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刊讯 11月24日,沪浙集邮界分别举行活动,隆重纪念新光邮票会成立75周年。 浙江省邮协、原新光邮票会会员联谊会和杭州市邮协在杭州邮政宾馆召开座谈会,会上宣读了省邮政局长、省邮协会长潘尚总《弘扬新光精神,不断开创我国集邮事业的新局面》的书面发言,省邮政局副局长吴鼎钧,省、市邮协负责人朱国华、杨全等,以及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是原新光邮票研究会成立80周年,在上海市集邮协会主持下,举行纪念活动。我作为一名老会员对此十分欣慰与感慨。记得抗日战争后期,我在远离家乡数千里外的重庆附近一所国立中学就读,当时虽已集邮但邮识浅陋邮品寥寥,一个偶然的机会获读了一张来自上海的《邮话》小报,顿时使我大开眼界,为了获得更多的集邮信息,我写信给主编之一钟韵玉先生,表达我的愿望。很快得到他的回信,并赠我近期《邮话》,不久我得知他正是新光邮票会的负责人之一,在他的介绍下我加入了该会成为一名普通会员,编为1996号。  相似文献   

3.
2003年5月16日,为纪念新光邮票会成立79周年,北京朝阳区集邮协会和原新光邮票会联谊会北京小组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召开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部分健在的新光邮票会老会员和部分集邮爱好者。中华全国集邮联副会长许孔让、中华全国集邮联常务理事钱敏出席了座谈会。同时,还举办现代集邮展览,展出展品100框。  相似文献   

4.
彭先国 《上海集邮》2001,(11):45-45
看《上海集邮》今年第1期刊登的新光邮票会老照片及纪念文章,顿生对集邮老前辈的敬佩之情,因以记之。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1日是新光邮票会和甲戌邮票会的永久会员、上海市集邮协会早期会员、浙江省集邮协会顾问基础民先生逝世8周年的日子,我格外怀念这位德高望重的集邮老前辈。回忆我与基先生长达10年的邮谊交往,倍受教海,铭刻至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潮 《上海集邮》2003,(11):4-4
我国著名集邮家、邮学家,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士、学术委员会顾问、第一批国家级邮展评审员,中国邮票博物馆鉴定室鉴定专家,浙江省集邮协会顾问,原新光邮票研究会会员联谊会负责人居洽群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27日凌晨零时2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九十一岁。著名集邮家居洽群逝世  相似文献   

7.
翻阅1993年第五期《上海集邮》,赫然见先仲兄建方在《甲戌邮刊》发表的《不速之客》一文,不禁回首往昔,思绪万千。 先仲兄在读小学时就开始集邮,以后参加新光邮票会、甲戌邮票会及日本的邮会为会员。先仲兄除爱好集邮外,并喜爱文学与音乐,经常在各大报副刊及邮刊发表作品,所得稿酬即用之集邮,故邮藏亦颇可观。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为先仲兄题“邮星”两字(见图)以资鼓励。 抗战军兴,上海沦为孤岛,先仲兄于1939年春离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11,(5):48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士、上海著名集邮家徐星瑛先生因病于2011年4月19日12时23分仙逝,享年九十四岁。徐星瑛先生是新光邮票会会员,《近代邮刊》的创刊人之一,中国邮票博物馆鉴定室专家。他最早创办我国商业性邮品通讯拍卖,主办《上海邮展速报》(我国首份刊期最短的集邮  相似文献   

9.
集邮组织凡活动轰轰烈烈的,都与它们的领导人有极好的领导、组织才能有关,以我国早期三大邮会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会、甲戌邮票会的发展壮大来看,都是  相似文献   

10.
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稿”字邮票,记入了中国珍邮的史册。关于它在集邮界的面世我们应该记住一位新四军老战士、集邮老人汤若泉先生。 汤老生于1919年,12岁开始集邮,最初集得宣统登极、中华邮政开办25年和孙中山国葬纪念邮票,引起极大的兴趣,从此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他在1941年参加上海新光邮票会,为778号会员。与钟笑炉、马任全、王松麟等上海集邮家都有交往。钟先生向汤老寄赠《近代邮刊》,汤老请钟先生代购《斯科特邮票目录》,也为钟先生收集解放区邮票,两人交流邮识。互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后就准备出版会刊,这是在第一次筹委会会议上就达成的共识。邮会出版会刊是中外邮会的经验,因为它是联系会员的纽带,如果没有会刊,会员间难以广泛地沟通。昔日轰轰烈烈的中华邮票会和新光邮票会都曾千方百计地维持和恢复会刊的出版。上海市邮协于1981年1月10日成立,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陈沂表示要“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古栋 《上海集邮》2000,(12):6-6
1941年 4月10日 会刊第8卷第7、8期合刊出版,改为不定期;另行出版《新光邮票杂志副刊》,为16开散页式月刊,未列卷号,本年共7期,张包子俊主编 5月 会刊第9卷第1、2期合刊出版,本卷共6期3册。抗战时期《新光邮票杂志》合计3卷22期18册 11月3日 为纪念新光邮票会成立15周年,在上  相似文献   

13.
4月7日下午,在原新光邮票会上海会员聚会上,我得悉老集邮家基础民先生已于4月1日逝世的消息,十分痛惜。我久闻基老的大名,参观过他参展的邮集,也拜读过他发表在《上海邮电报》上的连载邮文。虽然我们同为甲戌、新光的会员,却无缘一面,迟至1990年10月在杭州为纪念新光邮票会成立65周年的聚会上,始初  相似文献   

14.
忆烟霞过客     
李润 《集邮博览》2009,(7):52-52
转眼之间,烟霞过客已经离开我们6年了。烟霞过客即著名集邮家、曾任全国集邮联首批名誉会士和中国邮票鉴定专家的居洽群先生。居先生系早期新光邮票会会员及主要负责人之一,1912年生于江苏宝应, 1922年开始集邮,主集区票,有邮文  相似文献   

15.
新光邮票会的成立,距今已70年了,在其吸收会员的24年中,参加者近5000位,会员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集邮的接班人,不少人带动子女加入新光邮票会为会员,也是支持集邮团体,企盼集邮团体长盛久荣的表现。现将我所查知的父子(女)会员名单摘录如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上海邮市还较繁荣,大小邮社及邮摊有数十家,大组长是钟笑炉(示为新光邮票会会员,下同),以西藏路之东为东区,小组长是徐星瑛;西藏路之西为西区,小组长是谈佐麟。现以南京路为干线,从东向西略述如下: 南京东路四川中路口西北角的福利公司,俗称老福利(现为乐器厂门市部),解放后生意清淡,将  相似文献   

17.
1920—1930年间,在《申报》上出现过的集邮团体有上海邮票会、神州邮票研究会、海上邮界联欢会、中华邮票会和新光邮票研究会等,现将《申报》上记载过的这些集邮团体的活动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丑3日是张包子俊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其时正值上海市第三届集邮展览期间,本市集邮界在此前后分别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缅怀张包老。原新光邮票会上海会员联谊会主办,老干部活动室邮协、交运邮社、纺织邮协、化工邮协、天山地区邮协、原地封研究会协办,6月16日在丁香花园联合召开纪念张包子俊先生逝世周年暨集邮生涯八十年研讨会。市邮协名誉会长胡辛人,副会长朱翔祥、刘广实等共  相似文献   

19.
图书简介     
《甲戌邮票会史话》 文献集邮联谊会丛书之 第一本《甲戌邮票会史话》于 2005年4月问世,该书由中 国邮史出版社编辑出版。甲 戌邮票会是中国早期三大邮 会之一,曾为中国集邮事业 做出过重要贡献,其会刊《甲 戌邮刊》对中国邮坛也颇有 影响。这本史话以大量珍贵 史料记述了甲戌会员对新中  相似文献   

20.
提起新光邮票会,集邮界的人士是再熟悉不过了,该组织自192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79年的历程。目前新光邮票会的老会员已经屈指可数。而早在1948年就加入新光邮票会的北京朝阳区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黄鼎峙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黄鼎峙先生如今已经年过古稀,但凭着他对集邮的执著和热爱,不但继承了新光邮票会的光荣传统,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至少是在北京的集邮界留下了让人乐以称道的口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