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温州,是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的故乡。夏鼐一生与温州的感情绵长而深厚,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私人日记中,有关温州的记述占有相当的篇幅。《夏鼐日记·温州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温州篇》)是从《夏鼐日记》(十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摘出其在温州时日所记的文字独立编成,同时将以前偶作省略的房族和乡情内容逐一补齐。全书分10个篇章,展现了夏鼐刻苦求学,谨严治学,最  相似文献   

2.
<正> 在中国近代社会,宗教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近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宗教不幸沦为侵略者的帮凶和野心家的工具(如立孔教为国教运动),在"科学"、"民主"思潮的挤压下,成为专制、愚昧和迷信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论国民性改造与社会价值取向的近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社会价值观的近代变革是近代国民性改造的首要前提,在此基础上,章详细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价值观由封建的家族本位主义向资本主义的个人本位主义再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转换过程,揭示了社会价值观近代转换的规律以及对国民性近代改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家卡尔说:所谓历史,就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无终止的对话.但是,对于政治思想史,追问历史的意义和了解历史的真相同等重要.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青年学者颜德如博士的力作<梁启超、严复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在翔实描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本身及其被中国思想家所接受的卢梭思想的同时,解读了卢梭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意义,并揭示该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 潮流涌动——清末经济民族主义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近代经济民族主义,国外某些学者已经有所关注,例如美国学者郝延平在他的《中国近代商业革命》(加州大学1986年版)一书中讲到“贸易交往中产生的中国民族主义”和“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对此国内学者却忽视了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经济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生...  相似文献   

6.
浅议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刘莹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动、大转型的社会,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人们看到古老的农业经济——官僚政治的中华帝国,远非进行扩张的、推行国际贸易和炮舰政策的英帝国的对手。从此,中国社会便开始从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向商品...  相似文献   

7.
尹洁 《华夏文化》2000,(3):10-12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其自身通过改造和转换也获得新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长得以保存、认同和传承。其二,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对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之"李约瑟难题"是在1964年提出的。实际上,在1944年浙江大学研讨会上,李约瑟就与我国一批学者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清末民初,严复、梁启超、冯友兰、任鸿隽、王阧等都不同深度地论及和研究了这个问题。1944年,李约瑟的观点已经形成。李约瑟坚持社会因素决定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与他1930年参加第一次科技史国际会议、受苏联学者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代文化片论□陈国庆近代文化,指自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的80多年间中国社会的文化潮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且难度很大的课题,并非一篇短文可以说清楚的,故本文名“近代文化片论”。学术界几乎普遍认为:中国文化在古代最为辉煌,到近代则暗淡无光。外国殖民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陶然 《华夏文化》2000,(3):13-14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在启蒙思想的呼唤下,终于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潮流。古老的中国开始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政体转变、古代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在诸多方面与西方不同,这种不同点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兹不赘言。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4月17日至19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近代以来华北城市与乡村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津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80余位学者汇聚津沽,共议近代华北城市与乡村研究的新趋向。会上,五名专家学者分别就会议主题做了深刻发言。随后的分会讨论则围绕着城市政治与城市经济、城市社会与城市文化、城市体系与城市建设、区域政治与经济、区域社会与文化、乡村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经与会专家学者友好热烈地讨论,本次研讨会总结了近年以来近代华北城市与乡村变迁研究的三个新动向:一是城市与乡村理论探索深入;二是城市与乡村研究的融通与对话;三是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呈现出多维交叉与热点突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刘佳  过伟敏 《中华文化论坛》2015,(2):151-156,192
中国近代,公共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和时代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性和文化交融的复杂性。镇江近代公共建筑从一个点折射了中国近代"边缘城市"的演变历程,是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型的重要类型和主要推动力。与传统建筑相比,镇江的近代公共建筑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拥有新功能,充分体现了其典型性和时代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近代陕北妇女再嫁习俗岳珑,秦燕婚嫁,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历来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社会中,婚姻不仅仅意味着男女之间的关系,它与生存、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影响着各种习俗的传承。近代陕北特定的民俗氛围,对妇女再嫁见善思齐,止恶...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的主题是爱国、民主和进步。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特殊社会背景下发生,完全符合近代历史的辩证运动和逻辑规律。爱国救亡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压倒一切的历史课题,而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建立立宪议会政治,则是走向爱国救亡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所有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公司制度起源于西方,是现代社会普遍流行的企业组织形式。近代中国在"仿行西法创设公司"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国情对其加以变革,从而使得近代中国的公司产生了家族企业、员工队伍同乡化与行帮化和"官利"制度等有悖于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但却符合国情的制度性变异。探析近代中国公司制度"淮桔成枳"的变异及本土特色,有助于深化近代中国企业史乃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于促进当今中国企业的公司制度建设,亦具有历史启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炜 《华夏文化》2007,(2):20-22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入侵,通商口岸的相继开放,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随之传入。面对鸦片战争的惨败,一大批有志之士以向西方学习为口号,在全国掀起了波澜渐起的近代化浪潮,进而引起了整个社会对近代新型人才和大众传播系统的强烈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城市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诸天讲》是近人康有为的哲学著作。据康有为所说,此书写于1886年。这是作者在长期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的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的学术著作。康有为依据西方近代科学,在该书中提出了不同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其用意在“尽破藩篱而司彻诸天”。(《康南海自编年谱》)康有为早年即对西方近代科学和一些著名科学家有浓厚兴趣,尤其是对大科学家哥白尼和牛顿十分敬慕。他说自己“最敬哥、奈(即牛顿)二子”。(《诸天讲》卷二)在这部书中,他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和牛顿的“万有引…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中成就最大、所用精力和时间最多的两项事业就是办企业和办教育,且几乎是同时开始、齐头并进。张之洞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不仅表现为办学堂多、类型广、范围大,更重要的是他在废除...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向近代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向近代化转型杨宪邦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时期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天崩地解"、"狂飙突进",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近代。社会实践发生亘古未有的剧变。与此相适应,中国文化结构由基层经中层到上层,即由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政府开始实施自开商埠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金融业开始朝着近代方向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为数众多的银行在自开商埠出现,并且开始从事存款及内外汇兑、信托业务、发行纸币、控制税收,并以贷款方式维持实业,促进了商埠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兴起,使传统的钱庄票号受到挑战。一些旧式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变经营方向和运作模式,出现了明显的朝着近代银行转型的倾向。但是,由于中国近代实业欠发达,加之传统的商事习惯又总是将中国商人与旧式票号、钱庄拉到一起,这就形成了中国近代金融业中银行与票号、钱庄并存的局面。由于自开商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低于全国城镇的平均水平,因此,对中国金融业所发生近代转型的程度尚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