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研究和分析《穆天子传》所记载的穆天子西行路线和里程,以及长度单位"里"的换算规律后,对《穆天子传》中一些主要地名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全新的探讨,提出《穆天子传》所记载的西王母之邦的地理位置是在今甘肃省酒泉一带。  相似文献   

2.
伊与部马养在《从驾应诏》诗中提到“瑶池”和“白云篇”,而“瑶池”与“白云谣”典故出自《穆天子传》,明示他受到《穆天子传》影响.伊与部马养是有文献可证的《穆天子传》在日本的早期接受者,其接受时间在持统天皇702年逝世之前.731年葛井连广成奉试对策提到了“黄竹”和“白云”,“黄竹”典故也出自《穆天子传》,说明日本上层对《穆天子传》已很熟悉.日本学者在诗文中引用《穆天子传》,既与他们注意学习《昭明文选》和李善注有关,也与他们直接阅读《穆天子传》有关.《文选》李善注本可能不是直接从唐朝传入日本,而是通过新罗间接传入.《穆天子传》则更有可能是由日本遣隋使团、遣唐使团中的学问僧与留学生带回日本.基于此,笔者将《穆天子传》传至日本的时间上限定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圣德太子初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下限则为日本持统天皇逝世之年,即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具体时间难以确考.  相似文献   

3.
张梅 《语文知识》2008,(1):75-76
《游仙窟》中的用诗,开“以诗传情”先河之作,而《清溪庙神》中的“以诗传情”还不够成熟,《莺莺传》则是这类“以诗传情”小说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试论西王母形象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王母的形象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在《山海经》中,西王母是一位狞厉的瘟神和杀神,体现出远古神话的原始风貌。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是一位才华横溢、气度雍容的女王。在汉代仙话中,西王母成了掌管不死之药和仙桃的吉神。从魏晋的《汉武帝内传》到明朝的《西游记》,西王母一直是众仙的领袖。西王母由原始神话中的凶神,变成了仙话中的吉神,又变成了神魔小说中的美神,这是道家的神仙观念所使然。  相似文献   

5.
爱情小说在唐传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描写书生爱情故事的小说是这类小说中的重要类型。仔细分析这些小说,可以发现男女主人公都难以避免被抛弃的命运,而产生这一悲剧的深层原因则是以家长意志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文章对《莺莺传》《霍小玉传》和《李娃传》这三部传奇名篇进行了分析,对这类爱情小说的悲剧性进行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6.
《莺莺传》的主人公莺莺具有“花影诗魂”般的情致,小说叙事写情含蓄婉曲,语言整齐富有节奏感,情调浪漫,氛围诗意,颇具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晚唐时期,传奇的创作盛极一时。元稹的《莺莺传》一出即广为流传,受此影响,温庭筠亦作《华州参军》,在借鉴《莺莺传》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突破,展示出其别样的“史才”、“诗笔”与“议论”。纵然《华州参军》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但囿于礼法之风的浓厚和国人的接受心理,此篇小说终未能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8.
上古有关西王母的神话故事,在黄河中下游华夏族中广为流传,至迟到战国时便被笔之书,所以今天还有机会在先秦的一些典籍中见到它。这种以神话形式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不仅能够借以考见古代的社会状况,而且还直接丰富了后世的文学内容,我们说它是人类的一宗宝贵精神财富,大概是当之而无愧的。我国最早记载周穆王见西王母事,是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汲冢所出《竹书纪年》。现在这部书虽然久已亡佚,但其逸文仍散见于晋以后的一些著作。郭璞《穆天子传注》说:“《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南朝裴骃《史记·秦本纪·集  相似文献   

9.
《穆天子传》的发现及流传李崇新西晋武帝时期,汲县民间盗掘古墓,意外地发现了一批竹简,后来由官府收级整理,编为古书十余种。统称“汲冢书”,《穆天子传》即是其中的一种。一、《穆天子传》的最初整理汲冢出书之时,正值西晋灭吴,戎机倥偬,无暇于此,故暂时“藏于...  相似文献   

10.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2):F0002-F0002
西域民族的诗歌创作,始于我国战国前的《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的歌谣,而对于西域诗歌的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讲,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事情。自吴霭宸先生的《历代西域诗钞》问世后,相继出版冠以“西域”二字的同类著作,  相似文献   

11.
泾川回山与西王母顾柄枢西王母,在中国民间,在道教经典和几千年的正野史典籍中,是一个扑朔迷离、十分复杂的人物。《诗经》、《山海经》、《汉乐府》和《穆天子传》里,均有关于她的记载。汉以来的司马相如、班固、东方朔、干宝、李白、杜甫、李商隐、白居易、韩愈、王...  相似文献   

12.
近人多主《莺莺传》为作者元稹的自序传,鲁迅更是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道:“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陈寅恪先生在《读<莺莺传>》中,解释尤难为我们所忍的“忍情”时,据赵彦卫《云麓漫钞》“史才,诗笔,议论”之说,认为“忍情之说,即所谓议论,会真等诗,即所谓诗笔,叙述离和悲欢,即所谓史才。皆当日小说中不得不具备也”。但问题在于,议论未必发为“忍情”,以元微之之才情和文本的内容,发为“纵情”也许更能酣畅动人。这说明《莺莺传》中存在两种叙事声音,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作品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识形态出现,这其实与巴赫金的复…  相似文献   

13.
唐代传奇小说中,元稹的《莺莺传》可以说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同时又是最聚讼纷纭的了,历年来吸引了大批唐传奇研究者的注意力和兴趣。磁力所及,连那些并非专事古代小说研究,甚至并不研究文学者也“下海”议论一番。吴伟斌也是因研究元稹其人其诗而“跳槽”到《莺莺传》的研究领地,接连发表了《〈莺莺传〉写作时间浅探》(载《南京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张生即元稹自寓说”质疑》(载《中州学刊》1987年第2期),《再论张生非元稹自寓》(载《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2期)和《论  相似文献   

14.
中外学者关于西王母及其地望之界定,无虑数十种,成为中国上古史和交通史上一大疑难。现据各种条件推定,《穆天子传》和《山海经》里的西王母之邦大体在锡尔河中上游,撒马尔罕、塔什干、安集延一带,南缘可达中国新疆喀什以北;包括后来康居东偏和乌孙、月氏之间地带,特别关涉到大宛(Farghana)。她以羌人“帝女”远嫁白人塞种之国,由于当地残存着所谓“母系”的制度或风习,得以成为女主。羌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进入西域,远达帕米尔高原和中亚两河流域,对促进东西方文化和血液交流贡献极大,并从而获得杂种优势,所以西王母成为皮肤白皙、身段苗条的著名丽人。传说里的周穆王跟她一见如故,诗酒酬唱,不可具言。其实周羌之间早就有通婚传统,商周传说早就广播西域。华夏、羌戎早在先秦就跟西域—中亚频繁交往,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同时代的《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 ,在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等方面也表现出两位作者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产生于同时代的《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在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等方面也表现出两位作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7.
《穆天子传》是一部先秦古书,自出土以来,研究者众多。但对其中的人物描写缺少总体把握。纵览全书,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对人物进行塑造。其中有对主人公穆天子的多角度刻画,有类型化的人物整体描写,又有个性化的人物性格展示;有对盛姬浓墨重彩多维渲染,又有对应景人物的简单勾勒。  相似文献   

18.
四《会真记》的立场偏于张生,笔墨却集中于莺莺,篇名也称为《莺莺传》,主人公实为莺莺。《董西厢》中,张生的戏分最多,其主题“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表明以才子为中心。《王西厢》的主角为阿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早先并没有魔幻小说之名,人们称这类小说"志怪"或"神魔",但无论志怪还是神魔,超于现实的想象总是其主要构成因子,因此完全可以归于魔幻之列。如果你以为中国最早的魔幻小说是成书于东晋的《搜神记》,那就大错特错了。早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人们就在汲郡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批竹简古书,其中之一的《穆天子传》,融历史传记和神话于一炉,据考证,成书当在战国  相似文献   

20.
黄静 《语文知识》2003,(6):11-11
著名国画《八骏图》中的“八骏”,是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关于这八匹名马的名称,历来说法不一。《穆天子传》中有如下记载: “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