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教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材中的例题当前已备受关注,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或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素材,确定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但“练习”这个占数学教学三分之一或许更多比重的部分却往往备受冷落,教师要么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显得简单化;要么一味强调重组创新,刻意追求标新立异,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显示出很大的随意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练习活动中如何依据学生的思维,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加工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孔香俊 《考试周刊》2013,(87):57-58
数学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要吃透教材,既要尊重教材的思路与意图,又要挖掘和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合理制定三维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并巧妙地处理;要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最好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适合,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就需要教师重组教材,设计适合孩子的练习;梳理提炼,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把握契机,开展适合孩子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有效性学习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的核心资源.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研读教材、运用教材,也要重组教材、开发教材、拓展延伸教材.既要立足教材、洞悉教材主旨,也要立足主体、超越教材主旨.切实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此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相似文献   

5.
创新思维在数学教材中的渗透仅仅是数学教材的一个侧面,分析、研究教材的整体思路,能够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高屋建瓴.  相似文献   

6.
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打破教学常规,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善于适时布置超前任务,让学生将问题带入生活.课堂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可以适当处理教材,重组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7.
谈丽萍 《考试周刊》2010,(8):230-230
教师认真研读教学用书,是备好课的基础。教材只是一种基本教学思路的预设,任何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所以再好的教材有时候也需要重组。于是我在重组数学教材方面作了一点尝试.我觉得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思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点,以核心知识点为主线,把各个分散的知识点重新组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材,因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提出了教学的目标.而教材所蕴含的真实意图隐藏于文本中,同时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秩序不一定适合课堂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或创新地使用.教师该如何挖掘教材真正的意图,以及如何重组、创新地使用教材等方面,本文从实际的教学案例给予阐释.教材对教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比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意图的理解.再比如,教师改变了传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跳出教材这个范本的“围墙”教数学,就是对数学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应该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对教材进行优化重组,更重要的是掌握跳出范本“围墙”的方法.一、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素材,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开放性素材意义如同儿童搭积木:孩子在房间里找到了若干块积木——这是发现问题;用这些积木能搭成什么呢?——这是提出问题.数学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先发现数学条件,再选择有效条件进行重组,构成一定的数量关系,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的过程.而可供选择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要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使数学教材向"学生学数学之素材"转变.本文从素材重建,使教材更"生活化";结构重组,使教材更"系统化"拓展空间,使教材更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等方面探讨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在对比中感知地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丰富多彩的课堂,使之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重组教材的过程,即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具体教学实际重新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师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而最大限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材的开发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与开发,从而保证课程教材的教学效益最大化,推动学生的数学修养全面发展。教材的整合重组与开发是基于原有教材的基本知识体系,教师对教材进行的补充调整,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需求进行教材的改变,使得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课程资源中公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基本的并且政策性很强的特殊课程资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依然有着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深度开发途径主要有发挥教科书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增添、重组教材内容;精选教学用具,深化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教材是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也是重要的教学依据,怎样针对课堂教学并提高其有效性,是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的.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掌握和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并认真研读,吃透教材,才能把教材运用的更好,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自如的发挥.挥洒自如.由于初中数学是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必须要结合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灵活合理的重组教材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一套直观、丰富的教学材料,从而满足数学教学的需要.此外,作为数学教师也应充分的发挥出课堂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STEM教育理念是近年兴起的用于跨学科教学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数学、技术、工程、科学四门主要基本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汉诺塔作为一款经典的数学益智类的教学活动器具,常在数学教材或者教学中使用.利用STEM教学理念为构建汉诺塔游戏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文娣 《教师》2014,(35):48-49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于例题的讲解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思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枢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例题讲解,能够加强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对该类型习题的解题能力.由此看来,例题教学对于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数学教学除了应遵循一般教育学的原则外,还要遵循数学教学的特殊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严谨性和量力性相结合原则.那么,在中学教学中应如何贯彻此原则呢?第一,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和教材严谨性的要求;第二,要遵循一般的逻辑要求,做到概念清楚、语言准确、思考缜密、推理有据、思路清晰;第三,要有适当的梯度.  相似文献   

18.
调整备课思路 教师要调整备课思路,把数学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数学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这是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必要前提.要改变只信数学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新课程数学教学的目标意识,它的最大特点不是单纯教教材,而是活用教材,通过设计  相似文献   

19.
庞梅 《考试周刊》2013,(57):71-71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要吃透教材,既尊重教材的思路与意图,又挖掘和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重视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张卫星 《河北教育》2011,(10):34-35
一道“几倍多几”的测试题竟然错误百出,究其原因是笔者只关注教材的教学思路,却忽视了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宽。经过分析与补救,笔者突然顿悟:用教材教是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其策略有:认识教材——备出高质量的课;活用教材——让课堂更有效;审视教材——让课堂更简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