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思想体系的内容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而其中的道家思想色彩也是十分浓郁的。其产生的原因当然是十分复杂的,楚国的地域文化因素、战国时期的时代因素、楚地民族性格和屈原自身性格等因素都应该成为屈原产生道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的<屈子之精神>与梁启超的<屈原研究>是屈原研究的经典之作.王国维侧重于从地域文化分析屈原性格形成的原因,梁氏则较为注重心理学的阐释.在他们运用知人论世、文学阐释等研究方法的对比中,亦可管窥2人学术研究风格的"和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价值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美好政治理想被现实击毁,最终选择了自沉汨罗.他的悲剧,是一个政治家的悲剧,是一个伟大灵魂的悲剧.屈原及其作品具有突出的悲剧美学特征,其悲剧性表现在政治理想和人生命运两个方面.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性格和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是屈原悲剧的重要心理原因.屈原以其进步的思想、高洁的人格、不朽的作品和九死不悔的精神让后世哀思和仰慕.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崇高人格,主要表现为耿介正直、独立不迁的性格气质,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感,以及追求理想、顽强不屈的精神意志等。屈原的崇高人格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无穷而恒久的魅力,主要是因为屈原拥有煌煌不朽的诗篇,屈原传承了先民的思想文化,后世贤哲与屈原产生心理共鸣,以及端午节民俗传统对屈原的历史记忆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屈原之死,历来颇有争议,但我认为是其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清高、自信、偏执是屈原性格中的几个关键词,它们在屈原身上的表现,往往前面还要再加上一个词--过于.  相似文献   

6.
王轶 《学语文》2021,(1):71-73
许国《屈原论》是继司马迁《屈原列传》之后唯一一篇专论屈原的文章。《屈原论》针对评价屈原的三种时论而发,其主要观点是:屈原作为宗臣无可去之义,其自沉出于忧国之义、爱君之情和存君兴国之志,不是为了个人荣辱得失;屈原虽然有“怨”,自沉汨罗,仍不失为忠臣;屈原之死咎在其君。许国创作《屈原论》的原因主要有:楚辞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与学术风向的变迁,许国个人的性格、政治遭际与楚辞研究的寄托传统。  相似文献   

7.
鲁迅称赞屈原的《离骚》"逸响伟辞,卓越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西汉著名学者贾谊、杨雄等都作文以称颂屈原,延至唐代,柳宗元是另一个受屈原影响颇深的文人.柳宗元与屈原两位诗人在人生际遇、理想抱负、抒情模式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因时代、性格的不同,柳宗元的诗赋作品对屈原的作品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屈子之精神》与梁启超的《屈原研究》是屈原研究的经典之作。王国维侧重于从地域化分析屈原性格形成的原因,梁氏则较为注重心理学的阐释。在他们运用知人论世、学阐释等研究方法的对比中,亦可管窥2人学术研究风格的“和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从屈原的宗教信仰入手,结合他的生平和作品《离骚》来探讨屈原性格的成因.由于信仰追求,屈原有着与众不同的高寒的理想和激越的感情,尽管他在现实中追求受挫,但他依凭信仰对理想锲而不舍.正是这种宗教信仰的原动力使屈原一生孜孜不倦的追寻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屈原的人生和思想在中国古代士人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因而屈原精神影响深远以至形成一种传统.从屈原入手考察历代士人在面对入世与出世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的复杂性;从屈原的自杀,到后人的离骚、庄子、佛,直至苏轼的三教汇通旷达圆融,从中可见士人处世哲学思想的逐渐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1.
潘啸龙副教授所著《屈原与楚文化》一书最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17.5万字。这是作者十年来潜心研究楚辞的结晶。全书分为三篇,探讨了楚历、楚史和屈原生平中两次放逐和自沉的时间及原因;对屈原的主要诗作如《离骚》、《九歌》、《天问》、《哀郢》、《远游》等的作年、题旨、性质和结构艺术,以及屈原的思想发展及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神仙思想已经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屈原的神仙思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楚地旧有的昆仑神话中的“不死”观念,二是齐、燕一带新兴的方仙道。时不我待的时间紧迫感和日益加剧的生命悲剧意识,是屈原接受神仙思想的主要原因。神仙思想是影响屈原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屈原的政治思想与战国诸家思想在表现的片段性上有类似之处,因此,很多人把他归入某家.通过对屈原的思想与战国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比较辨析来看,屈原有着独特的思想体系,就是一切都从如何使楚国富强、人民安生进而统一天下出发.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长篇诗<离骚>,是流传千古的名篇,由于文字艰涩难懂,篇幅又长,加上文章条理多,线索交错,艺术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结合,学习时,很难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屈原的人格魅力.应从结构入手,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感情发展线索以及屈原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屈原作品和有关资料为依据,论述了屈原以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为原动力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真挚情感,是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美政”理想是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包括以德为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革除弊政;国强民富、九州一统三方面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屈原坚持“修能”和不懈地追求理想的精神也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表现了屈原爱国主义者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呈现出真、善、美相统一的耀眼光彩,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奠定了基础。屈原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政治学、哲学、文学、史学、文化学视野中的屈原观,从教育学视野的角度提出屈原是伟大的教育家.屈原何以具备教育学视野中的伟大教育家的条件?本文从屈原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有诗化的教材和教育著作、有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严密的考察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屈原《九歌》的创作动机、情感基调、抒情方式等三个方面,并结合先秦文、史、哲各个领域的和谐理念及屈原政治理想、哲学观念、人格精神、艺术追求、人性需求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耿介只是屈原性格的一个方面,期盼天人和谐、人神和谐、君臣和谐、自身和谐也是他不可忽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释形成屈原悲情的个人性格气质,文化传承的矛盾冲突以及他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浅析与屈原有着相似悲情命运的司马迁、李白、苏轼对屈原悲情遗风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楚辞>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瑰宝,收编的绝大部分是屈原的诗作.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不仅对我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其诗作中栽入了大量的中草药,对研究我国古代药物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对"屈骚"中所栽中草药进行概析,进而结合屈原的身世、信仰、生活习惯等揭示屈原与中医中药的关系,从医学的新视角来研究屈原与"屈骚".  相似文献   

20.
屈原才华横溢,性格执著、倔强、孤独,有着浓厚的爱国热情。然而他的一生却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他的最后投江而亡,深刻揭示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他是一个卓尔不群的独行者,他的悲剧有政治上的原因,更多的则是作为性格上的独行者而导致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