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平 《上海集邮》2003,(3):30-30
生肖集邮是一个异彩纷呈的迷人天地,从1950年2月1日日本发行世界第一种生肖动物图案贺年邮票至今,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1600多种生肖邮票。徜徉其间,你会沉醉于方寸邮花的斑斓,更会为小小邮票所蕴涵的生肖文化吸引,而由周治华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生肖邮票精品》丛书虽非这一天地的"万宝全书",却大可为你的这道精神"美餐"增添开胃佐料。  相似文献   

2.
正1954年,中国农历甲午年,日本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马生肖邮票(图1)。时至今日,已整整一个甲子周期了。细赏60年来世界各地发行的马生肖邮票,确实是别有情趣,令人回味无穷。随着生肖邮票的风行,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陆续加入了发行马生肖邮票的行列。经历了前四轮的"预热"后,最终迎来了2002年发行马生肖邮票的高潮。在这一年,全世  相似文献   

3.
生肖情缘     
王攀 《集邮博览》2009,(3):12-12
我国于1980年庚申猴年拉开了发行生肖邮票的序幕,如今,已连续发行30年。生肖邮票都成系列,第一轮生肖邮票单枚成套,影雕套印,面值均为8分(除羊为20分),除第一枚"猴"外,每套邮票发行小本票;第二轮生肖邮票每套2枚,影雕套印,一图一文,一明一暗,两平两立,篆隶草行,三年一换,以民间工艺品现象和文字书法形象为主图;第三枚生肖邮票单枚成套,影写印制,异形齿孔,36×36的正方形,每套邮票发行小本票。生肖邮票已经固定为每年1月5日发行。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上半年已经发行16套45种纪特邮票,而邮票原地或相关邮政局为8套邮票启用了27种风景日戳,现笔者将收集到的今年上半年配合新邮启用的风景日戳做一简介。1月5日为配合《戊子年》生肖邮票发行,河北磁县邮政局同日启用"黄鼠村"风景日戳(图1),该村北边有一土质金黄、外形似鼠的山岗,故名黄鼠村:江苏宝应邮政局同日启用"白鼠村"风景日戳(图2),白鼠村位于广洋湖镇,整个村落地形形似一只潜伏的卧鼠,鼠头朝西,鼠尾向东,村  相似文献   

5.
1月5日又是发行生肖邮票的日子,对于广大集邮爱好者来说,这一天是每年新年里的一个特别“节日”。今年发行的《戊子年》邮票是第三轮生肖邮票中的第5套,票图为一只俏皮的花老鼠,比起前几年发行首日的盛况,今年有过之而无不及,邮迷们对今年鼠票的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6.
1980年发行的庚申猴年邮票,开创了我国生肖邮票的先河;1992年发行的壬申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开辟了生肖明信片的道路,生肖邮票和以生肖为邮资图的贺年有奖明信片,形成我国生肖邮品的两大系列,深受广大集邮者,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王辉 《集邮博览》2012,(12):54-56
生肖邮票主题原地封的实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从生肖邮票的首发地邮局实寄(图1);二是从含有生肖动物文字的邮局实寄(图2);三是从由生肖纪日演变而来的地名所在地邮局实寄(图3)。邮票的主题原地是指与邮票主题直接相关的地点所在邮局,目前发行的生肖邮票确切来说应该称为干支纪年邮票,因为邮票的名称并非以地支对应的生肖动物命名,而是以"干支年"的形式命名,如俗称的龙年实为"戊辰  相似文献   

8.
徐啸 《上海集邮》2004,(12):20-20
比较中外鸡年生肖邮票的表现形式,互有异同。 一、写真将动物鸡的自然形象直接搬上邮票,如澳门1993年生肖邮票(图1),一目了然,但容易与动物邮票混淆,须在票图上标注"鸡年"或相关文字。  相似文献   

9.
2022年,岁次壬寅虎年,世界各地邮政再次掀起生肖邮票的发行热潮。现撷选一些先期推出的虎年生肖邮票,并以此纳福迎新、寄望虎年!奥兰群岛2021年10月20日,奥兰群岛推出1枚《虎年》邮票小型张(图1),插图绘制者为丹麦籍雕刻师马丁·莫克,展示了在传统奥兰门廊里惬意生活的虎猫,旨在配合前期已发行生肖邮票形成的"将与生肖属相对应的奥兰特有动物和当地景致、事物相结合"的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10.
第一套鼠年生肖邮票为韩国邮政于1959年12月15日为迎接1960年"庚子鼠年"而发行的生肖贺年邮票,发行日期仅比日本早4天,成为世界上第一套鼠年生肖邮票。邮票规格为27×30毫米,齿孔为12.5度。小型张规格为90×60毫米,比较珍贵。全套邮票及小型张均为3枚,其中第一枚为鼠年生肖邮票。背景图案是个大红"囍"字,一对穿着韩国民族服装的鼠首人身的新郎、新娘,手拉手正在举行婚礼,气氛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11.
第一套虎年生肖邮票是日本于1950年2月1日农历甲寅虎年发行的"昭和25年贺年邮票"一套一枚(图1),还发行了一枚小型张(图2)。邮票面值2日元,齿孔为12度,规格为26mm×30mm,图案采用日本画家圆山应举先生(1733~1795)的名画"龙虎图"中的"虎图"。小型张规格为90mm×128mm,内含5枚虎年生肖邮票,呈"十"字型排列,  相似文献   

12.
贾宝源 《集邮博览》2010,(10):58-60
错选日本是世界上发行生肖邮票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从2005年起连续6年发行的干支文字小版张,可以说是生肖邮票选题上的创新和开拓,值得称赞。但在部分素材使用上,错选了非干支文字作主图,有点文不对题。  相似文献   

13.
“寅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三,但在世界生肖邮票的大家族中却是名副其实的“老大”。1950年2月1日,岁次庚寅,生肖虎邮票在日本诞生,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生肖邮票。当时尚无“生肖邮票”一说,日本是以“贺年邮票”的形式发行的。直到中国邮政开始发行生肖邮票并逐渐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才使生肖邮票的发行大军不断发展壮大,并有了当今遍布五大洲的“生肖热”。  相似文献   

14.
曹骋 《集邮博览》2015,(2):90-91
在2015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曾撰文介绍英属根西岛即将于2015年1月28日发行中国生肖羊年邮票的信息以及有关该套邮票设计的情况,这是根西岛邮政继2014年首度发行中国生肖"马年"邮票后本次再度发行生肖题材邮票。现在,这套"生肖羊年"邮票已经发行,又为世界生肖集邮爱好者提供了新的收集素材(欲获知根西岛邮票详细信息可浏览根西岛邮政公司集邮局的英文网页www.guernseystamps.com)。  相似文献   

15.
突破传统的香港生肖票1967年1月17日香港发行“岁次丁未(羊年)”2枚生肖邮票,这是香港首次发行生肖邮票(图1、图2)。纵观香港生肖票,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它打破了香港自发行邮票以来以英国事物为题材的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沉闷、单调的传统格  相似文献   

16.
第一套牛年生肖邮票为日本琉球地区邮政于1960年12月10日,为迎接1961年辛丑牛年而发行的贺年生肖邮票,一套1枚。1960年12月为辛丑牛年发行的贺年生肖邮票共三套,其中日本琉球发行的时间最早,比韩国12月15日早5天,比日本12月22日早12天,成为世界上第一套牛年生肖邮票。"琉球邮便"为日本琉球地区独立发行的邮票,邮票面值为1.5分,规格为30×25.5mm,图案为双牛相斗。(图1)  相似文献   

17.
世间万事万物各有特征和名称,在茫茫邮海里,生肖邮票有着特定的含义和显明的特征,应该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定义,以利于认别和界定。日本1950年首开发行生肖邮票之先河,韩国1958年也开始发行生肖邮票。这两个世界上发行生肖邮票最早的国家,都是以贺年邮票名称发行的,而且是断断续续发行。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分别于1967年、1969年先后开始连续发行新年生肖邮票后,“生肖邮票”一词才开始出现。因此,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生肖邮票没有明确的定义,后来虽有论述文章出现,但集邮界至今尚无定论,仍在研究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14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撰文介绍了英属根西岛即将于2014年1月8日发行中国生肖"马年"邮票的信息以及该套邮票设计者的情况,这是根西岛邮政首度发行中国生肖题材邮票。现在,这套作为根西岛生肖题材"龙头"的"马年"邮票已成功问世,它为世界生肖集邮爱好者又提供了新的收集素材。根西岛邮政公司本次聘请旅居澳大利亚的华裔艺术家克丽茜·刘小姐(Chrissy Lau)作为"马年"生肖邮票的设计者,由加拿大Lowe Martin公司采用平版胶印。鉴于本次发行的"马年"邮票是根西岛首次发行中  相似文献   

19.
生肖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1980年我国就开始发行生肖邮票。而近年来,生肖文化传至西方国家,并引起一股"生肖热",各国开始发行形式多样的生肖邮票。加拿大于1997年牛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至2008年鼠年止,虽然刚发行了一轮,但设计却很有特色,特别是小型张的外形年年翻新,深受邮人青睐。  相似文献   

20.
1996年2月9日.新加坡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成为生肖系列邮票发行国之一,至今已发行了鼠、牛、虎、兔和龙年等5种生肖邮票。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都是2种1套,且几年来邮票的面值一直未改变。一枚是无面值限本地使用的低值票.按20克重以内平信邮资的规定,售价是22分新币。另一枚邮票的面值是国内或国际信函、印刷品等各种邮件之统一挂号费2元新币,属高面值邮票。这两种邮票虽然都是常用面值的邮票,但从该国邮政部门已公布的发行量数字来看,平信用的无面值邮票之发行量是高面值邮票的5-8.7倍。近5年来生肖邮票的发行情况可见附表,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