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各类化学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法进行的化学实验很多,但操作中。所用小型容器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烧瓶等在水浴加热时,常因容器中所盛药品少,浴液浮力大而造成容器倾斜甚至倾倒,给实验操作带来极大不便.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自制一种简易可行的固定装置,取得较好效果,取三片金属薄片(铁、铝片均可),固定如图1,对采用水浴加热的容器,不论是试管、锥形瓶、烧杯等均可按照容器形状不同,折弯成不同形状的固定支架,放于水浴液…  相似文献   

2.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及高级中学化学课本中,银镜实验一般都是水浴加热,并要在有较大试剂量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且操作比较麻烦。本文提出的一种少剂量,不需加热,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银镜实验。1 改进后的银镜实验 1.试管的处理 在以往的银镜反应中,试管的净化处理极重要,而且处理步骤繁琐。而本方法中试管处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200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大大增加了实验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着对几例实验做了改进,更便于实验教学. 1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本实验在要鉴定的组织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后,可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直接加热,并注意安全,防止溶液冲出试管伤人.这样省去了用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浴加热的麻烦,实验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有机化学教材中,有下列几个实验需要水浴加热,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如附表所示。 对以上几个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传统的方法都是用烧杯盛半杯水,并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费时较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点改进,除4外(该实验要用3支试管进行对比实验),都可以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无不与化学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所占的分值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重视基本操作的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从初中即已开始训练,但很多高中学生的基本操作习惯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加热时试管夹不知夹在何处,手拿试管夹时拇指摁住短柄,试管倾斜角度不对,试管不会振荡等.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操作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学生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常出现一些错误 ,现列举如下 :1、试管的持拿操作 ,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左手握住试管的中下部 ,这样不便于观察试管内药品量的多少。2、取用块状固体入试管内时 ,试管直立 ,这样很容易打碎试管底部。3、倾倒液体时 ,标签没有对准手心 ,试剂瓶盖没有倒放在桌面上。4、用量筒量取液体时 ,量筒没有放平 ,视线往往在凹液面的上方 (或下方 ) ,量出液体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大 (…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2页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用10ml量筒取2mlNaOH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在该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实验故障型例1 某同学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破裂了,试分析可能有的原因. 分析:试管是玻璃仪器,是化学实验中具有多种用途的仪器之一,但它易破碎,许多不当的操作都可能导致试管破裂,应从实验基本操作和本实验的特殊情况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 2 0 0 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 ,与旧教材相比 ,大大增加了实验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试着对几例实验做了改进 ,更便于实验教学。1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本实验在要鉴定的组织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后 ,可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直接加热 ,并注意安全 ,防止溶液冲出试管伤人。这样省去了用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浴加热的麻烦 ,实验效果也很好。2 观察植物的胞质流动本实验用的材料是黑藻 ,制片时须用生命力旺盛的部分 ,制好装片后 ,要放在日光灯上照射十几分钟 ,或者在载玻片上滴加温水 ,最好直接用双目镜 ,因为…  相似文献   

10.
一、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掌握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纪录、实验报告、数据处理、总结规律等方法,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二、上好实验课,科学地培养学生能力1.在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1)明确教学大纲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要求。大纲和课本所规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熟悉使用常见实验仪器的技能,试剂的取用,加热,过滤,蒸发,萃取等基本操作技能;制取某些物质的技能;鉴别气体和离子的技能;学会一些简单的定量实验的操作技能。只有明确了大纲和课本对实验操作的具体要求,才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2)注意演示实验的示范性。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做到操作准确、规范,不能做一些不规范操作。如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物不用纸槽,试管加热不用试管夹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单摆装置测重力加速度时摆球易进行圆锥摆运动,且容易由实验操作者操作不当引入计时不准、计数差错的人为误差.文中利用试管夹装置避免了摆球进行圆锥摆运动,利用数字毫秒计计时计数减小人为误差,以及长时间实验带来的实验环境引入的误差.这样不仅能减小误差,而且能够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义务教育教材《化学》中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由于锌粒和稀硫酸的用量较少,学生操作不熟练,检验H2纯度的操作停留时间较长,造成氢气量不足,影响点燃和还原CuO性质的实验,中途又要重新加药品,验纯、点燃和还原CuO,实验效果不佳,成功率较低,影响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为此,笔者进行如下改进的尝试,与同行共同探讨。1实验装置的改进实验装置见图1。2实验操作a.把试管、单孔橡皮塞、胶皮管、导气管、Y形管、止水夹按图1连接好,关闭止水夹m2,打开止水夹m1进行气密性检查;b.在试管A中加入锌粒与稀硫酸后,仍然关闭…  相似文献   

13.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氮气和甲烷气体的装置,属同一类型,都是用固体和固体通过加热制取气体的。固体反应通过干燥和研细之后放在大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管口向下稍微倾斜。在化学实验中,这个实验并不难做,但大试管往往烧破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课常上虽然再三给学生讲要爱惜药品,爱护仪器。但一节课下来,各组实验总是大多数试管都被烧破。我们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讨,现叙述如下与同行们共商。 第一种,凡属玻璃仪器加热时炸裂,原因多为受热不均匀。若在大试管加热的部位外均匀地缠上一层细金属丝,因金属导热性能一般都很好。然后再用酒精灯使之稍微均匀受热后,便固定加热。效果很好,长时间加热,试管也不破裂。实际操作时可用一根铜丝(直径约0.5—0.8mm)绕在大试管上,不用任何工具,简单易行。绕一次的铜丝保存下来,可供长期使用。废导线中的铜丝即可利用。按上述操作,在做制取氧气和制取氧气的演试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几乎不再烧破试管,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机化学实验》中“氨的制备和喷泉实验装置”易造成试管破裂、操作不便、且实验现象不明显等缺陷,提出采用水浴加热,用注射器代替滴管、支管烧瓶代替圆底烧瓶等改进措施,实验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5.
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第5步在三支试管中滴入1~2滴碘液,然后摇匀。按实验原理推断冰水和沸水浴中的试管都应变蓝色。而实际实验现象只有冰水中的试管变蓝,而温水浴和沸水浴中的试管不变蓝色,实验失败。经过查阅资料后将实验略加改动:在实验第4步结束后将沸水浴中的试管冷却后再加入碘液,实验能获成功。这说明碘与淀粉反应受温度的影响,下面本人设计了实验探索温度对淀粉与碘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氢气还原氧化钢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应很好掌握实验操作与现象。一、操作要领1.实验装置在装配反应装置时,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同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且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操作通氢气点黑色CUO变成红色燃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固体冷却后.停止加热撤去导气管停止通氢气。以上操作步骤可简化为“一通二‘点三摄四停”;又可形象地比喻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领还可以用下列口诀概括:取出少量氧化铜,装入…  相似文献   

17.
在上"化学反应速率"时,我做了一个"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演示实验。课本上关于这一实验的内容如下:"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mL4%的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再向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洗涤剂,将其中一支试管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我没有按照课本的要求演示实验,在加热试管时我用了酒精灯,而不是用水浴。一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必须做好实验。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但现阶段我们有些教师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一、不熟练,不规范,错误操作屡屡出现 有的老师由于操作准备不足,点燃酒精灯未带火柴;给试管加热忘带试管夹,手脚发抖;语言叙述混乱,言行不一致等。有的老师用嘴吹灭酒精灯;溶解固体时用玻璃棒捅破试管;大姆指摁在夹持试管的短柄上;在闻氯气气味时,凑到瓶口附近而引起咳嗽、不适,造成不必要的后果等等,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是我国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之一。因此,二氧化硫性质实验中的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化学教学工作者。笔者在教学中,对该实验做了探索和改进,具体措施如下。1多用试管夹的自制形同实验室常用试管夹,在试管夹的长柄上根据需要多安装几个短柄,就得到多用试管夹。如图1所示。2实验步骤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按图2所示相应仪器内盛装相关药品连接好装置。b.关闭止水夹456,打开止水夹23,再打开止水夹1移动细铜丝将拴着开小孔且盛装固体Na2SO3的塑料小瓶放入硫酸中,立即关闭止水夹1,这时将有SO…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习惯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和品德所必需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1 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1 1 实验操作不规范学生对基本操作重视不够和实验不规范是比较普遍的。实验过程中有许多不好的习惯。例如 :药匙用毕后没有立即擦洗干净 ;胶头滴管取用药品没有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 ,使药品流入胶头滴管造成药品的污染和胶头的腐蚀。废液废物没有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 ,实验课上完以后 ,遍地是水 ,实验台上水渍斑斑 ,纸屑、火柴梗随便仍。1 2 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