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我国数字出版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规模在2010年首次超过了传统出版业,成为我国出版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方正阿帕比凭借其多年的数字出版经验和核心技术,于2011年4月21日面向出版商和渠道商正式推出在线数字出版综合服务平台,不但可以解决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中的版权、运营等关键问题,而且可以把数字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多种终端设备送达读者,实现多终端、跨媒体阅读,推动全民数字阅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业快速发展,生产模式从“相融”到“深融”,经营业务由内容提供向知识服务转型升级,跨领域融合构建丰富多元的“出版+”业态,并逐步畅通数字出版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当前,数字出版业呈现“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市场格局,数字版权与价值认证体系亟待完善,同时面临技术交融、行业脆弱性上升等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数字出版业的创新路径:完善数字出版业顶层设计,延展数字出版业发展空间,重塑数字出版业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3.
王娟 《东南传播》2013,(7):58-59
近年来,传统出版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营滑坡的迹象,然而新兴的数字出版业则发展迅猛.面对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变化,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将成为未来出版的主流,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图书数字出版的变革必然带来图书数字出版贸易的发展,图书贸易产品的内容、形式以及交易方式等相对于传统出版贸易必然发生质的变化.本文以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美国及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中国图书数字出版贸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杨斌成 《新闻界》2012,(13):3-5,15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的变革带来了与传统出版迥然不同的传播观念。这些观念的变化不仅导致受众的接收方式和接受习惯的变化,还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提出了实现我国数字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出版业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连年看涨。这些数据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的脚步越迈越扎实,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正在日益走向市场化、规模化。毋庸置疑,任何行业的任何发展都是由行业人才的智慧和努  相似文献   

6.
杨驰原 《传媒》2005,(7):4-8
2005年7月8日,首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直会大幕开启。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科研机构、出版单位、数字出版相关企业、国外知名数字出版厂商的代表共聚蛊会,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会议主题下,展示国内外数字出版先进技术和成果,研讨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的问题与出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在电脑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方面,我们抓住了发展机遇、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枝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广泛应用,铺就了一条数字出版的高速路,而我国数字出版业却始终在高速路外的辅路上行走。如何认识产业发展的现状,破解产业发展的难题,使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数字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届博览会主旨所在。我们认为,本届盛会是我国数字出版业驶入高速路前的盘整,对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将引领我国数字出版业驰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未来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刚刚制定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将数字出版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相信在未来5年,中国出版业将经受数字化的全面洗礼。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惠  相似文献   

8.
赵然 《新闻爱好者》2011,(14):68-69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积淀的重要途径。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在媒介融合不断加剧的当代社会,出版业如何借助新兴媒介实现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出版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首次超过了传统图书出版业产值,今年数字出版将破千亿元大关。①面临出版业的"拐点",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积淀的重要途径。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在媒介融合不断加剧的当代社会,出版业如何借助新兴媒介实现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出版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首次超过了传统图书出版业产值,今年数字出版将破千亿元大关。①面临出版业的"拐点",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十三五"进入中期,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出版行业逐渐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电子化出版转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和数字出版业和发展面临着瓶颈和障碍,加快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变得迫切起来。本文就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研讨,以期对出版事业的优化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出版业收获了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数字出版产业的出现,在加快我国出版产业发展进程的同时也为传统出版产业带来了冲击。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创新对策,旨在为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出版业在2006年的总产值约为200亿元,2010年这一数据已突破1000亿元,连续5年增长幅度接近或超过50%。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表示,《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发展数字出版作为战略重点,通过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实施重大数字出版工程、加快建设现代传播体系等措施,推动传统出版企业战略转型,发挥其在繁荣和发展新闻出版业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业有着无纸化、超文本、互动性与开放性等多方面的特点,在我国目前的出版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相对较大,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面对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数字出版应该将跨媒体化、全媒体化与联合化出版等作为发展的趋势和目标,并依靠法律规定与司法解释、国家的严格管制以及市场对其的有效管理等途径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产业扩张的速度不断加快,持续强劲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本文在分析数字出版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拓展波特钻石模型,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钻石模型,阐述了数字出版产品需求、数字出版专业人才与出版内容、政府、平台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技术(创新机会)在模型中的地位,对钻石模型视角下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傅勤奎 《新闻世界》2011,(5):223-224
数字出版是基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条件下的一种新的出版形态。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的体现。本文从传统出版业变革、出版业的竞争、出版业的赢利模式等角度探讨数字出版内容及其服务在整个数字出版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数字出版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0,(12):42-42
近日在京发布的《休闲绿皮书》分析指出,近几年,传统出版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而数字出版业则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赶超。据统计,2008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营业规模达55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据统计,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将超过750亿元,并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产值。  相似文献   

17.
谭家宝 《出版广角》2013,(10):74-75
在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中,传统出版中期刊著作权法律关系和新兴的数字出版业的相关法律问题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传统出版业的期刊著作权谈为切入点,进而谈到当前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物中的产权保护问题,从而呈现出我国出版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法律关系及其处理路径。  相似文献   

18.
出版业内人员普遍承认两个事实:第一,教材教辅是我国出版业的根基和支撑;第二,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未来。把二者结合起来看,教材教辅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对我国出版业发展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我国的教材教辅出版业当中,中小学教辅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以其作为教材教辅在数字出版领域发展的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出版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传统出版业运用高新技术进程,带动数字出版、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读器、网络数据库、无线阅读等新兴科技出版媒体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现代化水平,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于2006年10月13日~15日在北京举行“2006中国数字出版年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承办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题: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合作发展专题发布: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调查报告(一)主论坛主题1: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政策和发展前景我国数字出版的现状与趋势数字革命/传统出版业面临的…  相似文献   

20.
易武 《出版参考》2010,(13):16-17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出版业迅速向数字时代的跨越,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我国出版业也已进入了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