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季瑶娴 《职教论坛》2020,(1):133-138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且稳定的双师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要的基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专业链、人才链与产教链"三链合一",建设校企双向交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机制,创新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之间在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结构性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由于教学实施中存在时空限制,高职院校相当数量的校企合作项目层次较浅、形式单一。高职院校应以产教融合为最终目标,充分思考校企合作在实现“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整校校企合作路径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破解人才培养改革中的“瓶颈”,从而巩固和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高职药学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开展研究,提出创新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共建产学研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途径,实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方位融合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目标所向,是解决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存在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校企合作不够紧密、产教融合形式单一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多形式新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共建校企艺术设计类核心专业群等多种方式提升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水平,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引领发展的代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高职院校发展的竞争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复杂性等的内在要求。产教融合从院校实践发端到学术认同,其组织形式和学理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空间样态、市场主导的组织样态、教育主导的育人样态等。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背景下,需要高水平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整合生产要素,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集聚行业企业技术专业、业务骨干等高层次人才,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动性,促进校企“双元”育人,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杨巨恩 《成才之路》2023,(16):73-76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可以实现院校、行业、企业优势互补,保证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文章分析现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并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例,在试点班级实施新模式,对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双元制”育人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培养未来社会所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途径之一。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通过对产教融合中校企合作“双元制”育人模式的有效实践,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从中探索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不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设科学、合理的师资和后备人才梯队,进而为高职院校培养素质高、专业精、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8.
韩韩 《成才之路》2023,(33):5-8
在“1+X”证书制度下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技能,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概述“1+X”证书制度以及试点的两大主体,分析“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契合性,探讨“1+X”证书体系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指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是在配置教育资源上不断创新,建构完善“X”证效用发挥体系,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专业化人才评价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课证融合,加强师资培养和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专业定位不明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工学结合缺乏紧密性等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在阐述“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的背景意义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将“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进行有机融合,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搭建校企融合育人平台,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能力培养水平的重大政策,也成为国家统筹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发展的一个重大制度安排。该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文章以《悉尼协议》为框架,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机制、师资、课程资源、能力标准等方面阐述合作的适应性,旨在指导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深入有效的合作,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结合目前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为了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寻校企合作的结合点,进行了"引企入教"创新与实践,"一企四校"协同育人,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提升了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家政策力推教育优先发展,要深化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厂中校”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探讨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玉器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分析“厂中校”模式,总结在“厂中校”实践中获得的启示,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厂中校”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研分析湖南省“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人才培养对接区域产业经济需求不足、“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内涵建设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基于协同理论视角,从构建校企多元协同的组织保障机制、校企“芙蓉工匠”人才培养参与过程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师队伍协同建设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期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匠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工科类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探讨如何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产教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从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资源配置模式提出改革的措施,通过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合作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的改革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提高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是国家战略。基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航空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问题,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实践表明,产教深度融合打造航空维修专业群,建立校企协同实训基地,组建教学创新精英团队,实现校企合作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的专业及方向设置要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并根据市场调研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外语+行业知识”人才的复合人才培养理念,不断优化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外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加强外语教师实践技能,改革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创新了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模式的精髓是"定制式"(也称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然而高校在重视定制式班级学生培养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非定制式班级学生的培养,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如非定制班级的学生厌学情绪明显、班级凝聚力差、技能水平低、就业质量不高等。根据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非定制式"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并为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定制式"人才培养方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在学校、企业和政府方面均存在一定困境。在现有条件下,应当不断提升职业院校自身内涵,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稳定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校企技术、产品、培训中心,"三级贯通"体制机制平稳运行。但是",三级贯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仍需在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校企文化融合对接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新工科背景下“二元制”校企合作的局限性,提出“三元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并进行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升级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要使校企联系更加紧密、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引校入企”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两者的结合是职业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创新。通过对“引校入企”模式的内涵解读和实践运行,表明“引校入企”可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共赢,可以实现学生德技兼修的全面培养,可以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案例支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