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区域创新政策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活动的大规模涌现、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本文则在对系统失灵的理论述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和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创新政策干预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然而很多学者往往将干预的合理性作为政策建议的前提,而并没有深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政策干预实施的影响。本文从创新政策演进的角度对创新政策的干预合理性、干预方向、干预重点以及合理性的缺陷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每种创新政策干预合理性只能对特定的干预目的或内容进行支持,并在此基础上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创新系统方法分析制定可持续创新政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单向政策向可持续创新政策转型要做到,第一,使得创新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相融合;第二,创新系统和政策过程要充分互动,用系统思想推动可持续创新政策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信息增值服务的政策创新及其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分析我国政府信息增值服务政策创新的生态环境、价值理念基础和创新目标等为基础,认为政策创新是实现我国政府信息增值服务快速发展和满足个性化政府信息需求的基本途径.文章从服务主体的选择政策、准入与退出政策、定价政策和产权政策等方面设计了具体政策内容,对可以选用的主要政策工具提出了初步设想,并强调政府信息增值服务的政策程序也可以创新.  相似文献   

5.
从创新的过程、投入产出和轨迹三个维度,论证了服务创新的市场导向性、非真实文本性和非突破性三个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服务创新由于市场导向性而无需政策干预,由于缺乏真实文本而难以响应政策激励,由于缺乏突破性而没有政策聚焦的价值.由此,从政策干预、政策激励和政策聚焦三个方面证明服务业创新政策的非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各个环节中的“市场失灵”出发,致力于政府相关区域技术创新政策选择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市场和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的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框架下,进一步以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市场失灵”的假定为基本的分析依据,并参照新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以技术创新中的各个创新过程为分析对象,对各个技术创新环节中的“市场失灵”进行判断和分析,由此导出政府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以此为依据,分析得出一个政府应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失灵”的政策框架。最后,本文结合深圳、无锡、宁波、东莞这四个“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现有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对本文分析得出的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对于当地人才发展和创新水平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分析我国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的作用规律,本文选取深圳市、苏州市和沈阳市的创新人才政策文本,基于基本政策工具和“系统失灵”两个视角,通过系统化的内容分析和统计,获取“一手”的量化数据,并与三个城市的人才发展与区域创新现状进行对照分析,探索区域创新人才政策与人才发展、区域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创新人才政策的总量、政策工具的类别与组合、人才多样性、机构多样性以及系统互动度等指标与区域人才发展、区域创新绩效密切相关。本文为后续相关政策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NL关键词:创新政策;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政策;政策工具;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在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创新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资源局限性对其创新活动是不利的,所以由政府出台相关创新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梳理台湾、荷兰、英国、比利时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政策后,总结了目前的政策演化态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政策在培育外部良好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必须找准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对象,制定更加务实有效的创新政策。以国外创新券政策为例,深入分析了此类需求导向型创新政策的运作方式及其政策绩效,对我国制定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炜  赵娟 《科研管理》2015,36(2):79-87
本文运用结构化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英国服务创新政策分类模式、治理结构和政策特征的翔实阐述,以期对我国服务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指出,英国服务创新政策主要分为供应导向型和需求导向型两类模式,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共享治理模式,具体特征包括:存在清晰明确、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链条;同一层级的部门之间存在横向的协同决策与政策执行;政策效果依赖于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基于服务创新政策评价清单和政策对比模型,笔者指出,我国服务创新政策体系存在三点不足,即缺乏统一的服务创新治理结构;供应导向型服务创新政策比重过大,需求导向型服务创新政策显著不足;服务创新政策定位存在偏差。基于此,本文最终从完善服务创新治理结构、强化需求导向型服务创新政策、明确服务创新政策定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彦桦 《科研管理》2023,(2):108-115
创新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是创新政策领域的经典议题,但鲜有研究针对服务业企业展开讨论。本研究引入产品创新能力与服务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基于长沙市229家服务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对这一议题展开实证探索。结果表明: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三类创新政策均对服务业企业绩效起到积极作用,但三类政策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供给型创新政策对企业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也会通过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有间接影响;环境型创新政策通过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绩效,但不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需求型创新政策通过正向的调节效应起作用,既能调节供给型政策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关系、又调节环境型政策与服务创新能力之间关系。本研究丰富了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有效解决区域创新问题,促进区域创新,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这一区域创新政策分析中最重要的活动,将之分为情势感知与分析、认知与界定、阐述与精炼以及分类与结构确定等4个阶段。其中,政策问题评议的首要任务是问题情势的感知和分析,包括对政策问题的情势准确感知、高效率搜寻和科学分析;树立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是成功识别、建议和评价政策问题的前提;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明确定位政策的战略性和操作性,根据政策问题形成时的组织化程度分为重要问题、次要问题和低级问题,越高层级的问题越需要战略性的政策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5,(9):14-18
构建了包含创新活动主体、创新活动阶段、创新政策工具三个维度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分析框架,并运用该分析框架评价成都市"1+10"创新政策体系。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政策工具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等优点,但也存在导向型政策缺失、忽略资本市场等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大创新市场推广与服务政策支持力度、深化资本市场、培育创新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范式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提升具有独特作用。但是,对于特定的中小企业集群,现有的研究和政策实践忽视了区域创新系统服务于多个集群的可能性以及"区域"边界与"集群"边界的模糊性和差异性,并因而抑制了区域创新系统对特定中小企业集群提升作用的高效发挥。因此,在"系统范式"逐渐成为主流创新范式的背景下,应提出一种崭新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研究视角和政策实践。鉴此,在界定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内涵、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系统范式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优势来源及其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宋卿清  穆荣平 《科研管理》2022,43(11):83-92
“创新创业”作为推动未来技术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式,引发了关于政策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的新思考。本文回顾了当前创新创业政策的研究现状,从技术和市场两个视角定义了“创新创业”,从“政策资源-利益相关者-发展阶段”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创业政策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分析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研究发现:(1)“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的创业”,既强调新兴技术迭代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也强调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或创造未来市场需求。创新创业兼具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前者对创业者把握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后者对创业者承担双重不确定性引发的创业风险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2)创新创业的政策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财税、金融、孵化服务、公共服务,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创新创业者和创新创业企业、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发展阶段分为孵化初创期、成长发展期。(3)“双创升级版”政策充分考虑了创新创业的阶段性特征和特定利益相关者需求,其中政府采购等财税政策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较大。(4)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创新创业是高水平创新人才基于创新的创业活动,必须多措并举,采取多种政策组合,支持和吸引高水平创新人才投身创新创业。二是创新创业政策的成效取决于政策的针对性和合理性,需要选择财政政策支持为主、税收和人才政策等为辅的政策组合,给予足以吸引高水平创新人才投身创业并集聚创新创业团队的政策支持力度,形成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伴随科技创新政策的密集推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发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大变化,但目前尚缺乏全面完整地针对2006年来科技创新政策的协同演变及其效果的定量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政策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以2006—2018年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为对象,对筛选出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探索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演变特征,并应用岭回归分析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力度、协同度和可执行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度自2006年始呈上升之势,总效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政策对科技创新绩效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政策特征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越明确的政策方向指引越能促进应用型重大成果的产生,提高创新政策的协同有助于促进中国专利授权量的增长,而促进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则需相关创新政策在力度、协同度和可执行度三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券是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购买技术创新服务的有价凭证,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对促进云南省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情况,分别从需求与供给、政府与创新主体视角分析了云南实施科技创新券的基础和问题,从管理模式、服务平台、操作过程、补助比例和额度、政策协调等7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解决系统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首先,给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定义,分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的内涵;其次,在讨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性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两个方面分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最后,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理论和系统失灵理论,建立政策动态定位分析框架,将其作为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以浙江省为例作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判断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和系统失灵类型,确定动态定位系统中的当前障碍和潜在障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破解这一矛盾,迫切需要把握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发展战略机遇,推动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文章研判了政务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就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等社会服务领域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发展趋势,梳理了发达经济体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的政策实践,总结了中国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发展的成效,明确中国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的发展思路,并提出4个方面政策建议:(1)构建社会服务数字转型发展技术创新体系;(2)推进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政府服务流程再造;(3)推动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公共服务转型发展;(4)营造数字赋能社会服务转型政策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20.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解决系统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本文首先给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定义,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的内涵;其次,在讨论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性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两方面分析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最后,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