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个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细胞周期概念、动植物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 N A的变化过程、无丝分裂的概念及特点,其中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对于细胞增殖(第二课时)中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的  相似文献   

2.
1.赤道板与细胞板 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位置,形成一个平面,因为这个平面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才形象地称做赤道板,实际上并无板状结构存在.赤道板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适用;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汇集在赤道板平面上,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板状结构.细胞由细胞中央...  相似文献   

3.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的移动具随机性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它们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在酶的作用下自动分开,两条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条染色单体分别移向哪一极具有随机性。  相似文献   

4.
梳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必修 2 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在纺锤丝与星射线的表述上存在不一致的原因,解决教学中对此描述而产生的困惑。  相似文献   

5.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一些差别,即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一组中心粒的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在两组中心粒之间形成纺锤体.细胞分裂的末期,细胞的中部不是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最后两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它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高中《生物》对“中心体和中心位”是这样描述的:”‘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都有中心体。它总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个中心体含有两个中心粒,这两个中心粒相互垂直排列。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笔者认为如此描述不尽严谨,有以下几处值得商榷:1中心体的位置中心体一般位于细胞核旁,高尔基区中央。在细胞分裂前,中心体完成自身复制成两个,然后分别向…  相似文献   

7.
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1.接近联想:例如提起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纺锤体清晰可见,染色体的着色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就可能联想到细胞分裂后期每一个着色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纺锤丝不断地收缩变短,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移向两极。  相似文献   

8.
(1)动物细胞(中心体)动物细胞中定有中心体。中心体不一定只在动物细胞中,还位于低等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9.
学习了有丝分裂的知识我们知道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每一个着丝点一分为二 ,原来连接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离开来 ,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许多师生就误认为 :着丝点的分裂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用秋水仙素处理 ,破坏纺锤丝形成 (纺锤丝实质为微管蛋白 )的情况下 ,两条组妹染色单体也可以正常分开 ,使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由此可见 ,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着丝点分开的呢 ?一些实验证明 ,着丝点的分开可能来自细胞质内的Ca2 + 的信号作用。用含有荧光标记的Ca2 + 指示剂染料连续观察活细胞的…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P .33:“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笔者认为此种分类不妥。任何分类都有分类的标准 ,这里的分类标准显然是按分裂过程中有无纺锤丝进行。不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 ,只是细胞核拉长 ,缢裂成两部分 ,接着细胞质也分裂 ,从而成为两个子细胞 ,整个分裂过程中看不出纺锤丝的作用 ,称为无丝分裂。染色体经过复制 ,进行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 ,细胞核先分裂 ,细胞质后分裂 ,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形成 ,并对染色体进行牵引 ,称为有丝分裂。而减数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 ,配子形成过…  相似文献   

11.
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是雷马克(Remak)于1841年在鸡胚血细胞中首次发现的,1882年,弗来明(Flemmng)发现其分裂过程有别于有丝分裂,无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称之为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作为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对于无丝分裂的认识多有争议,本文结合植物细胞无丝分裂的研究资料,论述了无丝分裂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分裂产生的细胞能保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之所以能这样,其核心就是在这种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复制、着丝点的分裂、纺锤丝的牵引等变化,这些变化使两个子细胞能得到与母细胞一模一样的遗传物质。因此,要掌握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了解染色体的变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人教版)第一册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中有很多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陷入理解上的误区,现归纳如下:误解一:认为没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除动物细胞外,还有一些生物细胞也没有细胞壁,如支原体,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不属于动物。误解二:认为只有动物细胞才具有中心体中心体不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还存在于低等植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物教材和高中生物课本中均提到了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直接关系的“中心体”,但在实验观察中,中心体标本难以制备,染色方法极为复杂。经笔者试验,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取马蛔虫活体输卵管于固定液中2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教材P .39上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解见图 1:图 1课文中讲到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 ,在细胞分裂的前期 ,中心体内的两个中心粒已经各产生了一个新的中心粒 ,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末期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最后 ,把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 ,一个子细胞中应该含有一组中心粒 ,而不是两组 ,所以 ,我认为图 1应改为图 2为妥。图 2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 ,形成的子细胞中不光是和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完全一样的 ,中心体的数目也是一样的 ,真正明白细胞的分裂结果关于高中《生物》教…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丝、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胞不分裂,染色体不分离,在这样的细胞中,经过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就会导致染色体加倍。但问题是没有了纺锤丝牵引,连在一起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如何分开的呢?科学研究发现: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几乎所有姐妹染  相似文献   

17.
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其权威性和科学性不容置疑。但在高中《生物》(2006年11月第1版)必修课本第一册的第五章,讲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时,在P.102第二段有这样一段话:“随后,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附着在纺锤丝上。不久,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两极移动,成为新的两组染色体。”笔者认为叙述欠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例如提起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纺锤体清晰可见,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就可能联想到细胞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纺锤丝不断地收缩变短,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移向两极.这就是一种时间接近联想.当看到人身体上的血管时,就会想到植物的导管和筛管,这是意义相似联想.  相似文献   

19.
王静兴 《新高考》2005,(12):52-54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该实验既要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特别是高倍镜)的操作技能,又要懂得熟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纺缍体及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编写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具有组织严密、图表丰富多彩、深浅适中等许多优点,但美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现结合自己教学和学习体会,谈谈我们的肤浅看法。1科学性方面的问题1.1P27倒数第2行“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都有中心体”应改为“多数动物细胞和某些藻类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因为并非所有低等植物细胞中都有中心体。1.2P53图19中之③画的是死细胞。1.3P121倒数13行“现在已经分离出这种物质,并证明它是吲哚乙酸”。建议删去引文中“现在”两字,因为吲哚乙酸早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