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语气副词"毕竟"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包括语义方面的语义结构模式、语法意义、与相关句式的关系,还有语用功能方面的篇章功能、交际功能等。本文还对一些研究方法和观点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境──语义的信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语义是指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境的异化作用而使语言中某个词语产生异变的语义成分。本文借鉴西方语境论者的观点,从汉语语用角度对语义异变情况作些描写与分析,旨在超越传统的静态语义观,从动态语义方面来观察语义之现状,并企望有益于深化语义的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恰当地使用搭配利于有效交际的进行.我们不仅要培养交际能力,而且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在具体使用中实现有效交际.在进行语义选择时要将重点放在词汇搭配的典型性和受限程度上,同时要利用语料库中的语料获得一个交际时最合适的搭配,从而获得真实的语感,这样才有可能输出更符合语境的话语,达到最有效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语义韵的概念、分类及其研究方法,然后探讨了语义韵理论在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最后,建议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语义韵理论,帮助学习者提高语义韵感知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的测试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往往在语言结构、语法知识等方面所占比例过大,影响学生发展语言的交际能力。所以,改革英语测试方法,用真实材料把科学测试方法与交际测试方法相结合。根据所教内容、程度的不同,选择比例不同,交际测试部分的比例一定要大于科学测试部分。这种测试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把方向放在提高交际能力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德芳 《农村教育》2006,(7):111-113
近几年来,“交际”、“交际法”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一些专业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外语教师纷纷撰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发表看法和意见。毫无疑问.这些看法和意见对于活跃学术气氛、增进学术交流和改进外语教学是大有益处的。不少文章中的观点和看法的确能给人以启发。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文章一方面提出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交际法,另一方面其本身又对交际法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而且带有否定的倾向性。这里,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己这方面的学习体会和认识.就当前“交际法”讨论中的一些观点谈几点尚不成熟的看法,一并求教于学人。  相似文献   

7.
尹立 《文教资料》2006,(26):132-133
无连接词复合句是俄语中的一种特殊句法结构,具有特殊的结构和语义特点,在口语交际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将俄语修辞学理论中的口语语体理论与语用学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对无连接词复合句在口语交际中的使用情况、语义特点及联系手段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效果,促进俄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总体上看选择疑问句预设的研究是在预设理论的指导下,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对选择疑问句的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及其交际功能进行研究。选择疑问句语义预设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选择疑问句预设的五种常见表现形式和命题选项之间的对立、差异和相容三种语义关系两个方面。选择疑问句语用预设的研究包括交际者、意图、句子和语境四个方面。选择疑问句预设的交际功能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语言表达言简意赅,突出信息焦点,减轻交际者表述负担;二是使会话能够传达言外之意,含蓄委婉。增强说服力;三是从心理上诱导对方。增强话语表达效果.有助于实现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9.
零形回指是一种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上的多维限制,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衔接方式.并受到不同条件的语义和话语结构的制约作用。因此在跨语言交际时,应根据不同语言间存在的结构差异作适当的调整,以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使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能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九义”初中英语教材要教会学生的不仅是一点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步骤采用了“五步教学法”——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和巩固,而操练和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教师最难把握的两个环节。交际教学观点认为:操练是课堂上进行的人工机械训练,是一种假交际,  相似文献   

11.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2):108-108
1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2书写要合乎语法、保持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落. 4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语文应该教什么?著名学者郭志明在《江苏教教育研究》2010.7上撰文说,主要教以下置点:1.学生不懂的东西,教师要让学生懂;2.作品写作的技巧,教师要点拨;3.文本独特的亮点,教师要提醒。这个观点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与钱梦龙、魏书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共时层面上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语义、语法、语用相结合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动态词义与静态词义的关系,动态词义形成的语言条件(语音、语法和语义条件)和交际条件(语境要素和交际过程),以及根据科学交际和日常交际两种不同的语境形成的动态词义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4.
英文词语翻译与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对语义即语言或言语的意义进行分析,对语义的内容和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语言的理解和翻译的过程中,要全方位地理解原文的语义,同时要采用正确的技巧和方法翻译出准确的语言.语义研究为翻译操作提供了一个理论根据.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迭罗夫和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迭伦的观点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地。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罹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自己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性和死板性.要采用多样化、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对语义即语言或言语的意义进行分析,对语义的内容和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语言的理解和翻译的过程中,要全方位地理解原文的语义,同时要采用正确的技巧和方法翻译出准确的语言.语义研究为翻译操作提供了一个理论根据。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和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伦的观点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非语言声音是一种无固定语义却可以传递交际信息的声音,在外语课堂上起着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充分利用非语言声音和有声语言进行交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非语言声音在外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以及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对教师加紧学习和研究非语言声音并运用在课堂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交际法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特点入手,从教学法理论上分析其特殊性,在教法上提出来自实践的具体建议。针对书面语交际是本课程的核心这一事实,提出应用交际法教学时在指导思想上要明确两点要求:1、要把交际技能的训练重点放在商业活动的专业层面上;2、实际技能要与商业活动的目的、策略和技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一、心理语言学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启示 1.英语语言的特点 在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首先我们必须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才能将语言系统,包括课件及多种网上测试系统设计得较为完善,适应网上学习和实际交际的需要。英语语言本身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是:英语是语调语言,语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义,语调可以对语义起支配作用。单凭句型结构分析找出语义是不够的,语句结构(书面语言)与语调(口语语言)有不尽相同之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必须具有将句法结构和语调合为一体学习的机会,才能使语言在实际交际中更多地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20.
语境的理解与把握对语言的教与学至关重要,任何语言中语篇的含义都取决于特定语境的结构和内涵。现代英语教学中,要促成学生听、说、读、写、译及交际技能的有效训练与提高和英语综合能力社会化、交际化的语用目标,重视语境分析和语境识别是最为理性的答案与策略。语言行文的规律和词汇句子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决定的,语境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制约性作用而决定语言的形式和导致特定的语义,在形式上的、语法意义之外的上下文中的词语与意群之间以及整个语义场产生字里行间的特殊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