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时而是一位慈母,时而是一位严师,所以班主任工作既辛苦又责任重大。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对待他们要有一套独特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霞 《甘肃教育》2020,(6):53-53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了解、研究班上每个孩子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精心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表现自己、施展才能、得到鼓励的机会,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一、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耐心抓常规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在教学中要时刻牢记。笔者现在所教的班是由一年级跟班升入二年级的,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为我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宋玉华 《山东教育》2012,(Z4):30-31
心有学生天地宽,教育学生,就要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从教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尤其是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以来,更是感触颇深。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尚处于"雏形",三令五申起到的效果也不是那么让人称心,经常是今天你提醒了,就会好个一两天,一时不提醒,就全忘到九霄云外了。为了能更好地抓典型,给学生起到警示效果,促进班级管  相似文献   

5.
我当了二十年初中班主任,工作很出色。经过自己的不断学习、摸索和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1.做慈母,当严父,交朋友。作为班主任,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就应把学生当成亲人和朋友,平等友好地对待他们,真心地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人格。七年级时,由于学生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各方面都未适应,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教育者、指导者。适学年龄的学生,尤其是中学到大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但远不够稳定;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远不够成熟;他们自尊、自信,但又很敏感,逆反心理较强,容易自卑;他们热爱生活,渴望被理解,渴望交朋友。针对这个年龄的特点,班主任应做到:一方面,对学生要严格管理,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传授知识于他们,这里体现了班主任的"严师"角色;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培养他们个人素质、道德修养,这里表现出"慈母"的角色。最后一方面,对学生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理解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可以信赖的,是真诚地为他们好,是可以交换意见的,这里体现了班主任的"朋友"角色。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往往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班妈,这说明了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和爱戴,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赏识学生;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让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偶然一个机会,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位全职父亲利用赏识教育使自己的儿子戒掉了网隐,上高中的儿子每天沉迷于上网打游戏,很少按时回家,就更谈不上学习了,开始父亲使用暴力,每次就是狠狠地打儿子一顿,后来儿子居  相似文献   

8.
教师无数次的强调,才能使一名学生改掉一个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要不厌其烦。鼓励会使孩子学会自信,认可会让孩子学会自爱,本着这一原则,教师要学会做"伯乐",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每一天他们都会有点滴进步。  相似文献   

9.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每个初入学的孩子来到学校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在这里,班主任就是班级这个大家庭里爱的传递着。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全面地爱学生,始终用爱去关爱学生,始终用欣喜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和关怀,努力把班级营造成一个爱的家园。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对刚刚开始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而,班主任要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用他们喜爱和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他们,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能够较好地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比如,有的学生特别淘气,爱打打闹闹地玩,…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要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其限期改正。也许有人觉得一年级班主任很累、很烦,但笔者却觉得教一年级是个享受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笔者的班主任工作是这么开展的。  相似文献   

11.
孩子一入学,一个复杂的人事环境就出现在他们面前。在集体中他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一个问题摆出来了,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首先,我们应找出这个问题的困难所在:一是孩子不能迅速摆脱幼儿园、学前班的影响;二是与独生子女优势并生的心理障碍,仅是这一点,就使人怀疑孩子能否按班主任的意图过好班级生活。更何况,还有来自家庭、社会等其它障碍呢。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艰巨性,从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一、培养他们心中有他人一年级学生自我中心色彩很浓,这保留了婴…  相似文献   

12.
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笔者,就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新上任的班主任,学校要求在开学的一个月内对班内所有的孩子进行一次家访。一开始,笔者并不明白学校这一安排的用意究竟为何。在随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笔者逐渐体会到,作为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的家庭,走近他们的生活,亲身体验孩子成长的环境,才能真正去了解孩子,才能建立促进家校沟通的桥梁,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各项能力。下面笔者就一名学生的转变过程来说明家访对单亲孩子融入班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初登教坛的青年教师,虽然我缺少成熟老练和实践经验,但我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既做学生的师长又做兄长,经过努力,使一个全校有名的差班出现了新的面貌。作为一个班主任,首先要爱护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学生是思想单纯,有鲜明个性特点的青年。忽略这一特点,对学生冷淡厌恶漠然无情,是班主任工作所不能容许的。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象爱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班主任,教小学二年级,还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孩子的母亲。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方面,我是这样想的:孩子的责任心不是天生的,要靠大人教会他们,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靠大人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  相似文献   

15.
郭天玲 《教师》2014,(27):121-121
正心理学教授杨凤池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许多值得表扬的地方。他们偶尔会做错事,但这正是个体生命成长、向前发展的必经过程,他们需要有好的指引,这时正确的表扬和批评就能成为一个推动力,使得他们的潜能、求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施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面对个性差异极大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积极鼓励他们努力向上,从而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呢?本文结合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1.平等地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要爱每一位学生。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刚接手这个班  相似文献   

16.
我想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一样,要真诚实意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学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面对,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争取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7.
《海南教育》2013,(6):82-82
<正>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则像一家之主。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一直告诫自己,对待学生不能只是发号施令,而是要像父母那样关心、爱护他们,尽早实现情感的传递、心与心的交流,营造出师生和谐相处的氛围。要做到这一点,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自己事事处处要有心。一、班主任应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人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优秀班主任对学校、对班级、对学生应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能真心热爱自己接  相似文献   

18.
申小晓 《甘肃教育》2014,(20):37-37
正高三年级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终点,也是他们即将跨入新生活的起点。作为高三年级管理者和策划者的班主任,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要做的工作既多又复杂,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更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制订明确目标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知己知彼,对整个班级学生的个性、学习成绩都应该了如指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确定各自的奋斗目标。在一个班级中,始终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  相似文献   

19.
徐志雯 《上海教育》2011,(20):58-58
小学班主任是每天都在做琐碎小事的教育工作者,教会学生听课,督促学生守秩序,提醒学生互相礼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然而,就是这些平凡的小事使得班主任工作又极富挑战性。天真的孩子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作为,想到啥就干啥,大多数时候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一张纸巾掉在了地上,走过去的孩子都能看见却没有一个愿意弯腰去拾起,他们认为纸巾不是自己丢的不用捡;走廊上快速奔跑的孩子撞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记得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候,班里有一个男孩,由于父母离异,他从小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使这个七八岁的孩子不像其他的孩子那么天真活泼,平时上课总爱独坐在一边发呆,好像有什么事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