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是当前国民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休闲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我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由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转型升级阶段。换句话说,我国的国内旅游正从过去的走马观花提升为深度体验旅游,带有鲜明的文化体验特点。故而,当前学术界休闲旅游方面研究的新兴热点之一就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度课题指南》也将"文化演出与旅游产业融合战略研究"列入其中,更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结构和消费需求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产业之间的融合运作也势在必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具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和共同的现实需求,两大产业之间应积极加强产业联动,共同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作与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基础条件的同时,就两大产业融合运作模式的发展途径进行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养生与养老、旅游、休闲健身的融合,"旅居养老"成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新业态.文章分析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以某高职学校为例,剖析"旅居+养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提出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一是与大型康养旅居企业合作,组建产业学院;二是推行现代学徒制,组织学生实训,加强校企合作;三...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研究的大体框架,对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研究、路径研究和模式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研究现状的特点和不足,以期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文化产业开发与旅游资源建设的有机联系是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繁荣的必然之路。以张家口为例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政府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协调政府管理机制,建立第三方行业协会的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与旅游融合过程中的法制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文化研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产学研模式,拓展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投融资渠道,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为视角,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进行研究,概括了产业融合的模式有三种,即延伸型、重组型和渗透型,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结合凤阳县自身的文化与旅游的资源特点,阐述了凤阳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与可行的模式,为推动凤阳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推动凤阳县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存在许多关联性和共通性,二者的融合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视野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郴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推动郴州经济发展,全面提升郴州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郴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其优势条件,但也存在发展瓶颈,需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2014至2019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和旅游发展优先度进行测度,并探究驱动机制,提出相应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表明:1.成都市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6年内呈现出由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的状态。2.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步协调发展逐步向旅游超前发展转变。3.促进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主要有政府宏观政策推动、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旅游的休闲化、体验化诉求与运动休闲的愉悦、健身、参与等体验特征相统一是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业能够融合共生的根基.分析了宁波市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两大产业融合的路径包括平台融合、产品融合以及集聚融合等,最后本着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各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对宁波市运动休闲旅游产业进行空间划分,并明确了每个区域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娱乐休闲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人们更加追求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旅游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展示,是旅游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发展,是产业融合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探索旅游产业发展途径,进一步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建设一批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产品,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市场的深度结合,是党和政府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要实现旅游业用中医药养生吸引人气,中医药养生业借旅游发展、推广的"双业共赢"目标。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发展,必须将中医药养生资源融合于旅游资源;将中医药养生法运用于旅游过程;培养中医药养生专门人才服务于旅游活动。这样中医药养生旅游必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及其经济带建设的提出,为其所经地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更为这两个产业的交叉融合创造了巨大空间。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产业发展与融合中有着重要作用。从其路径看,融合需要拓宽投融资渠道,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加大营销力度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包括资源、市场、功能和技术四条路径。资源融合需要积极延伸开拓丝路文化旅游的上下游产业链及渗入非旅游产业要素环节;市场融合需要适应当代游客动感、个性、变化、酣畅的消费需求;功能融合需要从观光、休闲至康乐、探险等由低到高全方位作用的发挥;技术融合需要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出乐于被游客接受的宣传方式和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背景,以桂林为例,结合养生养老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理论与国际养生养老旅游发展趋势,在分析产业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养生养老旅游业与生态种植、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保健食品加工、养生养老地产、健康旅游、医疗康复与养生保健、健康职业教育与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张,推进桂林建设国家社会化养老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健康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旅游是文化传播和保护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又是旅游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灵魂。通过产业融合,旅游和文化产业相互渗透和发展,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延伸文化产业的价值链。但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独立行业,两者的融合只是“边界”的融合,而非行业的整合,融合的关键在于政府的顶层设计和企业的市场运行,因此,纠正人们对产业融合论的错误认识,并对二者的融合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二者的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是包含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的综合产业,满足旅游者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是其核心目的,旅游的实质简单地说就是文化的体验与感悟。随着旅游需求新特征的出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便成为当下发展的大趋势,二者所具有的耦合性与关联性成为两产业融合的内在基础。本文以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探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自二祖南下司空山,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至今,禅宗对安庆地区的文化、艺术、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留下了思想文化旅游资源、物质景观旅游资源、禅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禅宗宗教建筑与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禅宗饮食、艺术旅游资源。但安庆市在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对禅宗文化理解过于狭隘、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严重、媚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明显、禅宗旅游消费新产品单一等问题,对安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的影响。在新的环境下,安庆市旅游开发要以禅宗文化为核心,重塑安庆市旅游形象;将禅宗文化融入安庆市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之中,培育禅宗文化旅游市场,加强实体项目开发,从而完成安庆市的旅游产业升级,使之成为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城市核心休闲区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趋势和热点课题。文章提出了核心休闲区(CLD)的概念内涵,认为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类型、层次和特色的休闲经济单元;是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主导,辅以文化、体育娱乐、特色餐饮、休闲购物、信息咨询、教育等休闲相关产业,市政交通通达的城市功能区;是城市建成区中休闲企业、公共休闲设施、休闲消费、休闲服务等要素间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休闲活动高度集中,具有显著休闲功能的城市空间。在历史文化名城中核心休闲区游憩、旅游承载能力强,文化、旅游、休闲等经济活动高度集中,游憩游客和休闲居民接待量大,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休闲产业高度融合。本文还以开封市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为案例,探讨了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休闲区的形成机理,其驱动机制表现为政府调控与城市管治、空间集聚、场所依赖和产业联动;同时具有历史文化协同拉力和休闲引力的推力双重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与文化产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立足于各地社会经济环境,通过对旅游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类型,进而提出二者融合发展的策略,为各地探寻适宜自身融合发展的道路提供可寻思路。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产业融合大趋势下的产物,旅游业的发展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基础条件是资源和市场的对接;融合的动力系统包括"非遗"保护需求的推力、"非遗"旅游开发成功案例的引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力、旅游需求层次提高的驱动力;融合的路径主要有开发型融合、体验型融合、创造型融合、功能型融合四种方式。以湖南湘西怀化市为例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可以为其它地方"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休闲体育及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还不够协调。针对我国休闲体育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剖析我国休闲体育及旅游产业在发展中潜在的一些问题,探究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关系,提出我国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实现有效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多元融合协同发展策略,实现资源整合及高效利用;实施综合开发、稳步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