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恬文课程标准》中对习作评价提出这样的要求:“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确,让学生学会自改、互改习作,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生习作的评改,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小学生习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评改习作的能力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已注意了让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但是力度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拓宽作文评改的途径.不拘一格,让学生真正参与评改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习作评价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既要注意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可以说,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评价给予了更为科学高效的方法指导。何不尝试让学生在自改和互改为主的小组合作中体验习作评改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在习作评改中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培养学生习作“自改和互改”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改进习作评改指导:将习作评改重心由“课外”向“课内”侧重,评改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书面评语(静态)向课内师生合作评改(动态)转变,做到由“外”而“内”,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相对于习作指导课侧重关注学生的创作欲望而言,习作讲评课因为有了学生习作这一评价客体,更加突出了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习作教学中的评价,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窦步安 《考试周刊》2011,(36):67-67
传统的作文评价追求统一化、标准化、技巧化,强调的是甄别、检验和选拔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激励、调整、反馈功能;重视了学生习作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学生习作准备过程与方法、习作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的是教师权威性、终结性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重视的是教师的精批细改,忽视了学生自己对作文的反馈、修改和学生间的相互修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的有关写作评价的理念,针对小学习作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探索出符合小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这一要求打破了长期习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局面,改变了“高强度,低效率”的老套习作评改模式,把“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写完初稿后,再次走进作文,欣赏、揣摩、修改、评价、完善,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多次修改,直至满意。  相似文献   

9.
孙莺 《农村教育》2005,(9):63-64
传统的作文评价是由教师一人独揽大权,精批细改,对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要圈划纠正,对病句要指出,甚至修改,对某些用词造句也要加工润色,每篇学生作文都有眉批、夹批、总批,使作文批改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负。因此新课标建议“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就是要实现作文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提出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到作文修改时指出:“改与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批改习作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改的实践中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上不但强调写作前的准备和指导,而且强调写作后的评议和修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互相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作文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自评自改的意义,教给他们改评习作的方法,通过适当的评价以及改革评价的机制,使学生乐于、善于评改自己和同伴的习作,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鼓励学生的习作、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习作评价与批改往往定位于教师和习作之间,是一种单向的评改活动。教师精批细改,耗时多,效率低,且不及时,每次作文要隔十天半月才讲评。教师的评价单一,导致学生的作  相似文献   

13.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评点学生作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评讲学生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作文评点时要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 学生千差万别,写出的作文各具风采,教师要保护学生写作的天性,适当加以鼓励。学生的习作跌宕起伏、故事性极强就可评点为:“诚如《水浒》也,曲折动人,荡人心魄,是记叙的典范。”学生的习作词藻华丽、语言优美,则评点为:“我陶醉于你优美的语言中,经历了一次美的洗礼。”  相似文献   

15.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拟题○习作指导要开阔学生习作思路,启发学生自由表达○习作讲评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批改形式要多样化,要尊重学生的原意,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教师导——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改被视为不可改变的定规,有谁违反这一“定规”,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则被认为是不负责不敬业,是“懒”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陈宇冰 《新读写》2010,(1):34-35
俗话说“文不厌改”,但“改”不是教师的专利,新课标也规定:要逐步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写作教学中注重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建立多维评价平台。通过多方互动,实现作文的再创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结合。"为了改变以往僵化的评改模式,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导学生自改、互评、互改与教师的综合评价相结合,努力营造绿色的评改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得学生习作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侯艳华 《学周刊C版》2014,(12):186-18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习作的批改,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对于指导学生写作、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我们语文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如何优化学生习作批改的实效,提升批改的价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常用文体的习作,也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