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技术知识转移机制决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积海 《科学学研究》2006,24(3):444-448
研究分析市场合约、联盟、合资和内部化等不同技术知识转移机制对转移绩效的影响,同时从技术知识特征、企业特征、技术环境等三个层面探讨四种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命题,并通过上海张江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调研收集数据作Logit回归检验,研究发现:知识越隐性、技术越复杂、技术知识对企业越重要,则越多采用内部化或并购的机制;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则越倾向采用市场合约的机制;技术互补性越好、技术差距越大、技术环境越动态,则越多选择联盟或合资的机制,等等。最后,阐述了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使许多企业开始对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创建网络、结成联盟,企业开始从"对立竞争"走向"合作竞争"。技术战略联盟间特殊的"竞合关系"要求其既能共享知识,又要防止对方的投机行为。知识资源对企业的特殊性使得联盟间的知识共享面临一定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核心技术泄露,丧失创新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跨案例研究指出技术战略联盟企业建立合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必要性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联盟企业的创新和管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织视角的动态联盟知识创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组织模式在动态联盟知识创造中的动力作用;探讨了动态联盟知识创造的组织学习机制--它是动态联盟组织模式对知识创造的微观作用机制;最后综合构建了动态联盟知识创造模型,从组织视角深入分析和阐述了企业动态联盟知识创造的内在机制与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汤建影  黄瑞华 《预测》2005,24(5):20-25,43
由于研发联盟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跨越了组织的边界,因此具有更为复杂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微观机制,从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强度、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技术知识的壁垒属性、伙伴间的相容性水平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结合15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上述四个因素对研发联盟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研发联盟改善知 知识共享绩效的措施以及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知识转移行为对技术联盟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技术与企业贡献的关注,企业技术联盟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迄今为止,关于技术联盟的理论较多,但针对知识转移行为对技术联盟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却非常有限.通过对企业知识转移行为内涵的分析,试图从知识转移行为的三要素对企业技术联盟形成与发展影响的微观机理来探讨企业提升其技术联盟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对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网络特征因素具体分析了网络异质性、网络稳定性、网络联接强度、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股权式技术联盟和契约式技术联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联盟网络异质性不利于知识转移;网络稳定性、联接强度、网络规模有利于知识在网络间的转移;网络中心性对知识转移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总体来说,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相对于契约式联盟,股权式联盟网络异质性更低,稳定性、联接强度、中心性、平均企业规模更强,但网络企业总数往往低于契约式技术联盟网络.  相似文献   

7.
动态联盟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相关权威期刊为研究对象,从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角度分别对动态联盟知识管理过程和动态联盟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支撑技术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以期拓展动态联盟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为动态联盟进行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企业参与知识联盟的目的是通过共同创造新知识和进行知识的转移来提高其创新能力.从联盟中企业角度出发,借鉴群生态学模型对企业参与知识联盟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与适度技术差距的企业合作建立知识联盟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且企业应在利用合作伙伴知识和自主创新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本理论,从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入手,一是分析了技术标准战略联盟的形成机理;二是研究了技术标准联盟的资源分类,分析了技术标准联盟资源聚合的内在机理,论证了影响技术标准战略联盟的影响因素;三是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联盟的机制和要素分析入手,研究了技术标准战略联盟的不同模式及各个模式的运作方式及相互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0.
联盟网络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成为了理论界和实业界所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联盟网络的定义进行阐述。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联盟网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分析联盟网络及其演化的内涵与特征,就当前国内外联盟网络演化研究的基本情况、重要文献作简要介绍;同时,对其演化的动力机制从内部驱动、外部驱动和协同驱动三方面进行综述。尝试对当前联盟网络的演化理论在逻辑上做出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放大、获取技术、市场进入、规模经济、分担风险、知识学习等目标,然而,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由于存在机会主义、信任风险等也面临着高失败率的危险。从治理机制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和正式治理机制,以期增进联盟的稳定性和绩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内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快速获取高新技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内研究文献的梳理,探寻现有研究脉络,明确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研究发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但存在研究领域有限、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相对单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Managing technology alliances: The case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rganizations need to form alliances with external entities in order to acquire or access resources outside ones bounds. In recent times, we have seen an increased number of alliances geared towards acquiring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Alliances for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include software application licensing agreements, access to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access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 While a lot of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financial, economic, legal, and architectural issues of such arrangements, one dimension has been under debated and discussed—the knowledge component. Knowledge is the critical resource that is exchanged, managed, and integrated, in technology alliances. Managing knowledge in and around technology alliance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if we want to reap the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benefits of such engagements. In this case study analysis, we share cruci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oncerns to bear in mind while constructing, governing, and terminating technology alliances.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福州市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技术市场、有效的激励机制、信息沟通渠道、政府拨款少、筹资渠道单一等方面问题,通过调研,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采取积极措施,构建产学研联盟,实施产学研联盟示范工程,搭建市场化的产学研服务平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胡少华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14-117
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运行特点,提出联盟中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再生产以及多业务整合的需求特征。针对联盟知识资源特点和服务需求,提出包括成员知识节点和中心服务门户的分布式知识框架,设计统一知识服务门户的技术架构。面向联盟知识服务的长期性、有效性需求,研究分析知识服务的组织运行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知识审计评价范围和流程。为进一步提升知识要素的创新效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技术企业通过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与合作。本文通过量表设计、问卷调查并收集国内325家建立了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高技术企业有效研究样本,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过程中,高效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具备一定的战略动机来安排联盟过程尤为重要;第二,有效的战略联盟动机可以正向调节跨国技术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和联盟稳定的关系;第三,在控制变量的检验过程中,越是市场化的企业、联盟合作时间越长,联盟的制度越稳定和成熟。高技术企业与合作联盟成员的文化距离和差异越大,联盟越不稳定。高技术企业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可以提升跨国技术联盟合作中的质量。跨国合作技术战略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战略资源互补性,可以提高联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market reaction to the announcement of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TR&D) strategic alliance.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typically hypothesized to add value to the partnering firms since they provide similar benefits as a merger or acquisition with increased flexibility. However, unlike the extensive research into the market response to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cant empirical evidence exists on the valuation impact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the evidence that does exist is mixed. This study extends prior research by focusing solely on ITR&D alliances and by controlling for a previously documented size effect. We fi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 surrounding the announc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liances. 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is result is not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size of the partner. This last result is in contrast to prior research that argues that strategic alliances result in an asymmetric gain benefiting the smaller partner more than the larger partner in the alliance.  相似文献   

18.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家和各地方科技计划重点支持对象。在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背景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揭示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的机理,进而提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科技计划项目的需求,并设计面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旨在为建立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战略联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战略联盟从经济学角度可以分为范围联盟和规模联盟.其中,基于组建联盟的不同目的.范围联盟又可以分为技术联盟和营销联盟,而规模联盟可以分为最终产品联盟和产品部件联盟.战略联盟的不同类型和目的会影响联盟的绩效表现.此外,联盟特征和母公司特征也会对联盟绩效产生影响.其中联盟特征包括联盟组织方式、覆盖市场范围、合作企业数量和联盟成立时间;母公司特征包括组建联盟的各个合作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的情况,相对竞争地位.各自组建联盟的经历和经验,以及相互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技术联盟与创新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飞绒  陈劲 《科研管理》2010,31(2):9-17
摘要:技术联盟的快速增长适应了创新发展的趋势,即从孤立到结盟,从依靠内部资源到强化外部资源的获取。文章从技术联盟的概念由来出发,对技术联盟与创新关系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了技术联盟与创新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对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