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教法〕(一)复习。让学生填数 :78=80-□99=100-□87=90 -□101=100 +□302=300 +□(二)学习例题。1 出示例1 :276+98,教师启发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多加了要减去”的思考方法 ,并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进行速算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2 出示例2 :165-97,教师继续启发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思考方法 ,并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进行速算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三)巩固练习。教师将加、减速算题综合在一起 ,让学生练习。听课中我发现…  相似文献   

2.
<正>一、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给爷爷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  相似文献   

3.
思考一: 到底什么是算法多样化?为什么要鼓励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不是对学生个体的要求,而是面向学生群体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活动。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同一道计算题,解题思路往往不尽相同。面对全班学生。教师只讲解一种算法的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遏制学生的创造性。鼓励算法多样化。是让每个学生用自己最能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交流评价从中得到启发,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倾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时有了几点意外的感受和思考。眼教学片断] 师直接出示例题:96-47,问:你会算吗?是怎么算的呢?学生纷纷把手举得很高,想表现一番。生1:16-7=990-10-40=4040+9=49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生1:我是根据竖式想出来的。师:看来你已经会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还…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课本,使他们养成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教材内容浅显,举例说明清楚,容易温故知新的,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师再讲解。例如带分数加减法,学生在掌握分数加减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自己通过阅读例题就能初步掌握其计算法则。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理解法则的基础上,对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的运算原理和计算的技能,作重点讲解。对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学习的奴隶,我也不希望我的学生为了考高分而苦学,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人生本是件快乐的事,我要让我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喜欢学数学,这是我多年研究思考的问题.一、不要给孩子总结任何规律在教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减法时,在引入负数后他们在计算含负数的减法运算时错误百出,我们应该遵循化不熟悉为熟悉的数学思想方法,统一鼓励学生化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如5-(-2)=5+2,3-4=3+(-4),-3-6=-3+(-  相似文献   

7.
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注意发挥课本的作用,通过直观演示、阅读课本、竖式计算相结合,讲清算理和计算法则。教学例3,我以小棒为教具,边演示,边讲解,说明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讲解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边提同,边看书,指导学生看小棒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有两道例题。例 1.674×298=674 300-2=972想:298接近300,可以把它看作300,(因为加上300,多加2,所以要减去2)。例2,1453-397=1453-400 3=1056。(想:397接近400,可以把它看作400,(因为多减3,所以要加上3)。  相似文献   

9.
数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几年来,我一直鼓励学生运用课本里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既巩固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学完了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的知识以后,我让学生去“学农基地”进行实地...  相似文献   

10.
新内容:所学即所用这种家庭作业不是要孩子们给地图涂颜色,而是让他们实地参观一个机场。在那里,孩子们可以采访乘客,询问他们去过哪里,又将到何处去,一边询问,一边在事先准备好的地图上找到所到之处的位置。如讲到“移民”这一概念后,老师就在活动表里加上“家访”一项,鼓励学生调查自己的家世、弄清他们的祖先原本是哪国人,同学间可交流调查所得。当数学课讲到货币计算时,老师便建议他们放学后与家长一起去购物,由孩子自己学着付钱,并计算找零头。老师鼓励孩子们与家长以及邻居交谈,谈历史、谈时事、谈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他…  相似文献   

11.
徐纪涛 《江西教育》2001,(12):24-24
一、集思广益,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相应地采用评论、研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去学习课文,去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所长,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积累,去联想、分析、概括,然后把获得的新知识,纳入已知系统中,使原有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而自己掌握得比较熟练的知识,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又能获得新的理解和升华。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对此文的主人公问题,我实行了“开放政策”,让学生在“开放”中七嘴八舌去讨论、去探…  相似文献   

12.
在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钻研,在进行简便运算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简便运算这一内容能够掌握得更好,我特意为学生总结了“多退少补”这一顺口溜,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同学们通过熟练应用“多退少补”这一顺口溜,对数学简便运算掌握得非常好。下面我就“多退少补”这一顺口溜逐一举例进行讲解。一“、多退少补”在加法简便运算中是指“多加了要退用减法,少加了要补用加法”例:45+49=45+50-1=95-1=94①45+51=45+50+1=95+1=96②45+98=45+100-2=145-2=143③45+102=45+100+2…  相似文献   

13.
在一堂数学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创设情境后,我列出了这样的算式:"13-9",然后让孩子们借助小棒摆一摆,接下来就进入了汇报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回答. "因为9+4=13,所以13-9=4.""我把13看成10和3,10-9=1,1+3=4.""把9看成3和6,13-3=10,10-6=4."他们的算法可真不少,我肯定地点点头,刚想按照设计好的环节往下讲时,忽然发现一名女生想举手可又犹犹豫豫地缩了回去,她是我班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难道她还有其他方法吗?这可是鼓励她发言的好机会呀.于是,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就要说出来,说错了也没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大量的实际计算中总结出来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 ,应用简便计算在保证准确的基础上 ,既可以提高速度 ,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拙见。一、熟记常用数据计算中的常用数据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 :25×4=100 ,24×5=120 ,75×4=300 ,3/4=0.75=75 % ,1÷8=0.125=12.5 %等等。二、利用和、差变化规律进行简算例如 :267 +199=267 +200 -1=466367 -296=367 -300 +4=67 +4=71三、利用积、商变化规律进行简算例如 :48×25=(48÷4)×(…  相似文献   

15.
课本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指导学生自学课本,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做法:一、以旧导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在讲式题计算的新知识时,我一般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由浅入深,以旧导新逐步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使学生通过自学,能基本理解新学的知识,着重掌握计算方法。例如,讲解“分数乘以整数”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提出两个问题:“4个2斤是多少斤?”  相似文献   

16.
努力刻苦+课外充电=好成绩宋洁(杭州江心岛中学初中女生)学习数学其实没有太多的窍门,惟有一个令我信服的公式:努力刻苦+课外充电=好成绩。努力刻苦不是埋头题海,而是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我学数学,首先是理解公式,如学习(a+b)2=a2+2ab+b2的公式,如果没有理解它,单凭死记硬背,难免会出错。而老师在讲解时,必定会先去证明它:(a+b)2=(a+b)(a+b)=a2+ab+ab+b2=a2+2ab+b2,这样一来,推导的过程、结果,一目了然,当然比死记硬背有效多了。但是光理解这个公式,而不去运用是不行的。我在学习这个公式之后,回到家,“突发…  相似文献   

17.
教幼儿用三个数编四道题,对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好处。我在教幼儿计算知识和运算技能时,注意发挥幼儿学习的内部机制,调动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不要求小朋友死记硬背,主要让他们思考、理解,从中找出计算知识的内在规律。我在教大班学习了的加减时,这样演示题目:6+1=7;1+6=7;7-1=6;7-6=1。我启发幼儿观察比较,这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既要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要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学生创制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并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动手操作,进行感知,建立表象,逐步建立抽象的概念 凡是通过学生自己学习就能掌握的知识,最好不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例如,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 3÷ 4=可提出:“把 3个饼平均分成 4份,求一份是多少 ?”教师给每个学生 3张圆形白纸代替饼,让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  相似文献   

19.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知识储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进行定量计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很熟悉,通过预习课本,学生能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①E=U+Ir②E=IR+Ir③E=U+UR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