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难问题,是一个具有道德情境的问题,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两种可能,让学生对其做出选择,但无论选择哪一种答案,都令人进退两难。例如:红红是个二年级的学生,思品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于是,睡觉前她要自己洗脚,可妈妈说:“妈妈给你洗,自己洗不干净。”早晨起床后红红要自己叠被子,妈妈又说:“听妈妈的话,小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这些事由妈妈帮你做。”红红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不知该听谁的话。你说红红应该怎样做?这一问题,妈妈的话与老师的要求相矛盾,听妈妈的话,就违背了老师的要求,按老师的要求做,妈妈又不同意,左右为难,这就构成了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父母知道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一份夸奖与鼓励,但实施起来往往摸不着头绪。我曾多次听到一些做母亲的跟我讲在教育孩子当中的一些困惑:“我知道对孩子应多表扬少批评,可是最近一连串的问题搞得我莫名其妙。我的小孩4岁半,这几天幼儿园里的老师教了叠被子,早晨起来非得要叠给我看,被子叠得歪七扭八,我为了表扬鼓励他一下,就说:‘叠得很好,比妈妈叠得还漂亮’,谁知他听后小嘴一撅,‘妈妈撒谎,你叠得比我好多了’。后来干脆不理我了。”  相似文献   

3.
听妈妈的话     
"听妈妈的话,别乱动东西,妈妈给你烤饼干吃."妻子的话对儿子没起多大作用,他仍在肆意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并把自己弄得一身面粉.那一刻,我忍俊不禁,并想起一直被念叨的"听妈妈的话". 襁褓之时,妈妈的摇篮曲是最动听的歌谣,听妈妈的话,睡得香.慢慢地,妈妈的话变成了——"宝宝乖,别踢被子,不然会着凉感冒的.""吃,听话,...  相似文献   

4.
林湖 《现代家教》2000,(3):44-44
良好的家庭教育无疑对学校教育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反面作用。如在学校里老师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一位二年级的学生看到教室的拖把坏了便主动回家找铁丝进行修理。妈妈看到了不但不表扬,反而恨恨地说:“你学习不强,管闲事不少。班里那么多同学为什么偏要你去管?”听了妈妈的话,孩子  相似文献   

5.
黄映仙 《广西教育》2008,(32):19-19
前不久参加了一次教学观摩活动,其中有一节思想品德课引发了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课上,老师在讲完了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后,让学生做练习:请同学们每人对受骗的乌鸦说一句话。学生纷纷发言:以后别再虚荣了,不能听了恭维的话就得意忘形,要接受教训,要多一个心眼……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投以满意的目光。又一位学生举手,她说:“乌鸦,你别难过了,  相似文献   

6.
“爸爸要出差,你在家里要听妈妈的话呀!”丈夫每次出差前都要这样嘱咐儿子。这一次他又要出差了,我对他说:“儿子已经十岁了,不能总让他依赖我们,应该给他一个长大的机会了。”丈夫点头表示同意。临行前,他把儿子叫到身边:“爸爸要出差了,这次你不仅要听妈妈的话,而且还要好好地照顾妈妈,你能行吗?”原以为儿子会很不情愿,可是他却很认真地回答:“好,放心吧,没问题的。”转天早上,我叫儿子起床:“你快点儿!妈妈在厨房里忙不过来了。你要自己叠被子,自己找衣服穿。”儿子一改平时懒懒散散、磨磨蹭蹭的习惯,爽快地答应着:“好!”一骨碌便从床…  相似文献   

7.
入冬以来,儿子早晨穿衣服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件事。上大班的儿子如今也有心眼了,你喊,他却假装大睡根本不听,或者趴到被子里跟你藏猫猫。因为赶时间,气得我火冒三丈,最后还得拉他起来给他穿,那头疼劲就甭提了。忽有一日早晨,我刚起床,儿子便探出头来问我:“妈妈,七点了吗?我七点得到幼儿园。”我随口说了句“快了。”只见小家伙也不怕冷了,一骨碌爬起身来便自己穿衣服。见他手忙脚乱,我便上前去帮忙,他却把我一推,一本正经地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今天我当班长,我更应该自己穿衣服。妈妈,你…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习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我们认识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要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就必须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少先队的活动以及家庭教育都紧密结合起来,光靠讲几节思想品德课就难以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思想品德课与少先队活动,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点。思想品德课侧重讲清道理,通过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讲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而少先队的活动则是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通过引导队员们接触社会实践,在开展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中使大家受教育。这就把课内与课外、自上  相似文献   

9.
观点正确,说理明白,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并指导自己的言行,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然而,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贯彻《大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教育观点或说理不明白等现象。 一是教育内容层次不清。省编义务教育思品课新教材(一册)《我爱老师》和(二册)《听老师的话》这两课,虽都是尊师教育的内容,但前一课重点是要求学生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而后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怎样听老师的话、按老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功与否,要看教师是否赢得了学生的心灵,要看学生是否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实现了道德内化。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才干,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师传授的道德观点,并主动地将道德观点转化为道德情感、意志、信念、乃至行为实践,变他律为自律,变“必然”为“自由”。实现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所在。  相似文献   

11.
“起床了,起床了!”耳边传来妈妈那咋咋呼呼的声音。我睁开眼睛,看了看钟。天啊!才6点呀!“妈!你这么早叫我干嘛?今天是周末呀!”“周末怎么了?周末也要早起。”说完,妈妈一把掀开我的被子,连拍带拉地把我“叫”了起来。吃完早饭,才看了一会儿电视,妈妈那“咋呼”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被子怎么叠的?像豆腐渣似的!重叠!”妈妈的话就是命令,我只好硬着头皮将被子再叠一次。下午,我和爸爸下棋,妈妈又叫了起来:“佳佳!”我吓了一跳,“作业怎么做的?十道题错了两题,还有,看看你写的字,家里的小狗写字也要比你好!你这样的作业还想下棋!”说完大手一…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有效性呢?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教学做到“射箭看靶子,弹琴看听众”,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一)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是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根据这一特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注意: 1.由浅入深。如《爱爸爸爱妈妈》一课,为了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爱爸爸、爱妈妈,老师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大家做.题目是:图1中共有多少条线段?聪明的小刚很快就数出来了,他站起来大声说:“我知道,我知道,图上有15条线段.”老师点了点头,大家一齐望着小刚,眼神像在夸奖他,小刚得意极了.老师说:“别忙着高兴,现在我再问你,假若上图中线段AF间有10个分点、20个分点时,共有多少条线段呢?”听了老师的话,小刚又忙着低头数线段数,不过,这回小刚快不了啦,分点多了,数来数去,小刚就弄不清哪些数过,哪些没有数过了.“怎么样?难数吧.要是再问大家,假若一条线段上有n个分点共有多少条线段,又咋办哩…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道德观念内化李丽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则包括对道德概念、道德观点的理解,对相应道德情感的体会,对行为规范的认同.以及把执行行为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相似文献   

15.
“钉钮扣”     
我们听了长沙市育才小学副校长李健霞老师的一堂思想品德课。李老师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下面是这堂课的纪实。师: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钉钮扣”的故事(出示挂图,图上画有两个小朋友,衣着一个整洁,一个马虎,后者衣上还掉了几颗钮扣)。师:这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华,一个叫小刚,  相似文献   

16.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既有班主任、少先队组织抓,有班会,队会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又强调结合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为什么还要单独开设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怎样备课、怎样讲课、又怎样和其他教育活动相联系?围绕思想品德课教学问题,记者请刘敏贞老师讲讲她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住在我楼上的邻居是一个三口之家,爸爸陈宾和妈妈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有一个12岁的儿子小刚。这是一个终日吵吵闹闹的家庭,陈宾自己平时修养不够,有不少不良习惯,下班之后常和工友呼朋引伴,不是去打牌,就是去喝酒。一喝了酒就脾气暴躁,不是和妻子吵架,就是训斥孩子,有时甚至动手打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刚,逃学、撒谎、打架,学习成绩很差,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也长期难以调和。每当陈宾批评小刚不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学习不用心,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小毛病不断时,小刚不但不听,有时还反唇相讥,埋怨父母不尊重自己,讲话口气生硬,整天唠唠叨叨,让人烦,甚至还动手打人。弄得陈宾十分尴尬。小刚的妈妈见了人就诉苦,说孩子管教不好,这样下去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8.
杨磊 《教育导刊》2010,(5):79-79
叠被子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天午睡后幼儿园老师都要叠被子,爸爸妈妈在家也要叠被子。今天,我们小班的一节劳动活动就是让幼儿学习自己叠被子。刚开始,我觉得这节课挺难的,孩子这么小,他们能够叠好被子么?带着心中的疑问,我开始了这节课。  相似文献   

19.
帮助和求助     
我平时总是利用故事来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所以,班上有大部分的小朋友都乐意帮助别人,如帮老师擦桌子,帮同伴系鞋带、脱衣服等。最近几天我中午值班时发现,每次午睡后,赤锋小朋友的枕头、被子总是由别的小朋友替他叠,于是我就问他: “你不会叠被子吗?”他低头不语。我接着说: “你都是大班小朋友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在整理橱柜,妍妍指着一叠厚厚的家园联系册问我:“殷老师,这本本子我一直要带回家给妈妈看的。”我笑着对她说:“对啊,上面是老师对你要说的话,也有妈妈对你说的话。”“啊!妈妈都说了些什么?”妍妍关心了起来。我放下手中的事情,找出妍妍的家园联系册给她念了起米:“你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很爱帮助别人,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