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马约翰教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马约翰教授(1882-1966)是我国最著名的体育家和体育教育家.他是我国近代体育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对于我国近代体育的理论和实践有着突出的贡献.《体育报》1984年4月报导:由国家体委推荐,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将为在新中国体育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马约翰建立纪念性雕塑".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向有关部门提出:"国家为马老建纪念性雕塑,这是对福建全省人民的鼓舞.马老的故乡是著名的侨乡鼓浪屿,他的塑象如能建在那里,很有意义,也可促进福建体育运动的开展".据悉,现已决定将马老的雕塑建立在他美丽的故乡鼓浪屿.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马约翰教授毕生致力于体育事业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在马约翰于1946年9月10日发表于《正义报》上的回忆性文章《在昆工作八年之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他在昆的体育实践,从史料中反映出抗战时期马先生通过运动竞赛的方法隶推动昆明大众体育的普及,在普及过程中注重培养运动员的sportsmanship(体育道德)和提高体育教员的专业科学知识,体现出他fight to the finish and never give in(干到底绝不松劲)的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3.
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体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体育是教育的基本要素 ;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创立“绅士体育”的特殊理论。最后对其体育思想做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整体上基本进入休闲时代.体育旅游作为休闲时代的产物,是"体育+旅游""旅游+体育"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新兴产物.马拉松赛事作为体育旅游重点规划和发展的项目之一,其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研究通过案例法和访谈法主要探讨了中国马拉松赛事产业运作方式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发展马...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钟情者马保国脆败于王庆民一事已成为一种公众事件,事件给很多中国传统武术关注者带来了心理冲击。马保国事件及其后续效应再度衡量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本体价值,中国传统武术是一种充满喜感的戏剧而非体育,这种喜感精神是道德国家之特殊文化存在。中国的道德基础源于儒家的道德观,其核心是原始禁忌,其设计主体是史官或巫师,其文化主体是喜感元素。马保国的武术其实是一种民间杂艺的拼合物,与富有攻击力的尚武之术并无关系。马保国的人格也属于表演人格,其所捍卫的仅仅是一种喜剧的游戏性而非体育的科学性。中国人并不太喜欢纯而又纯之文化产品,马保国最终获得了民众的高度关注,与其极端捍卫中国本土的混成式演艺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三)"一面要使运动员能够代表清华扬名;一面要使全体同学个个身体强健".马约翰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52年,一贯倡导体育运动的开展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早在1920年,他从美国春田大学进修回校就任体育部主任时,曾发表讲话指出:"我知道同学们以为我只留心运动员,论到全体同学就不介意.这种认识完全错了.其实,我是一面要使运动员能够代表  相似文献   

7.
马伎是指骑马驰逐的技能,重在表现人的花样骑式和马上技巧,是古代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也是古代百戏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马伎始发于古代的骑兵,并随着骑术的提高而形成为一门独特的体育技能。春秋时代,人们主要用马来驾车,单独的骑马者还不多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一则     
朵儿 《阅读》2014,(47):38-38
<正>汤姆:约翰,你小弟弟好吗?约翰:他生病卧床了。他受了伤。汤姆:真糟糕,怎么回事儿?约翰:我们做游戏,看谁能把身子探出窗外最远,他赢了。Tom:How is your little brother,John?John:He is ill in bed.He hurt himself.Tom:That’s too bad.How did that happen?John:We played who could lean furthest out of  相似文献   

9.
关于体育哲学的丫些问题体育运动美的本质及其特征 “体育商品化”析体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对配备一、二、三线训练队伍方案合理性的分析和论证 一一运动训练科学管理问题之三古代马毽伴奏音乐考身寸礼成因初探论老庄哲学对内家拳的指导和影响(上、下)汉印中所见的体育活动公孙氏舞剑辩陆游养生之道不属睡功派对中国武术史的一些看法 一一与习云太同志商榷毛泽东体育思想初探蔡元培体育思想试析旧中国的篮球运动浅谈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作用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麦克乐韵律体操史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世界体育峨眉岁汉拳六合…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国外休闲体育研究的历史,从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领域、休闲体育研究特点、休闲体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指出,探究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同群体休闲体育参与的特征、学校休闲体育发展方式、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休闲体育服务企业的典型案例研究是未来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任务所在。  相似文献   

11.
运动直觉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直觉是个体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根据有限的信息,对问题进行直接地和迅速地解决的思维。从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的运动直觉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目前的运动直觉研究存在着“重理论探讨,轻实证研究”的倾向,缺乏巧妙的实证研究思路和适宜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后续实证研究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虽然我国目前对于现代体育治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均比较欠缺,但是有关体育治理的研究还是引起了众多体育学者的关注.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国外体育治理的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和研究理论等角度梳理体育治理的发展脉络,希望在此基础上为国内研究体育治理文献填补一定的空缺,也对我国体育治理研究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认知训练法在运动训练中应用较为广泛,它通过表象或思维、言语指导等方法,尽可能地发挥训练的与运动项目相适应、涉及的多方面感觉,使心理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加快了训练运动技术的掌握,提高了训练的训练效益。应用认知训练法对格斗擒敌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认知训练法在格斗技能形成中具有较为明显的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14.
体育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核心 ,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创新教育实践中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 ,论证体育对大脑机能潜力的开发 ,促进左右的协同活动和平衡发展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创新教育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体育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的功能 ,它是培养和造就人的创造力的重要的内容和途经。  相似文献   

15.
运动直觉思维是复杂运动情境中的主要运动思维形式,是运动思维能力的核心.但它的产生与所面临的问题情境和运动知识经验有关,与长期专业训练的逻辑思维指导有关.研究从跆拳道运动实践出发,以条件化的先验概率为逻辑思维背景材料,以决策为平台,探讨了不同逻辑背景对跆拳道运动员直觉思维准确性及决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逻辑背景显著影响跆拳道运动员直觉思维决策效果.逻辑背景复杂性和运动直觉思维决策效果密切关联,简单的逻辑背景条件较复杂的逻辑背景条件下运动直觉思维准确性高,决策速度快.在不同逻辑背景下顶尖组具有直觉思维准确性的专家优势.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以"育人创佳绩"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全省竞技体育一、二、三线一条龙管理的三位一体";"竞技体育系、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单项体育协会三位一体"的方式来深入进行,探索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训练体制院校化改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运动训练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性科学以全新的理论框架体系和全新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自然界带给我们的问题,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运动训练学作为体育学科的一个子系统,其自身的复杂性要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运动训练中的难题。文章通过对复杂性、复杂性科学概念的词义解析和特征分析,阐述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六大复杂性特征,并应用复杂性科学方法对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中一些经典命题进行了例证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当前素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与课程开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和校本培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提倡共同合作,积极参与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9.
运动直觉决策测评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借鉴了运动决策以及无意识与内隐认知的研究进展,认为应对开放式运动项目中的直觉决策现象展开研究;提出"对直觉决策与认知决策进行对比,通过二者的差异来确认运动直觉决策的存在"的思路.给出了运动直觉决策的定义,提出了一套实证研究运动直觉的较为适宜的研究模式、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绿色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体育是绿色时代的产物,更是体育运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绿色体育是一种绿色身体活动形式,是一种绿色社会活动方式,也是一种绿色思维模式。在生态哲学意义上它具有绿在地上、绿在流中、绿在心里的价值。研究绿色体育对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发展价值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