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谢纲民 《成才之路》2011,(30):77-77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肤浅、庸俗、模式化,缺乏真情实感的严峻现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现代生活脱节,学生被禁锢在狭窄的教室里和有限的教材中。如何摆脱这一窘境,实现作文与生活的沟通,我认为首先必须树立一个理念——作文教学生活化。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指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要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
刘国元 《考试周刊》2014,(35):47-4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生活化,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生活的充分联系。小学作文教学更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学生的视角引导到生活中,使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学生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文时才会有素材,作文才会不空洞,表达的情感才会更丰富、真实。生活是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作者就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这一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学生爱玩爱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作文教学充分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实现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一.作文生活化概述所谓的作文生活化主要就是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生活与作文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将枯燥难懂的教学语言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老师的教学难点之一,受到儿童语文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很多学生都说自己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感情、无内容的空话。对此本文立足于生活化教学,以期通过生活化的素材为通过学生作文写作水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月红 《考试周刊》2009,(18):33-34
作文即做人,教文以教道。生活与作文是统一的,生活作文是寓于生活教育之中的。中学作文教学要根治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必须走作文生活化之路。本文从走进生活世界,深入观察生活;丰富生活体验,提炼生活话题;加强作文指导,写作过程生活化等方面探索了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小学生而言,生活是其作文最为直接的灵感源泉、也是激发其真情实感的最有效渠道。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中生活元素的引入"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然后论述了其引入生活化元素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唤起更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和生活化情境之间相互融合的思想意识,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生活学习一体化,让学生在不断享受语文、享受作文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果与作文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理论,也是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书本中寻找生活、开展体验式作文教学以及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探讨了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贾如俭 《小学生》2023,(7):142-144
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分析,挖掘生活资源,夯筑教育基石,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板块,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性与灵活性。传统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写作需求,导致学生作文能力难以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育状态,拓展了写作教学空间,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无疑是促进学生写作素养发展提升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将生活化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其次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详细论述作文教学如何回归生活,实现灵动教学,以期提升作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对小学生而言,生活是其作文最为直接的灵感源泉、也是激发其真情实感的最有效渠道.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中生活元素的引入"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然后论述了其引入生活化元素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唤起更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和生活化情境之间相互融合的思想意识,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生活学习一体化,让学生在不断享受语文、享受作文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果与作文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探究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其中“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深受广大教育研究人员、一线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生活化作文主要是指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拓展性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一改传统作文教学的枯燥性和机械性,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激发学生作文写作的热情,提高作文教学效果[1]。本文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入手,根据笔者对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作文教学实践经验,着重分析了提高小学作文生活化措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课堂教学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写作水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与素材,习作从本质上来讲就应该是反映生活的。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让小学作文教学更加生活化,并提出实现小学作文生活化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带来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是对实际生活场景的描述及对实际生活感受的表达。就小学作文教学而言,应用生活化模式对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写作教学内容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模式的构建原则,重点讨论了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模式的构建策略及其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3.
黄惠宗 《学周刊C版》2011,(2):127-128
现在很多学生提笔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只能说些假话、空话、套话敷衍了事,使得所写之文空洞无物,毫无情趣可言.读之如同嚼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心中没有“生活”.没有可写的素材储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生活中培养真情实感.写出富有生活韵味的作文。此外。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作文评改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中.以生活实际检验作文质量。教师还应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书写评语.拉近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朱雪凤 《考试周刊》2011,(85):56-58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有天然联系的学科,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课堂教学及作业扩展的生活化是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主要途径.其中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通过阅读、作文等教学的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来实现。又加上通过布置查考式、探究式或专题式的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能力主要体现在作文的写作上,现在作文更强调生活化,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感受,从而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生活,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视作文活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让作文教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个性,逐步使作文教学充满生活化情趣。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局限于教材和作文话题,忽视了作文写作与客观实际的结合,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写作兴趣的培养。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小学作文写作要贴近生活,感悟生活。以此,本文从小学作文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所谓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睛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习作教学必须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放飞童真,返璞归真,让学生写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学活动也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并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内容才会更加充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凸显出生活化的教学特色。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中作文教学虽说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但大多数还是一些久研不决的老问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仍是破解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难题的最佳选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作文,启发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意识,优化生活化作文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当然,教师也要深化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高中作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高中作文教学虽说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但大多数还是一些久研不决的老问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仍是破解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难题的最佳选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作文,启发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意识,优化生活化作文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当然,教师也要深化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高中作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