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鸣 《新闻三昧》2006,(5):42-42
时下,令办报人最头疼的是会议报道,尤其是岁末年首各种专门性会议接连不断。有的会议为了容易见报,强拉硬拽领导人到会讲话,记者们明明知道这种讲话质量不高,没有什么新内容,又非报道不可,于是只好装腔作势地写成某某领导强调指出,最后又强调指出如何如何。结果,报道刊登之后,出现谁写谁看,写哪个专门会议哪个部门看的尴尬局面。怎样报道会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重要的会议报道不仅要报道,而且还要报道好,一般性的会议要跳出会议写报道,功夫下在发现新闻上。老练的记者,采写领导人的讲话,并不是只盯在现成的讲话稿,而是特别留…  相似文献   

2.
刘国华 《记者摇篮》2008,(10):12-13
会议报道是党报报道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会议更是如此。有的会议召开本身就是重要新闻;有的会议富含重要内容;有的会议参会人员令人关注;有的会议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等等不一而足。纵观目前我们的党报会议报道,普遍不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会议报道形式几乎成了千篇一律的“程序”他文章。  相似文献   

3.
会议新闻是一种常见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多年来我们看到有的记者能够从会议本身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有的能发现热点问题,更多的报道仍流于形式,将会议新闻做成了图像版的"会议纪要"。那么做好会议新闻报道是否有方法呢?本文作者根据实际工作列举了可操作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会议报道是一种基本的新闻形式,在报纸上会经常出现.如果记者在采写会议报道时只在一堆会议材料上勾勾划划,改头换面,轻车熟路地凑成一篇"消息",很容易落入俗套,还会引起读者的腻烦.如何让会议消息"鲜活"起来,使其变得信息丰富又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刘革 《新闻天地》2002,(8):48-48
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作出了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英明决策,而且提出会议新闻报道应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力戒空泛和一般化,篇幅要尽量简短。这也给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议新闻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对如何进行会议新闻改革,报纸媒体尤其是党报对此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和尝试,有的对会议报道采取了能压缩就压缩能精  相似文献   

6.
每天,翻开报纸,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会议新闻。它已成为宣传和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传送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新信息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如果我们逢会就报,报道方式又是老套路,势必把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套话、空话和长长的名单之中。读者不感兴趣。其指导性也就大大削弱了。那么,会议报道到底如何改?首先。不能“有会必报”。会议能否成为新闻,关键在于会议内容有无新闻价值。有的会议,如“两会”、“党代会”等重大政治性会议,不论其开会本身还是会议内容都有新闻价值。而有的会议,如工作例会,专业会议等,开会本身也许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不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7.
会议报道是新闻"金矿"之一,政府诸多惠民政策、决策、部署和行动等大都通过大小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这些关系到民生的信息,就是新闻记者要捕捉的重要新闻。然而,许多新闻记者并未遵循新闻规律,在报道会议新闻时,千个会议,一张脸孔,形成了固定模式,如×月×日召开××会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上的会议新闻过多过滥,报道手段、报道形式又单调俗套,广大受众叫苦不迭,甚为反感。因此,改进会议新闻的报道,让会议报道摆脱俗套已成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和亿万受众的共同心声。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更应该改变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在报道角度、标题拟定、导语、主体写作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使会议新闻耐看,观众愿意看,使会议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经得起考验。  相似文献   

9.
不少新闻采编人员认为,会议报道是上级的要求,是一种负担,报道会议属于无奈;会议报道是模式化、程序化报道的同义词,枯燥无味,翻不出新花样;开会是官方活动,与老百姓关系不大,花再大力气搞出来的报道也不会引起受众的关注等等.  相似文献   

10.
写好会议新闻,必须认真寻找新闻点,新闻性不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在会议报道中,即使循规蹈矩,按照常规进行报道,也需要找寻自己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任务,而实际工作中,政策信息的获得多来自于各类会议。因此,会议报道便成为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说,观众对政策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从这个角度讲,会议信息本应受到欢迎。但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冗长低质的会议报道使观众产生厌烦情绪,看会议报道不是主动获取,而是被动接受,既容易影响政策信息的传递效果,又会使新闻节目的公众形象大打折扣。因此,改革会议报道,增强其可视性,是十分必要的。新闻写作无定法,求新求变才能赋予新闻以生命  相似文献   

12.
在党报的新闻报道中,会议报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会议是党和政府上情下达、交流情况、研究问题、分析形势、总结经验的重要手段,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议报道做的好不好,不仅直接关系到受众的需求能否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也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否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3.
会议报道在地方台新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搞好会议报道无疑对提高新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进会议报道喊了多年,但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改进会议报道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一、在选材上突破,突出重要,切忌笔墨用匀我们有的记者似乎吃惯了等食,参加会议,不是安下  相似文献   

14.
黄跃鹏 《新闻窗》2007,(1):19-20
根据《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解释,会议新闻是“以具有新闻价值的会议及内容为对象的报道。会议的议题、讨论情况、达成的协议,往往是报道的主体。特别重要的会议,讨论议题的过程,也是人们关心的重要事实,因此也可以成为报道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方便工作,如今很多媒体都对记者进行分线,有的记者就被分配专门跑会议。老是听会、写会,时间一长这些记者往往形成了固定的会议报道模式:导语部分、何时何地召开何会;主体部分,某某领导出席并讲话,领导说、领导指出、领导强调等等;结尾部分,某某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什么决定或者会议号召云云。这样的会议消  相似文献   

16.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从会议上千辛万苦抓回的新闻,常常被一成不变的写作手法和报道方式破坏得毫无价值。“老面孔没看头”,记者应当千方百计防止将会议中获得的新闻淹没在死板的形式里。 体裁要广泛 会议开幕发消息、中间搞专访、闭幕再发消息的报道方式在不少报社已成为固定模式,除消息和专访外,在体裁的选择上,似乎是“江郎才尽”了。 报道会议应当广泛运用各种新闻体裁。专访、特写、花絮、随笔、侧记等体裁并非与会议无缘。我们在读各种大报小报时注意到搞得比较活、读者爱看的会议报道。在体裁的运用上都是  相似文献   

18.
王珊珊 《新闻窗》2011,(4):59-59
时政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要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如会议新闻等,很容易给人以千篇一面的感觉。从读者来说,容易造成阅读疲惫和乏味;从记者来说,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学中,新闻体裁没有“会议报道”或“会议消息”、“会议新闻”一类,倒是在《书学》中找到“会议纪要”一词。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会场的画面和会议的内容,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类新闻称之为会议报道或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20.
何学元 《新闻界》2003,(1):63-63
会议报道历来是令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读者怕看会议报道,报纸怕用会议报道,记者通讯员怕写会议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想到要求记者、通讯员少参加会议,少写会议报道,主张多下基层。然而实践证明这是很困难的。道理很简单,作为党委机关报,党委开会记者不参加不行,记者、通讯员参加了会议,不写报道也不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从会议报道写作的程式化开刀,既深入会议,又跳出会议,寻找新的视角,新的亮点,用“神来之笔”写出有精气神的会议报道,从不同角度满足报纸、编辑、读者的需要。抓住一个精彩场面。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