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移动电视是国际公认的新兴媒体,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数字移动电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数字移动电视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数字移动电视节目的三种途径:一是节目设置必须符合"动众"特点与需要;二是长途移动电视节目以"内容为王",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三是短途移动电视节目要遵循"编排规律",讲求编排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特别喜欢自己当"导演",让一部分思维敏捷、成绩优秀的学生充当"演员",按照教师的意愿和教案编排程序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演出",让一小部分"学困生"充当"观众",专门回答一些"对不对"、"是不是"和"好不好"之类的问题,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编排是频道运作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科学合理的节目编排对于提高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电视观众、电视传媒的特质及市场对电视节目编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对电视节目提出了相应的编排策略。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被模仿"、"被克隆"、"被山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侵权"或"准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电视节目的生产和电视节目品牌价值的提升,进而影响到我国电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护电视节目产权可以从提高产权意识、敦促行业企业自律、完善市场主体改革等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包装、主持人的播报风格等是使电视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的重要原因,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应遵循必需的原则,在目前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短信产业兴盛的大背景及手机广泛普及的今天,短信互动与大众传媒的结合越来越多.这种互动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视与观众间固有的点对面的单级传播模式,首次赋予了观众直接参与、影响电视节目流程内容的权利.由此,短信投票类电视节目充斥于荧屏,并引发了对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思考.对于短信互动这一形式,应适量有分寸地应用,才能真正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电视编辑越来越面临着一个挑战,如何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电视节目要吸引观众的注意,最重要的是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造型随着电视节目的多元化发展也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在越来越注重视觉效果的现在,电视主持人不同的化妆造型,会给观众留下不同的印象和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今电视已越来越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之而来的一些电视文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电视剧、电视宣传片、新闻节目、广告片等都需要画面和语言的完美结合,以展示给观众最准确的信息.因此,电视解说词时于电视节目来说是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电视解说词作为电视屏幕上的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作者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她是一位不爱张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的坦诚、平和与从容,总是让她显得与众不同;她那柔和的目光, 总会让观众感觉到她的慈爱情怀。她主持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深受观众喜爱。她从1993年起,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并荣获"金话筒奖"。她曾经主持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建党80周年等一批的大型直播节目,在全国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技术不断进步,已经逐渐成为观众最熟悉的传播手段,与新媒体相比具有自身特点,为了保障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需要不断强化电视节目的播出技术,处理好播出系统内部的各个细节。本文从电视播出系统的特点入手,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电视节目播出技术,为观众提供品质更高的电视节目,促进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编排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节目组合的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配的艺术;是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打造电视台形象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想锁定受众目光、增强电视宣传效果,就要将节目合理地、科学地、艺术地去设计、整合和编排。  相似文献   

13.
王路 《华章》2011,(31)
电视节目从它一诞生开始就被人们当作获取信息和消遣娱乐的主要传播载体,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与习惯.其中新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节目的品位,使观众在汲取新闻中的精华已经成为电视编导日益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强化电视新闻编导意识进行了研究,以此通过电视声画语言,发挥电视本体特性,塑造鲜明的屏幕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编排策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节目编排在实践中已有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在理念上也得到了初步的梳理。节目编排巧妙合理能使节目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取胜。因此,制定一个长期发展战略,讲究电视节目的编排策略,对我们的电视节目编排实践以及理论研究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的普及,收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尽管看电视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但是电视节目(尤其是综合节目)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内容丰富、声情并茂、轻松有趣,很多好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学生不厌其烦地等待与观看.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介迎合观众"窥视癖"的需求是电视文化庸俗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社会新闻、电视法制节目是满足观众"窥视癖"的代表."窥视癖"的节目价值心理根源指向是观众肉身感官的刺激,而非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而后者正是电视"雅文化"形成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先生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点评中把"仁者乐山"的"乐"读成"lè",招来部分观众和网友的炮轰,罪状是把"yǎo"读成"lè".余先生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读法.由于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的地位,一个字的读音问题被放大,并且引起舆论的关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语言文字工作者在这场争执中有责任和义务发言,所以笔者不揣浅陋,提出自己的意见,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论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电视创作已经经过了六十年的创作实践,有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维,这种创作思维是电视艺术最为宝贵的财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想有一定的观众,我们必须强化这种创作思维,因此电视编导的责任越来越大。电视编导的创作要想赢得一定的市场,就必须不断的创新,发挥创新思维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运用。一个电视节目要想在行业中制胜,那么创新是其唯一的法宝,而电视节目的创新最主要的是调动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威 《学周刊C版》2014,(11):218-219
电视节目逐渐成为文化的一种主要方式,而电视节目名称或多或少也反映了文化的特点.电视节目名称成为观众对电视的第一印象,可以给节目锦上添花.中文电视节目名称与英文电视节目名称因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相似也有不同.因此,节目名称会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增加美感,而英文节目名称的翻译则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20.
摄录和编辑同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两大支柱,而其中电视编辑具体工作所指的是对由电视摄录所得的素材进行取舍和组接,即编排。由于电视编辑的最终编排成果往往决定了整体电视节目的质量,因而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来说,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对于编辑工作能有一定的情感与素质把握。本文从电视摄录与编辑两者关系的角度,论述了电视编辑工作者编辑意识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