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教学课程标准中谈到“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顺应世界数学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学生活化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2.
张洁 《云南教育》2005,(31):48-4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更关注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一句话“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如何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用于...  相似文献   

6.
周泽梅 《小学生》2011,(4):39-4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掌握好取近似值的三种方法,培养其取近似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形成学习体验。”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鲜活的体验呢?下面结合自己对“体积”的教学,谈一下自己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与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这样的教学建议:“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由此可见,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基础,对学生感悟知识,建构新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结合新的理念,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一课时,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牛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联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地学好数学,下面就这几年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澡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生活中产生、发展,又必须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许德明 《教师》2010,(34):22-22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到生活中去。新课程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那么,我们如何构筑“生活课堂”,促进学生主动、愉悦地学习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体验数学活动,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