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以30万年薪聘请视觉总监开创地市党报"读图时代"先河的嘉兴日报社,2007年1月5日又出惊人之举:他们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刊登启事,以"不问学历高低、不问学科背景、不问年龄大小、不问性别男女"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和记者。其卓越的胆识,宽广的胸襟,宏伟的气魄,开阔的视野,令人肃然起敬。"四个不问"是科学人才观的最好注脚,彰显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用人单位在用人上的理性和务实。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记者接到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陈应宏老师的来信,反映部分媒体刊载的“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内容不真实。他担心披上“哈佛”外衣的这些原本不存在的“训言”,会通过其他媒介以讹传讹,流传越来越广。(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3.
《教育》2009,(5):16-17
杨涛4月3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发布在新疆天山网上的一篇评论,最近在乌鲁木齐引起热议。讨论因乌鲁木齐市第十二小学要求学生背记相关领导人的名字而引发的。该校学生告诉记者:“上个星期我们就在背领导的名字,不光是乌鲁木齐市市委书记的名字,老师还让背国家主席、总理、乌鲁木齐市市长、市委领导、本校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等人的姓名。”(《中国青年报》4月2日)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5日《中国青年报>上一则题为《“白毛女”罗昌秀辞世》的消息称:“2002年12月31日,大型歌剧《白毛女》主人公的原型、80岁高龄的四川宜宾‘白毛女’罗昌秀去世……”笔者认为,罗昌秀并非“白毛女”的原型。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5.
媒体点击     
钱理群:理想的大学离我们有多远(5月3日《中国青年报》),罗崇敏:初三、高三备考浪费时间(5月5日《重庆晨报》),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如此拼搏为哪般?(5月6日《长江商报》),芬兰教育模式思考: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5月26日《光明日报》),青少年科技竞赛走向“高精膏”(4月30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6.
数字     
《天津教育》2014,(23):4-4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4年12月13日,我国最大的招聘网站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发布《2014电国年度最佳雇主》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9,(6):17-17
欧木华5月5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通过媒体呼吁,有关“摩尔庄园”游戏被收录进武汉市小学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5月4日《长江商报》)  相似文献   

8.
据《文汇读书周报》报道,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发起,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新京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31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8年度十大图书”评选结果近日揭晓。  相似文献   

9.
由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科学时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少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网、新浪网等19家中央媒体和网站推荐、18万网民参与的2010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不久前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10.
据2006年1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智联招聘网站联合推出了2006毕业生就业状况大型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12个大中城市的12463名大学毕业生和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120家大中小型企业。调查中关于“在个人素养方面,您最不喜欢的是哪一方面?”83.6%的雇主选择了“不诚实”。2005年12月27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根据这项调查报告告诉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雇主最看重实践和诚信。  相似文献   

11.
新闻月评     
《少年儿童研究》2012,(2):59-60
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已占我国留学总人数的22.6% 《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9日讯据《人民日报》等媒体不久前报道,从1978年到2010年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90.54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留学输出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据媒体报道,2008年3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姜伯静同志《高考写作错一字扣一分是在考什么》的评论文章,大意是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备受各界瞩目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与去年的高考大纲相比,今年的考纲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值得关注的是,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相似文献   

13.
特稿是近些年来新闻写作中兴起的一种新文体,已上升为一个重要的新闻写作门类。从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最初设立“特稿写作奖”,特稿在国际新闻界的出现和发展还不足三十年。在我国,《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推出《冰点》特稿专栏;1996年四川《华西都市报》率先成立特稿部;《南方周末》在近两三年注重探索中国式特稿的写作;同时涌现了以南香红等为代表的,以写特稿见长的记者;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台湾人气最旺的绘本偶像作家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向左走,向右走》被改编成电影并由梁咏琪与金城武主演。于是“向左走,向右走”不只成为人们熟知的爱情故事,也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流行用语。如:《香港电影:向左走,向右走?》(《南方周末》2002年4月25日),《电影向左走,评论向右走》(《中国青年报)2003年12月6日),《高档白酒:向左走,向右走?》(《光明日报)2004年1月5日),《买房还是租房:年轻人无奈上演向左走向右走》(《山西日报)2005年11月1日),《案例分析:房价猛涨,买房向左走租房向右走》(《京华日报)2006年4月17日)。不仅如此,还有一系列的“左右”对举用语正在流行,如:“XX在左,XX在右”,“左手XX,右手XX”,“XX向左,XX向右”。那么,这些“左右”流行语究竟表达了些什么特定内涵呢?  相似文献   

15.
张学海 《河北教育》2005,(23):45-45
有位妈妈,给《中国青年报》写信,坦称“我是一个失败的妈妈”。主要原因就是儿子中考“失败”.“只能选择一所民办高中”。(载2005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处罚没写完作业的孩子,老师就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扇他们的耳光,谁扇得响,评出前三名,奖励一个作业本。”一被打学生的母亲王女士近日向记者反映,其12岁的儿子豆豆(化名)在学校被扇了40个耳光后,左眼睫状体脱离。(1月6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7.
王尧 《学习之友》2009,(6):31-31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公开说,‘我反对’。”中国青年报社图片总监贺延光笃定地说,“如果我也像国内其他记者一样早走5分钟,那就错过了这张照片。”这张黑白照片发表在1988年3月29日《中国青年报》一版(见下页)。  相似文献   

18.
日前,在扬州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记者惊奇地发现这样一幕:泰州某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对一名张姓同学的回答基本满意后,提出“你对你的年薪有什么要求?”张同学很慎重地说:“一年5万吧。”  相似文献   

19.
黄飞英 《学习之友》2006,(12):17-17
读了4月10日《中国青年报》二版张湘藩辑“毛泽东《咏蛙》诗”,实在不敢苟同。据笔者所知。《咏蛙》诗的作者另有人在。  相似文献   

20.
新闻月评     
《少年儿童研究》2011,(2):59-60
中式“悍母”教育更好? 2011年1月18日《重庆晚报》讯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的文章引起轰动。文章作者蔡美儿迅速成为英美媒体追逐报道的焦点人物,其在英美媒体和网络掀起的一场中美家长育儿方法差异的大讨论十分热烈。《时代》《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都参与了这场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