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英文报刊广告传播看中西文化差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立 《新闻知识》2002,(6):45-46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莱斯莉·A·怀特指出:“文化外在于个人并从外部作用于他……人们一来到世上,文化就控制了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导致跨文化交际或传播(communication)中产生心理共鸣,或存在心理障碍。在广告交际中,广告主体(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和以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为主的广告媒介)和广告客体(目标受众或营销学上的潜在顾客)如果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广告交际便成为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广告传播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不同国家之  相似文献   

2.
安平 《今传媒》2007,(11):74-74
(本刊讯记者安平)传统文化的勃兴,为广告界提供了从传统文化角度探讨广告的契机。2007年10月20日,由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研究所主办,陕西省传播学会和陕西省广告协会协办的"中国广告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在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来自全省广告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管理机构的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广告与传统文化、广告教育、陕西广告业现状等话题。  相似文献   

3.
广告文化的关系,包括中与外、真与假、雅与俗诸方面.广告文化的中外关系,涉及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此我们应自信开放,洋为中用;当前中国广告真假并存,广告的“假”分显性虚假(非法欺骗)和隐性虚假(合法说谎)两种类型.对前者必须加强法律监管,严厉打击;后者基本遵循了艺术真实的要求,也不违反法律规定,允许其存在.广告文化有雅...  相似文献   

4.
(一)人们整日生活于广告的包围圈之中。迄今为止,广告已经是文化空间最为强大的符号系统之一。现代社会,商业广告令人们见多识广。即使没有见到实物,人们仍然意识到了丰盛的物质世界。这个意义上,广告扩大了人们想象生活的空间。广告的活跃及其无与伦比的复盖面表明,这个符号系统正在公共领域扮演一个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广告与文化工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融为一体了。  相似文献   

5.
郜书锴  李丹 《东南传播》2014,(12):97-100
现代社会,广告文化已成为商品经济社会重要的大众文化现象,广告创作中的黄金法则"3B"原则,即美女(Beauty)、婴儿(Baby)、动物(Beast)被奉为广告创作的圭臬。当下,广告中的女性角色形象通常是由男性文化主导的结果,往往偏离甚至扭曲了两性平等的社会角色,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女性发展的隐性障碍,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失色与着色过程中塑造真实的女性角色,有利于实现性别平等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批判研究:广告文化传播的另类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告文化批判的对象不是操作层面的广告活动 ,而是作为泛文本的广告文化 ,权力和主体性是广告文化批判最主要的两个批判范畴。广告文化批判的目的是在全面深入地认识广告文化现实的基础上 ,重新审视广告与社会、广告与人之间的关系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广告文化生态环境。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一是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广告文化的民族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将文化广义地界定为人类行为的符号现象,那么,广告必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广告符号也会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它存为商品或服务鼓吹的同时输出的是一种精神意识,无论广告表现如何超脱现实世界,也无论广告如何似真似幻,其真实成分和梦幻成分都不能偏离世界文化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文化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广告符号。 一、广告文化的内涵及其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日本现在约有杂志18000种,其中刊登广告的杂志有7800种。1999年,日本的杂志广告额占日本媒体总广告额的7.3%。按数额大小,排在杂志广告前的媒体广告是户外广告(34.5%)、电视广告(33.6%)、报纸广告(20.2%),排在杂志广告后的是广播电台广告(3.6%)和新媒介因特网广告(0.8%)。 杂志广告额和SP广告、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电台广告一起,在1998、1999年已连续两年  相似文献   

9.
信息集萃     
《中国记者》2012,(2):126-127
国内传媒动态2011年中国报业广告增幅约13%1月11日,2011年度全国报刊广告年会在昆明举行。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与央视市场研究(CTR)的联合预测,中国报业广告2011年增幅约为13%,贡献最大的依然是房地产广告。  相似文献   

10.
李沫 《青年记者》2012,(8):72-73
广告沟通受制于文化 广告属于大众传媒之一,因此广告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意识形态的烙印.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无论是从文案角度还是诉求角度来看,广告符号的运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表现.各国家民族的文化价值表现对广告有着很深的影响.而“广告能否被认同,关键在于这种广告本身能否体现该时代或文化圈的共同经验、价值取向,能否折射与渗透出一种社会文化的安排和群体共同的价值目标.”①所以,广告在投放地区能否被接纳和本地区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制约着广告的诉求及其表现策略,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1.
一、耐克"恐惧斗室"广告事件"恐惧斗室"是耐克推出的最新篮球鞋广告片,讲述的是一位篮球运动员(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进入一个五层高的建筑,逐层挑战包括身穿长袍的中国老者,"飞天形象"女人,两条中国龙等对手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广告本身很有创意,宣扬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耐克希望借助此广告鼓励年轻人直面恐惧,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2.
纵览面具的发展历程,面具具有伪装性、魔术性,面具是超能力的象征。化妆品把面具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以面具(本文面具统一指传统面具)的属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化妆品广告产生的影响。化妆品及其广告借用面具属性已有的文化认同感,将面具的伪装性、魔术性植入到化妆品广告中以此获得受众对产品的认同感,从而提升购买力。  相似文献   

13.
吴洛莹 《今传媒》2011,(12):143-144
都市文化植根于国家文化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前沿,引领着整个国家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在广告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入探讨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都市广告与国家文化关系比较的角度深入探讨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章翔 《大观周刊》2011,(39):256-257
产品一旦打上文化的烙印,就会产生很高的附加值,消费者也愿意为这附加值多花钱。因此,一个成功的广告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一个广告是否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影响,主要是看该广告的深度如何。广告的文化底蕴越深厚,广告做的就越深,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就更更深刻。  相似文献   

15.
正广告的天然功能是促进商品的销售。在建构广告文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能否有效劝服消费者作为文本符号选择的标准;它紧紧抓住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依靠物(功能性价值)而存在,人通过物的符号意义(象征性价值)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它不断激起消费者的各种欲望(当然,这种欲望只有通过消费商品才能获得满足)。人与物的关系、人们追求欲望满足的心理,是广告构建商品符号意义、创造劝服说辞的起点。同时,广告是一种文化,它在实现其  相似文献   

16.
冯丙奇 《现代传播》2006,(2):107-109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导致大众价值观念的转型;这种转变反映在房地产广告图片成分中,就是广告中一些视觉符号的出现与发展变化,表征着大众对房地产这一消费对象价值关注点的转移.北京地区市民报(以<北京晚报>为例)房地产广告图片体现的主导性文化价值自1995年到2003年逐渐趋于多元化;同时,总体上,实用性价值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象征性价值成为房地产广告图片中体现的主要价值类别.  相似文献   

17.
如何避免电视节目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越 《传媒观察》2011,(5):42-44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现代都市和大众消费社会里流行的文化类型(诸如流行音乐、娱乐消遣的影视片、世俗文学、广告文化等等)。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脑电信)在高科技带动下兴起的  相似文献   

18.
马小强 《传媒》2016,(20):57-58
随着市场需求与消费动向的变化,广告营销理念也在不断革新,手机媒体作为移动端的主流传播媒介,具有便捷、智能的广告投放特点.目前,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手机媒体广告形成了短信广告(SMS)、定位广告(LBS)、植入广告(PB)和视频广告(VOD)等多种形式,这将为广告传播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1,(7):43
本刊讯(记者徐颉)6月17日,金鹃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在合肥举行。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为公司揭牌。金鹃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广告企业,综合实力居我国广告公司前十位。作为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的骨干企业,金鹃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金鹃广告股份有限公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