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杨代云 《中国档案》2023,(12):20-21
<正>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游弋浩瀚书海的一生。他的阅读量远超破万卷的赞语,即使在戎马倥偬之际,依然手不释卷。毛泽东到底读过多少书?读了哪些书?恐已无法作出精确统计。仅中央档案馆一地,就集中保管毛泽东藏书达96473册。毛泽东读书如此量大类广,若要分析,必先选取样本。本文试就毛泽东读《史记》二三事,浅谈一二。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笃志好学,涉猎广泛。他持续一生的爱好不仅是博览群书,并且非常地喜欢与报纸打交道。据伟人研究名著《毛泽东传》一书作者R·特里尔认为:在对书籍与报纸的汲取知识方面,大英博物馆中的马克思属于前者,而没有围墙的学子毛泽东则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实际上,无论是青春年华的学生时代,还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抑或日理万机、领袖群伦年代,他都嗜书如命,手不释卷,以书为伴:书以伴行,书以伴眠,甚至书以伴厕,直到临终前夕仍在索书,一生读了难以数计的书。就毛泽东读书来说,在20世纪中国和全世界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中,实难有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4.
当代巨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毛泽东一生的宏图伟业中,不难发现毛泽东具有独特的思维艺术。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的思维艺术》一书,是从纵观毛泽东一生革命活动的角度,从大量确凿典型的历史史实和生活画面中精心筛选,并进行由表及里的艺术加工而编辑成书的。这是研究毛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季秋华《知不足斋序跋题记》为对象,较全面地论述清代大藏书家、刻书家鲍廷博在长达七十年生涯中的藏书、校刻书事迹,指出鲍氏的序跋题记,不仅反映他藏书、校刻书的历程,更是其收藏、校刻书历程中的人生感悟、心灵独白的流露;不仅是版本目录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乾嘉时代浓厚人文精神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周涛 《大观周刊》2012,(23):41-42
毛泽东的一生是破旧立新、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为革命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终成伟业。毛泽东青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刻苦努力,为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而四处奔走革命,历经千辛万苦而矢志不渝,毛泽东的一生是立志、励志、弘志的一生。毛泽东一生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但在制度建设方面最终没有突破儒家文化的窠臼。以儒家文化的视角解读毛泽东的一生,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喜爱读书、嗜书如命。即便是戎马生涯,在面临危境、紧急转移的时候,依旧不放弃阅读,不舍得扔掉随身携带的书籍;而在和平年代,读书不辍,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晚年,他曾长期住中南海"游泳池",陪伴他的是好几排书架。据其身边图书管理人员徐中远撰写回忆文章称,毛泽东晚年阅读小字困难,"毛主席看用新闻纸印的书,  相似文献   

8.
如果以周作人关于序跋写作的内外关系来分,序跋的内容一方面指向“书里边”。涉及作品本身;另一方面指涉“书外边”,诸如作家身世、思想、文艺思潮与论争、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序跋其实可能关涉新文学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所有史料。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22,(2):12-13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以书为伴,是酷爱读书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读书佳话。本书作者从熟读“诸子百家”、史书手不释卷、爱读诗词文赋、巧读古典小说等方面,生动讲述了毛泽东一生中富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重点展现了中华优秀典籍对毛泽东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如何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陈亮 《中国档案》2012,(6):74-75
毛泽东的一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的一生。他为我们党和军队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他的生平已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是博览群书的学者,是读报办报的行家.他的光辉一生都与图书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1868—1940)是具有浓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政治家、学者、教育家,被人誉为近代孔子。他学贯中西,既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也擅于吸收诸多西学的精华。他一生著作约300万字,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其中有约不到十分之一的文字是图书评论,其书评许多是以序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最爱看书,尤其爱躺着看,有时边吃饭边看,有时上厕所也带本书进去。读书是他最大乐趣,成了他的嗜好……毛泽东跟书籍真是形影不离。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的休息室里……都放着书。他外出时,首先考虑的是要带些什么书,他经常是亲自拉个书单,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便会根据书单所列,把书带上。在火车上,在轮船上,在飞机上,毛泽东也不会间断他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4.
原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方克,1937年投奔延安,一生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47年出版《蒋介石卖国真相》一书,解放后主编了《中共中央党刊史稿》、《中国的世界纪录》等书,晚年出版了《王船山辩证法思想研究》、《中国辩证法思想史》、《中国军事辩证法史(免秦)》三部哲学著作。方克是一个红色理论家、宣传家和哲学家,是毛泽东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舆论宣传大师和新闻战士。虽然毛泽东一生当中亲自创办的报纸并不多,但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同时,也领导着中国的新闻事业。他一生写作并修改了大量的消息和评论文章,并对各个时期党的新闻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引领2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群众观是对毛泽东半个世纪新闻工作思想的提炼,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成敏 《图书馆》2001,(5):77-79
毛泽东一生 ,书读万卷 ,藏书浩繁。那么 ,毛泽东究竟有多少藏书呢 ?毛泽东藏书目前全部放在中南海故居的菊香书屋中 (即他晚年经常用来会见外宾的场所 ) ,36个两米高的木质棕色书橱摆满房间四周 ,藏书总数共达 1万余种、 10万余册 ,这是一个中小型图书馆的藏书规模。毛泽东的藏书来源有多种渠道 ,有的是自己买的 ,相当一部分是别人赠送的 ,也有一部分是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毛泽东藏书的种类繁多 ,古今中外、天文地理 ,不一而足 ,甚至连当年比较盛行的“小人书” (即连环画 ) ,也在他的收藏之列。这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中国文史类图书 ,占…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既是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又做过图书馆管理员,还亲自创办过图书馆,更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图书馆事业的最高领导者.文章从图书馆之于毛泽东和毛泽东之于图书馆两个向度对毛泽东与图书馆的关系做了比较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称赵超构的评论和杂有高度平民性。说他是平民评论家,平民代言人。这里作为“之一”的1944年访问延安,对于他是极为重要的。他初次结识了毛泽东,写出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得到毛泽东的赞赏。此事影响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名作家。又是一位图书收藏家。他钟情于各类书籍,对书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读书广、淘书勤、藏书富、书丰、译书快,一生收藏了古今中外的图书五万册。并创作、翻译了大量的学作品。他与书结缘、苦读勤耕的事例,对今人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胡乔木(1912~1992),江苏盐城人,是共和国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者和修改者,从开始走上革命道路起,他的一生都与新闻宣传密不可分,他在新闻工作方面同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毛泽东身边做政治秘书的20年间,他接受了长期的熏陶和锻炼,其新闻思想与毛泽东新闻思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其主导思想是党性原则和宣传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