破碎顶板条件下顶板管理难度异常突出,本文介绍了朱庄煤矿在高地压、破碎顶板条件下架棚巷道率先使用金属限位梁配合液压单体复合支护技术并分析了较工字钢单一支护的优缺点。同时对切眼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以后此类条件下切眼支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结合东海矿生产实际,介绍了锚带网联合支护机理及用以解决地压大,特厚复合顶板支护中,支护参数选择原则,施工方法及巷道支护效果.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矿37号层属上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含煤层,复合煤层。该煤层在我矿全区发育,赋存稳定,属主采煤层。该煤层厚2.0m~2.8m。平均厚2.4m。其直接顶为0.5m~0.7m厚的煤页岩及页岩,老顶为细砂岩f=4,8m~20m,底板为细砂岩f=4.2。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局部地域适合综合机械化开采,其余均适宜高档机械化开采。  相似文献   

9.
一、地质及采矿条件采用沿空留巷支护技术的451工作面运输平巷,位于富强煤矿六采区98#煤层右二片,下巷标高-8m左右,地面标高为+179m,工作面走向长640m,倾斜长156m,煤层平均倾角20度,平均厚度2.6m,工作面可采储量近30万t,煤层顶板为0.2~0.6m厚的伪顶,伪顶多数破碎并随着采动而垮落,直接顶和老顶为19m左右厚的灰白色粉细砂岩,层理不发育,煤层直接底为1.4~1.6m灰白色粉  相似文献   

10.
三软煤层指煤矿开采中遇到的软的顶板岩层、主采煤层和煤层底板岩层,煤层裂隙发育构造复杂,给掘进巷道及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三软煤层支护特点,并探讨了三软煤层巷道锚杆技术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1.
西二35右二采场位于西二采区,走向长1127m,倾向宽150—180m,地表标高76.23—79.27m之间。煤层走向75—100度,倾向165—190度;煤层倾角2_4度属缓倾斜煤层。伪顶为碳质泥岩,平均厚0.13m;直接顶为粉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平均厚6.57m无老顶。直接底为粉砂岩,平均厚度为7.6m。本层上覆5层煤,层间距8.19m,下覆9层煤.层间距11.08m。该采场回采煤层为七层煤;实见最大厚度18.02m,最小厚度4.08m,该采场煤层厚度大,瓦斯涌出量极大,在全公司乃至全国范围内均属罕见,实际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高达12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高达30.24m^3/t。  相似文献   

12.
锚网、锚索联合支护提高了巷道的有效空间,增加了交岔口、大断面切眼等难点区域的支护强度,尤其是解决了复合顶板的煤层支护问题,而且了施工简便,支护快速有利于顶板快速的支护减少空顶时间便于顶板管理。同时较大层度上降低了巷道的支护成本。  相似文献   

13.
依兰煤田形成于老第三纪。为断陷型舍煤盆地.含煤地层为达连河组。该组仅有一个煤层群,集中分布于煤系底部10—40m厚的范围内。煤层群厚约10—30m,含煤五层。煤层平均厚度14.63m。煤层群顶部为巨厚油页岩层(70—140m),煤种为长焰煤。煤层含气量为4—12m^3/t.平均8.0m^3/t。依兰煤田煤炭保有储量1.97亿吨,预测煤炭资源量3.61亿吨;煤层气资源量为52.73亿m^3,埋深均在1000m以浅。本区煤层群顶板厚层油页岩,是煤储层最理想的封盖层,断层不发育的块段,是依兰煤层气相对富集的地带。  相似文献   

14.
七煤集团龙湖分公司一采区在回采57#煤层时,由于工作面顺槽为全煤断面,即巷道两帮为煤体,顶部为煤层顶板。在回采过程中,采动附加应力高,采用木棚支护不能有效控制顶板及两帮,尤其在距工作面往外40m范围内,巷道变形严重,顶板及巷道两帮位移量大,根据实测,顶板下沉位移量为0.3-0.4m;  相似文献   

15.
王杰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182-182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因顶板管理不善而引发事故人员伤亡几乎占到井下所有事故死亡人数的40%,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从多个层面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加强煤层顶板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三软”煤层因顸底板岩性条件变化大,复合顶板条件下围岩表面破碎,整体性差,支护困难周此更应该做好顶板控制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张雷磊  张伟 《科技风》2014,(8):74-74
为进一步研究掌握特厚综采放顶煤工艺下高韧性煤层顶板控制规律,特对我矿Ⅱ020203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破碎等特性进行了监测分析,工作面使用ZFD10000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采用PM32电液控制系统监测支架压力状况,同时对来压期间顶板破碎带与顶煤回收、中部夹矸等之间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表明,特厚高韧性煤层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明显,来压期间受顶板支护状况受煤层韧性及节理产状对顶煤破碎程度较明显,选取较高支撑工作阻力的ZFD10000型综放支撑控制顶板。该研究对类似特厚煤层顶板管理、工作面支护具有较好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工程概况永煤集团车集煤矿是国有大型煤矿,1999年底正式投产,矿井设计能力180万t/a,服务年限82.5年,主采煤层二2煤,煤层平均厚度2.6m。煤层结构简单,顶板为0~10m厚的炭质泥岩,局部可达20m厚的复合型顶板,煤线发育,厚度0.1-0.5m,该岩层松软易于破碎,厚度变化大,直接顶为泥岩或砂质泥岩,直接底板为泥岩。目前主要生产地区在-550水平以下,巷道埋深在600~700m之间,且每年以10m以上的速度向下延伸,巷道开掘深度逐渐增大,围岩应力增高,且回采巷道围岩强度低于20Mpa,远大于深井极限深度,属深部开采,因此,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巷道围岩变形大、破坏…  相似文献   

18.
陈晓虹  吴正 《科技风》2011,(13):21+29
单体液压支柱是矿山机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支护作业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由于初撑力高与顶板接触严实,回撤与支设速度快,控制顶板效果好,提高了工作面推进速度,冒顶事故明显减少,促进了安全生产,相应地降低了木材消耗。  相似文献   

19.
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破煤和装煤、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叫做爆破采煤,简称炮采。炮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有:破煤、装煤、运煤、顶板支护、回柱放顶等工序,炮采劳动强度大、产量和生产效率低,是一种较落后的回采方式。  相似文献   

20.
石圪节煤业公司是潞安最早的一对矿井,有80余年开采历史。近年来,由于3号煤资源枯竭,矿井靠回收煤柱和开采兄弟矿井的少量资源来维持生存。为了延长矿井寿命,稳定职工队伍,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决定以石圪节为试点开采15号煤,进行下组煤水平延深。在地质勘查及后期的采煤过程中,15 4号煤层厚0.35—2.07m,平均1.12m,15—3号煤层厚0.32—5.90m,平均厚1.82m。较之前开采的3#煤层厚度均在6m以上,因此开采15样煤层为薄煤层开采,对我公司是一个尝试,经过综合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开采15#煤层开采的设备选型的充分论证,决定采用MG250/556-QWD系列电牵引采煤机进行采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长180m,每天8个循环,循环进尺0.6m,工作面煤层厚度平均为1.2m,回采率97%,日产量为138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