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敦煌神韵     
敦煌,古称沙洲,是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汉武帝时设敦煌郡,唐朝时期形成灿烂的敦煌文化。甘肃风景,敦煌最绝。游莫高窟,登鸣沙山,览月牙泉,漫步阳关,玉门关遗址,观雅丹地貌,你能感受到神奇瑰丽、绝妙精美的敦煌风韵。莫高窟在敦煌城区东南约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是我国四大著名古窟之一。它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这一年,乐樽和尚云游至此,正值黄昏,夕阳的余辉照耀着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发出金光万道。“三危金光”,使他产生了千佛出现的幻觉,于是他便开凿了莫高窟(也称千佛洞)的第一个洞窟。此后历代不断开凿,到唐代…  相似文献   

2.
沙之聚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 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之城。  相似文献   

3.
沙之聚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鸣鸣行鸣响。伴随月牙泉汨汨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之城。  相似文献   

4.
沙之聚     
正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地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  相似文献   

5.
敦煌印象     
东丰 《初中生辅导》2008,(Z4):78-80
敦煌是一个很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那里有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我曾因参加一次学术会议而有幸去了一次慕名已久的敦煌。敦煌之旅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难忘印象。"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曾经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边关重镇。敦煌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还因为那里有莫高窟中的藏经洞,沙鸣山和月牙泉。  相似文献   

6.
沙之聚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之城。血红的夕阳隐去山后,天空纯金一般烁亮。鸣沙山从尘埃中静静显露,眼前一片混沌的金黄。天低了地窄了原野消失大海沉没,唯有这  相似文献   

7.
敦煌文书是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发现的4~11世纪的纸质写本和印本文献,1900年道士王元箓发现于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又称敦煌遗书。20世纪之初,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使它成为世界的焦点,被世人所瞩目。藏经洞即今敦煌莫高窟第17号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距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的宕泉(今名大泉)西侧的鸣沙山崖壁上。莫高窟现存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00多个。在这些洞窟中,最早的有公元4世纪前  相似文献   

8.
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和表哥从广州坐火车,一路奔腾向西北,出游西安、敦煌。到了敦煌,我们首先找地方住下来。敦煌是一座古都,有许多名胜古迹,尤其是月牙泉,海内外的游客都称赞它是沙漠中的一盏明灯、一轮月  相似文献   

9.
走近莫高窟     
一提到大西北,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一定是敎煌莫高窟。公元336年,一位名叫乐傳的和尚从中原西行至敦煌,忽见三危山万道金光,如现万佛。于是,他决定在此修行,便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用于坐禅修行。不久,一个叫法良的和尚从东方来到这里,在乐傅的神窟旁又开凿了一个洞窟,就此,莫高窟拉开了序幕。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的盛名来自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簏的崖壁上。  相似文献   

10.
河西石窟中敦煌莫高窟规模最大,它与其他中小石窟都处在丝绸之路上,有共同的渊源。研究莫高窟石窟艺术时,对于河西其他石窟的研究也是必要的。本文研讨河西北朝中心柱窟的窟形和演变等问题。河西又称河西走廓,一直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陆上主要通道。佛教沿着这条通道传入我国内地。河西石窟共有17处,由西向东,敦煌附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及南湖店石窟、肃北  相似文献   

11.
在我七岁的时候,我来到敦煌市的鸣沙山游玩。鸣沙山非常有名气,它和月牙泉、莫高窟成为敦煌的三大奇迹。鸣沙山是由很多细沙形成,有趣的是,它的细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当我滑沙时,沙子发出很大的响声。我在鸣沙山玩得很开心,鸣沙山真美啊!美丽的鸣沙山$甘肃兰州市铁  相似文献   

12.
金秋十月,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西部之旅”,先后游览了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雪山天池和葡萄沟。我们被这美丽的异域风情深深地吸引住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神奇美丽的月牙泉。  相似文献   

13.
在敦煌鸣沙山东边的断崖上,有一座南北长约1600米的“墙壁上的美术馆”,它就是著名的佛教艺术殿堂——莫高窟。1600多年前,一位名叫乐樽的僧人走到鸣沙山,忽然看见金光闪耀,好像万佛现世,于是就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相似文献   

14.
敦煌石窟     
在我国甘肃省东南的鸣沙山断崖上 ,镶嵌着一颗灿烂的“明珠” ,它就是闻名于世界的敦煌石窟。敦煌石窟是敦煌一带石窟的总称 ,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和甘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的总称。有时也专指莫高窟。莫高窟开凿于公元前1 0 0多年 ,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 ,熔铸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在 1 60 0米长的崖壁上 ,有重叠联系的石窟 492个 ,保存着历代彩色塑像 2 40 0多个 ,壁画 4.5万平方米 ,排列起来可以长达 2 0多公里。它是世界艺术史上的惊人伟迹 ;同时敦煌石窟也是一部古代历史的教科书。它有…  相似文献   

15.
寂寞莫高窟     
莫高窟在中国,但是莫高窟的文化却在国外     甘肃省鸣沙山旁是一座兀立的山。山洞中有数以百计几百年前艺术巨匠呕心沥血而成的佛雕及壁画,但莫高窟为今人留下更多的是唏嘘而不是辉煌。 敦煌莫高窟真的很寂寞。 我到的那天正值仲夏,正是黄沙满天的日子,可我对中华古文化深深的敬慕丝毫未被影响,心中暗自期待被美学界称为奇迹的敦煌文化给我带来的惊喜。 远远望去,山的一侧面全是如蜂窝交错而凿的石穴,一种美学文化大抵在此了。440个窟临壁而凿,不得不令人惊异于古人的匠心与智慧。一座这样的山(山不算高,甚至可谓玲珑)与…  相似文献   

16.
沙之聚     
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相似文献   

17.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北通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西汉设郡,为河西四郡之一,是丝绸之路河西之旅的重要一站,因传说霍去病倒御酒于金泉,与将土共饮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目前保存有莫高窟,榆林窟等古代石窟寺7处,敦煌古城、瓜州城、桥湾城、阳关、玉门关、锁阳城等古城关隘遗址27处,保存完好的汉长城13段,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疏勒河、黑河、哈勒腾河三大水系,绿洲农业发达。酒泉地区是我国西部土地开发利用最早的区域之一,秦汉以前,上古为羌戎所居,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到汉文帝时(前176年),匈奴逼迫月氏…  相似文献   

18.
沙之聚     
①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②血红的夕阳隐去后,天空纯金一样烁亮。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城。  相似文献   

19.
H,我知道了     
<正>中国的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约5000米处,东起莫高窟顶,西接睡佛山下的党河水库,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最高处海拔1715米。远远望去,鸣沙山呈现金子一样灿黄的颜色,峰峦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丽,十分壮观。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这种会发出声音的沙子,人们管这种会"唱"、会"叫"的沙子为"歌沙"或"音乐沙"。我国的敦煌就有一座鸣沙山,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当狂风吹起时,鸣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像飞机轰鸣一样的响声;当轻风吹拂  相似文献   

20.
卧佛在西     
出敦煌城向东约六七公里,折向南十二三公里,便进入绿树掩映的莫高窟。莫高窟南北顺鸣沙山断壁修建,与宕泉河平行。沿林荫道向南,便来到著名的卧佛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