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今年暑期,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城市发现,奥数补习如火如茶,渐成“第三学期”。十多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奥”,怎么越禁越火了呢? 未上小学先补奥数,暑假变成“第三学期” 叫停奥数竞赛,取消奥数培训,严禁奥数成绩与招生挂钩。10余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不断出台“禁奥令”。今年7月初,北京市教委还重申,初中入学摸底考试禁考奥数。  相似文献   

2.
从神童选拔到全民补习“奥数”。全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初被引入中国时是一种选拔智力超常儿童的工具。这些儿童往往具有成为数学家的潜质;近年来.社会猛烈炒作小升初联考中有20分的“奥数”题.家长为了子女在小升初考试中占有优势。不顾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纷纷为孩子报“奥数班”.不少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上了“奥数”班,出现了“全民奥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宕子 《教书育人》2009,(7):26-26
近日,广州市奥校等机构开始招生报名,又引发新一轮的奥校热。为何奥数这样热?原来民校小升初考试在即,不少家长把奥数作为择校利器。然而奥数对学生智力是否有用?教师和家长却莫衷一是。由于曾经热爱数学——不过,却从未参加过什么奥数培训班,也没请过什么奥数家教——笔者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杨东平教授对“奥数”的攻击;然而,理智却告诉我,杨东平教授关于“奥数教育”的言论确实不无道理——“奥数教育”之害,的确甚于“黄赌毒”。  相似文献   

4.
近日,广州市奥校等机构开始招生报名,又引发新一轮的奥校热。为何奥数这样热?原来民校小升初考试在即,不少家长把奥数作为择校利器。然而奥数对学生智力是否有用?教师和家长却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5.
“奥数”是京城小学生和家长的热门词汇。据了解,全币超过50%的小学里,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在学习奥数。部分小学生在奥数学习中开启了智慧,有的还因奥数成绩优异在“小升初”中获益。随着目前初中校招生工作即将启动,奥数受到新一轮的追捧。但是,专家认为,奥数并非每个孩子适合。  相似文献   

6.
目前,教育部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治理"奥数",缓解升学压力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强调,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斩断"奥数"与招生挂钩的利益链。2013年5月16日《中国广播网》李小姐的妹妹是今年"小升初"大军中的一员。虽然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对奥数下达了禁止令,但她一直也没有间断奥数学习。前段时间,妹妹陆续参加了共建班和个别学校的入学考试,发现十分之一的题  相似文献   

7.
暑假还没开始,各种名目的辅导班就开始粉墨登场了.家长们一般都经不起诱惑,纷纷掏钱买单.报一门者有之,报两门、三门者亦为数不少.报名最火爆的当数奥数辅导班了,因为据说奥数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升初.笔者估计,大约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报了所在校组织的奥数辅导班.  相似文献   

8.
百家看点     
《师道》2011,(4):60
大学数学老师考奥数仅56分由61位社会各界读者参与的奥数体验考试成绩2月28日出炉,6名参加考试的中学、大学老师没有一人上及格线。61人的平均成绩仅28.80分。其中,大学数学老师得分56分。(见《华商报》)本次体验考试聘请教学专家,综合西安市一些名校2009年、2010年的"小升初"奥数考试试卷,专门出了一套难度适中的百分制模拟试题,其中选择题5个,填空题  相似文献   

9.
周大平 《教育》2009,(7):22-23
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博客中对当今大面积覆盖中小学教育的“奥数班”、堂而皇之地绑架大多数学生的“奥数热”予以的非常声讨,勾起了社会关于奥数是非的又一波争论。从20世纪90年代末“小升初”规则改统一考试为电脑派位时起,如影随行的“奥数热”竟一路发展到而令如此火爆的程度,谁都会感慨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10.
我是在五年级的时候转来北京读书的,一到这里就感受到了学习气氛的极大的不同。什么奥数、剑桥、作文、公共英语等五花八门的初习班铺天盖地,什么小升初竞争多么激烈,妈妈顿时被这阵势唬住了,也急忙把我赶进了这个行列,这对轻松度过四年小学生活的我来说,简直从天上掉到了地上。  相似文献   

11.
新华 《成才之路》2009,(26):I0013-I0013
已背离初衷、演化为名校敲门砖的奥数,使无数学生和家长不得不付出大量心血。成都叫停奥数.决心很大,勇气可嘉,但愿能有禁则止。成都市将用一年的时间,分批分类、彻底整治“奥数难题”。近日,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如此表示。日前,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普九教育一处处长何荣则向媒体透露,“整治奥数”基本方案已有眉目。  相似文献   

12.
杨东平 《生活教育》2012,(19):11-12
临近开学,北京上空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意外地刮起了一场围剿奥数的风暴。这次风暴是由8月18日CCTV新闻频道的奥数报道引起的,此后,每天播发揭露奥数的新闻不止,来势不可谓不大。说起来,近年来社会对奥数的批判讨伐从未停息过。2008年我曾发表过一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博文,引起轩然大波,也只是媒体上热闹。奥数打而不倒、愈演愈烈,已经形成巨大的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汇》2012,(9):14-14
有报道说,广州名校办民校的“大联盟”、“小联盟”小升初考试占分最多的数学卷上,随处可见“奥数”的身影,把一些未上过相关课程的考生都难倒了。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日前再次发布通知,禁止把奥数与"小升初"挂钩。然而,面对禁令,很多家长的反应竟然是不知所措,不喜反忧。"奥数确实很不好,可是奥数再不好也比拼爹好。"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黄先生说。与黄先生持有同样看法的人很多。(9月10日《现代快报》)奥数,这种被一些教育界人士指为专门为难学生,让孩子对学习数学甚至是对上学都失去兴趣的学科赛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质疑归质疑,当国家和地方的教育部门出台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今年六月份就是我冲刺的时刻,我真希望能考入重点中学。大人们都说:“现在升学考试比高考还难!小学生的负担更重了。”谁都想在“小升初”考试中胜出,我也不例外。为了能让我考上,爸爸妈妈竭尽全力,什么作文、奥数、英语……安排得一样也不漏。妈妈消息最灵通,只要有补习班,不管是什么内容,总要我去学习。爸爸只要听到报名两字,跑得可比兔子还快。为了听课,双休日也向我招手说再见了。星期六上午学校上课;下午辅导班学习写作;晚上还要上奥数课。星期日更别提了,上午、下午奔向数学教室;晚上走进学英语的大门。除了双…  相似文献   

16.
《新教育(吉林)》2009,(3):64-64
成都叫停奥数,决心很大,勇气可嘉,但愿能有禁则止。7月2日,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表示,成都市将用一年的时间,分批分类、彻底整治“奥数难题”。7日上午,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普九教育一处处长何荣则向媒体透露,“整治奥数”基本方案已有眉目。其中涉及教师、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研机构,以及测试试题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将尽快出台。  相似文献   

17.
按年龄排列,家里爸爸是老大,妈妈是老二,我是老三,养了一年多的猫咪是老四,而新买的车就是老五.它今天来到这个家庭.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西塘咖啡厅参加一场围棋比赛,然后要去师大上奥数课.中午,一辆深灰色的轿车停在西塘咖啡厅门口,它鸣着喇叭叫住刚从围棋比赛场走出来的我.啊,是爸爸带着"小五"来接我!我坐着专车从围棋比赛转入奥数王国,真是要乐飞了~~YA,HOO!  相似文献   

18.
罗牧言 《师道》2011,(5):29-30
“老师,这个假期我可累死了,整天都在学奥数,学得头昏脑胀的。”“老师,我妈妈让我参加奥数培训。我去不去呀?”新学期一开学,许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说起奥数的话题。当前,由于高一级学校要选拔学生,因此奥数成为家长和学生绕不开的话题。那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热捧的奥数教学,在孩子心中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国学启蒙班、“小升初”国学启航班、“新中(高)考”文言文提高班……据《北京晚报》报道,去年寒假,高考分值即将调高的语文学科,在课外辅导班里身价倍增。有评论者担心,在高考指挥棒下,语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奥数”?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招生季,牵动千家万户的小升初招生大幕又将开启。与往年不同的是,教育部在学期伊始就作出部署,要求各地"规范入学秩序,实行‘阳光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斩断‘奥数’与招生挂钩的利益链";浙江省教育厅更在此前发布了新规,禁止所有的初中学校在招生中"进行任何形式的、与入学相关的学科知识笔试和面试"。如果相关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小升初招生考试的毒瘤就能够得到彻底的清除,素质教育将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饱受学业重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