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光纤损耗和光纤色散的存在,在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中,必须在线路适当位置设立中继器,以对衰减和失真的光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及放大。本从光脉冲放大的意义及光中继器种类,引入了对实现全光通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光纤放大器。并从光纤放大器的种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几个方面讨论了光纤放大器,重点讨论其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边缘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是光测图像事后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边缘图像具有直观、特征点突出的优点,因而在光测图像事后处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阐述了微分法边缘检测算子的原理,提出了基于最优算子的光测灰度图像的边缘提取方法,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3.
光的干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近代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教学设计没有当作一般常识来处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实验,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师把重点放在启发、引导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能力、探索能力.在教材处理上,让学生同时观察三种单色光的干涉现象,使学生确信光的波动性;利用微机模拟光波的传播及叠加,有助于将抽象的光波干涉问题形象化;为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光的波动性,引入了出现明、暗纹条件的数学公式.1知识复习,方法铺垫 (1)波的两个特有的现象是什么?(下游…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光学信息的信息学属性:信息光学中的相干光处理系统和传统的几何光学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比较;光信息的信息学特征.通过光信息的信息学特征分析,论证了信息学概念的普遍性,并指出了光信息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测量原理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的传输理论出发,利用漫射近似方程,推导出当无限细脉冲光及连续光束垂直入射到生物组织表面时,生物组织表面漫反射光随空间及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由此表达式出发,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分析了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ASON光网络在传统传输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控制层面,并采用分布式控制,首次在传送网中引入动态交换的概念,第一次将交换、数据、传输综合起来.本文简单介绍了ASON光网络的故障分类、故障处理思路、故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工业零件表面快速精密无损检测,设计了结构光投影与点云处理实验仪。该结构光轮廓测量实验仪使用DLP投影机与CMOS相机构建结构光测量模块,通过正弦条纹相移算法获得单一视场下待测物体表面三维点云;配备步进电动机驱动的旋转平台,对不同视场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获得完整的物体表面三维数据;通过点云处理流程,调节对应的参数,实现对工业零件表面的精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仪重复性误差<2.5%,相对误差<3%。该实验仪成本较低,且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参数,适合小批量工业质量检测,也可用于实验教学与新工科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网络》2009,(4):27-27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工程师们最近创造了一项实时信号处理芯片处理速度的世界记录,该芯片是光处理技术中的第一代Terabit级别芯片。  相似文献   

9.
对针状焦(NC)进行不同的最高温热处理温度(HTTmax)热处理,用XRD和Raman光谱表征了经不同HTTmax处理过的NC的微观结构。分析了经不同HTTmax与NC的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数学为基础,又为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服务,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计算机辅助性教学提供图、、声、光等多种感官信息和直观的教学材料,创设了动态的教学情境,丰富了课堂教学,在教学重点处理、难点突破上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
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赋形出象”的光感已不是客观物象的光,而是具有审美意象的光色。绘画作品中的始于画终于观的互动,光线成为特定情绪的表达展现出神奇的魅力,画家要善于用光线处理表达情绪,使作品意境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2.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并推动了光的波动学说的发展;光的电磁说揭示了光现象的电磁本质;光的偏振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光是横波.在历年的高考中,关于光的波动的内容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中的热点是光的干涉、衍射,以及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笔者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地做一下总结.  相似文献   

13.
水稻短光低温敏雄性核不育系D38S在宜春的育性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然光温条件下分期播种、越冬蔸再生和高温季节人工控光处理,研究了水稻短光低温敏雄性核不育系“D38S”在宜春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在宜春自然光温条件下,育性随光温变化而发生变化,变化规律为:不育一可育一不育,5月下旬前基本上为不育,6月上旬以后至9月中旬全为可育,8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粉染色率达30%左右,套袋结实率达44.6%,自然结实率达51.4%,9月20日开始育性稳定下降,10月1日后表现完全不育;育性变化与光温的关系为:日平均温度23℃~28℃时,13h以下的光照条件,诱导雄性不育,花粉不育度为99.9%。100%,自然结实率为0,13.5h以上的光照条件诱导雄性可育,自然结实率可达51.4%,光长主导育性转换;长光条件下遇30℃左右的高温会导致可育性下降;相对偏高的高温条件下要求相对较短的短光务件才能诱导完全不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紫光光质对采后番茄果实的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合采后番茄光照射处理的人工光源。方法:以白果期番茄果实为试材,将清洗干燥后的果实转入紫光(P)和黑暗(D,对照)处理下进行照射,光强设置为40μmo L/(m2·s),光周期为12 h/d,处理时间为21d,然后测定其相关品质生理指标,进行光效应分析。结果:与黑暗处理相比,紫光处理下的40、50、60、70和80 g的番茄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分别提高了70.87%、65.89%、62.50%、65%和74.07%;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70.87%、31.86%、62.69%、40.89%和29.06%;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5.58%、40.43%、56.16%、46.95%和52.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57.55%、73.10%、61.52%、59.57%和61.49%;总酚含量提高了33.50%、26.79%、39.97%、34.25%和71.69%;但是,相同处理下的不同单果重间的果实中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酚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紫光处理提高了采后番茄果实的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酚的含量,但是在不同单果重果实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在采后番茄光处理时,采用紫光作为照射的光源,可以提高其相关品质生理指标,该方案可为采后果蔬品质的光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光的传播”这一节,人教社版的新旧两种教材(新教材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版本,旧教材指九年级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下同),在内容的编排上大致相同,都围绕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速等方面编写。但是它们对有些细节的处理、知识的获取过程等在安排上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迪歌 《教书育人》2005,(1):12-12
光计算,意味着如果将今天硅芯片的处理能力与无与伦比的光速融合在一起,我们得到的将是一种令人震惊的组合。  相似文献   

17.
本对光互联网领域最新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光互联网的传输技术、激光技术、光交换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重点从光互联网传输的损耗、光纤色散、光纤的有效面积、最有发展前途的VCSEL激光器、/VIENS光交换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是让从事光互联网研究把握光互联网的最新发展动态,瞄准当前光互联网研究的方向,掌握国际上光互联网的最新进展和热点,有宜于我国光互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钛光催化及其在废水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原理、制备方法、对有机污染物处理研究现状、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的因素、提高光催化效率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方向等六个方面综述,说明TiO2光催化在废水有机污染物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马莉 《河西学院学报》2003,19(6):116-119
“光是绘画的主人”。通过论述光与精神表现的关系、光与色彩的关系、光与体积的关系、光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光与时间的关系,阐述了如何将“自然之光”转变为“艺术之光”。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光的海洋里。光,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光,使我们的星球更美丽。光的直进、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都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光的这些规律使光产生了很多美丽神奇而又壮观的光现象。在此我就生活中常见的两个光现象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