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尔德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他既是那一年代典型的轻浮、无忧无虑、为金钱而奋斗的生活的带头参与者,同时又是一位超然的观察者。他的个人生活便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在“二十年代”期间,他因创作获得成功而致富,而当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大萧条时期,也给菲茨杰拉尔德带来了厄运。在此期间他的作品不受欢迎,他在衰微中度过了十年,  相似文献   

2.
永恒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人们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这幅被誉为“永恒的微笑”或“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年,在他的家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据说该画是应他未来的赞助人朱利亚诺·德·梅迪契的要求创作的,此人从1513年开始资助达·芬奇,直到1516年去世。几十年后,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建筑师和作家瓦萨里第一个在书中提到,《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人佛朗切斯科·德·乔孔多的妻子。后来,他又考证了创作时间以及此作品的经历,认为《蒙娜·丽莎》曾归法国弗…  相似文献   

3.
读最好的书     
上世纪的四十年代,在美国好象每天都有新书和新的杂志出版,美国人民有多得来不及看的新书和新杂志随他们挑选。有传奇小说、航海冒险小说,还有军西部拓荒生活的小说等等。就在这时候,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亨利·戴维·索罗(Henry DavidThoreau,1817—1862)建议大家“看最好的书”。他说这话的意  相似文献   

4.
走进詹姆士·邦德生活的女性,无一例外都会在短时间内心碎神伤。《007》原作者伊恩·弗莱明的性情是温和的,他本人的行为也与其笔下那位多情、风流、放荡不羁的男主人公邦德极其相似。在一家旧货商店,人们发现了上层社会靓丽女孩缪里尔·赖特的黑白照片,从而揭晓了一段她与《007》原作者在战争期间激情奔放而又悲剧性的恋情。弗莱明声称,在他27岁时,与赖特小姐一见钟情。赖特小姐的侄女苏姗与罗纳德·弗格森结婚,生下萨拉,即后来约克郡的公爵夫人。1935年夏天,弗莱明与赖特邂逅于奥地利的基茨比厄尔。当时赖特小姐26…  相似文献   

5.
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3),是本世纪初盛行一时的“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创始人,他自20年代初译李白诗始,到70年代初去世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对中国文字和诗歌的趣味有增无减。庞德对于中国古诗、儒家哲学及日本戏剧的翻译介绍,在英美文学界掀起喜爱东方文学、哲学的高潮,并且他在中国古典诗  相似文献   

6.
毕加索创立立体派而拉塞尔使色彩鲜明如果摩根·拉塞尔不是从事现代绘画,而是以电影为业的话,那他就有可能取得一项特殊成就,从而获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奥斯卡奖。他毕竟是两个最早的美国抽象派画家之一,另一位是斯坦顿·麦克唐纳-赖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们在先锋派的巴黎四处游荡。正当毕加索还在构思如何将一把提琴的正面和反面画在同一张画面上时,他们创造出全色谱色彩的调和。在芝加哥特拉博物馆举行的“摩根·拉塞尔作品回顾展”是对一个已被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美国石油界亿万富翁J.保罗·格蒂曾为其英国别墅安装了自动收费公用电话,这样,他就不必为客人打的电话付款了。据说,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巴斯德十分怕脏,尤其害怕传染病,因此他拒绝跟任何人握手。列夫·托尔斯泰小时候很爱器,因而被人叫做“Lyova Ryava”,意为“爱哭鼻子的小列夫”。美国第23任总统本杰明·哈里森及其夫人对白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经济萧条和革命式的动乱以后,从1850年至1870年,英国进入了为期约二十年的和平与富足的时期。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小说反映了这一时期当权的中产阶级的情况——生活舒适安逸,近乎富裕,对于个人的道德品行较为关注,而相形之下对个人的善恶与社会问题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却很少注意。特罗洛普出生于1815年4月24日。他的母亲弗朗西丝·特罗洛普(1780—1863)是《美国人的家庭习俗和礼仪》一书和其它许多长篇小说的作者。特罗洛普少年时就长得高大,但举止笨拙,生性羞怯。成年后他长得强壮有力并喜好喧闹。他曾去温  相似文献   

9.
(一)1906年4月,高尔基抵达美国的第二天早晨一开始,又涌来了几十名来访者。“高尔基先生正准备参加今天将举行的宴会……”布列宁向大家宣布说。“他今天无论如何不能会见你们了。他要和马克·吐温交谈……”马克·吐温的名字对最热心、最坚决的来访者都产生了魔力般的作用。这大概是布列宁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但是,在那个时候的纽约,甚至在当时的整个美国,这确实象他如果宣布高尔基将与复活了的乔治·华盛顿本人共进早餐一样轰动!纽约是个车声隆隆、人声嘈杂、交通繁忙、生意经十足的城市,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里,马克·吐温的笔和语言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很多美国人的心目中,70岁高龄的马克·吐温在掌握人类的智慧和心灵上甚至胜过一些国家首脑。难怪人们曾多次向他本人提议争取当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作家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生于1870年10月10日,比他的朋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小十岁.去年(1985年)1月是契诃夫诞生125周年,而10月是布宁诞生115周年。两位作家是1895年12月12日结识的,即90年以前。在这四年之前,两人开始通信,布宁请求安东·巴甫洛维奇看看他的作品,并且谈谈自己的意见.契诃夫回信说,他“是一个差劲的评论者,评论初出茅庐的作者时,总免不了失误”。他请求布宁寄些新创作的短篇小说给他,“只是不要寄那些已经发表过的”.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了《布宁文集》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王子与贫儿》(1880)等以少年为主人公的作品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塞缪尔·朗荷恩·克菜门斯。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4岁时,全家迁到密苏里州南部的汉尼巴尔居住,在那里他度过了少年时代。汉尼巴尔位于密西西比河岸边,因地处南部交通要道而热闹繁盛。1867年,吐温32岁时,他以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时报记者的身分与去欧洲和巴勒斯坦的旅游团同行,乘的是“桂格城”号轮船,历时半年。他从所到的各个地方,向报社发回许多非常有趣的报道。这次旅行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机,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美貌姑娘奥莉薇娅·兰登的弟弟查尔斯·兰登。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是瑞典著名的发明家和化学家。他一生主要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无烟火药等85项发明的专利权。诺贝尔热爱和平,希望用自己的发明消灭战争、造福人类,因此于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遗嘱,捐献价值920万美元的财产作为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方面“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来瑞典国家银行在1969年又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仪式在每年的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获奖者被授予一份  相似文献   

13.
斯维尔德洛夫逝世后,列宁说:“我觉得好象失去了右手……”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出生于一个不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是雕刻家,拥有一间不大的工作室),他的生命很短暂,只活了34岁(1885—1919),而且1/3以上的时间是在监狱和流放中度过的。他16岁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20岁时已成为乌拉尔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1917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后,斯维尔德洛夫担任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即俄罗斯联邦国家政权最高立法、执行和监察机构的主席。同时,他还兼任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显然,他当时是大权在握,重任在肩。那么,在那些惊心动魄、风云变幻的年代里,雅科夫·斯维尔德  相似文献   

14.
正从巴黎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到纽约911事件后的天际线,罗杰斯的作品重新定义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及建筑师对社会的责任。他为我们的城市、环境和人类做了诸多贡献,因此获得了此项殊荣。——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颁奖词作为美国建筑界的最高荣誉,201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授予了英国著名建筑师、2007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1933—)。  相似文献   

15.
愤怒的牢骚     
人们去萨利纳斯拜谒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而许多当地人却憎恨他。  相似文献   

16.
84岁的罗伯特·佩恩·华伦在睡眠中悄然长逝。他是1986年美国正式授予的第一位桂冠诗人。他曾幽默地宣称,如果是由于写了那些用于礼仪上的诗歌,他宁愿不接受这个称号。“天啊,不,”当时他说道,“我不期望人们将会听到我作诗赞美罗纳德·里根夫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华伦几乎赢得过每一项文学奖。最突出的是,他是唯一的一位普利策小说(《国王供奉的人们》,1947年获奖)奖与诗歌(1958和1979年两次获奖)奖的双奖得主。这位人们称之为“红色的”肯塔基州人,同时还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评论家兼教师,他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合著的《关于诗的理解》和《关于小说的理解》深受几代学生的推崇。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记者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了“普利策奖金”。这是一种授予美国新闻写作和文学方面优秀作品的年奖。约瑟夫·普利策1847年10月生日生于匈牙利的马科,但长在布达佩斯。他十七岁时来到美国,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服役于南方联盟军队中。1867年,他充当圣路易斯的一家德国日报《西方邮报》的记者,从此开始了新闻记者的生涯。同年,他加入美国籍。不久,普利策便在地方新闻业中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当众演说的才能使他于1869年在密西西比州赢得众议员的席位。尽管任这样的职务从法律上讲他太年轻了,但他当选了。  相似文献   

18.
1842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查尔斯·狄更斯(Charies Dickens,1812—1870)和他的妻子离开利物浦,登上了途经哈利法克斯,新斯科舍开往美国的“布里坦尼亚”号汽轮。这时的狄更斯,再有一个月就要过30岁的生日了,而许多使他扬名于世的杰作都尚未问世。不过,他已以《匹克威克外传》、《老古玩店》、《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及《奥列佛·特维斯特》的作者而闻名了。一大批崇拜者在先前的殖民地恭候着他,在他全部旅美期  相似文献   

19.
亨利·路易斯·门肯(Henry Louis Mencken,1880—1956)是本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知识界的一位中心人物。在向美国中产阶级文化发动进攻的作家中,门肯的攻击最为犀利,他甚至杜撰了一个词把中产阶级描绘成“笨伯大众”,此词是由“资产阶级”和“笨伯”合缀而成。门肯以诙谐讥讽的文章嘲弄那些支持中产阶级的机构和组织;他视争论为乐事,甚至不惜以其直截了当、尖刻的抨击去挑动自己的对手;他讨厌囿于自己小天地的宗教集团和商品化社会;他不支持民主  相似文献   

20.
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地下实验室里,加布里埃尔·巴凯透过显微镜,凝视着蚀刻在小小的银制文书手卷上的四个希伯来字母——YHWH。他轻轻地道出了上帝的名字:“Yahweb”(有些人念“上帝”这词为Jehovah),这名字还是第一次在三大宗教之圣城的古代文物上发现。加布里埃尔·巴凯,几乎人人都称他为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