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国外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在探讨国外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同时分析了媒介的深度参与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媒介深度融合参与下国外提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我国借鉴西方经验的整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双创"视角下,高校文化产业有关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培养模式固化等。所以,本文以"双创"为视角,简述了高校文化产业人才涵义及其素养需求,然后分析了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况,最后探讨了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截止2017年,我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达到192所,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遍地开花.由于文化产业是新兴专业,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在初期就面临诸多问题,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固有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一些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高校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前沿和阵地,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促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向好发展,十分有必要对当前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渐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创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意在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机制贯彻于教学实践改革的全过程。本文首先强调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这一理念,针对协同育人对社会的服务能力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与文化产业其他人才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与其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同样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这种属性决定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才能达成培养目示.经过几年艰苦探索,我校初步探索出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文化经营与管理能力为核心,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相互贯通,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界定媒介融合入手,探究了播音主持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历程:产生的溯源、基础建设时期、基础建设时期,及其基本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重点阐述媒体融合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策略:以课程体系为依据,建立个性化培养新模式;媒介融合趋势下,提升专业人才综合素养;借助新媒体,打造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新氛围;加强师资建设,扩展学生培育路径。以动态的角度,研究媒介融合下高校播音主持教育出现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媒介融合下的播音主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大文化产业是推动昆明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举措。昆明文化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在明确昆明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要推进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建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系,大力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教体融合”是以“以人为本”作为思想基础,以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实现高层次融合的一种尝试,是我国新时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创新,它对我国体育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辨析“教体融合”与“教体结合”二者本质差异的基础上,从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转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高校实行“教体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结合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剖析现阶段高校实行“教体融合”存在着观念落后、组织封闭、资源缺乏、训练模式刻板、管理体制僵化等瓶颈问题,为探索有效的“教体融合”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培养“一懂两爱”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新农科背景下国家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一懂两爱”复合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地方涉农高校应紧紧围绕“一懂两爱”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三个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两爱”情怀融贯专业课程的思政体系、校企深度融合的“能力递进式”多维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强化三导师制的“一三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实践,构建和完善地方涉农高校农学专业新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兼具"艺术鉴赏力""文化产品创意生产能力"和"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基于跨学科专业特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学结合"模式对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我院近年来开办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文管专业)的办学实践出发,结合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从课程设置、能力导向、学训交替等几方面探讨了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重要措施。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培养模式,推进创新教育的“供给”,充分发挥大学生协同合作的内在动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同视域为产教融合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协同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以生产与教学协同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确立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应格外重视“人”的关键要素作用,开创校企合作全面协同机制。产教融合不是高职教育的新概念,但产教融合的全过程协同与全要素效率提升,值得包括文化产业专业在内的学界和业界持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较之以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高校英语教学并没有与职业技能完全融合起来,这既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使得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将公共英语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本文在分析高校英语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和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ESP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京津冀三地在文化领域的合作项目也日益增多,这给河北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高层次文化人才却相对不足,河北省应借力京津冀一体化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让河北文化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地提升其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指出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作为实例,剖析了清明上河园的运营经验、发展模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及对开封旅游文化产业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河南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媒介融合为视角,在分析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电视实验室需求背景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建设现状,提出以云平台为支撑,推进高校广播电视实验室的高层次、多元化发展,为高校摆脱传统广播电视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攀升,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必须结合实际需求探索出培养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高校走校企合作之路,让学生在校与企两个教、学的环境之中,提高理论、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本文通过对该模式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初步的构建模式。促使高校最终达到培养出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人才培养是促进产业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挑战,但对促进武汉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意是文化产业以及各个产业的核心力量,而高校则是创意文化的知识中心。在本科教育中,很多学校开始开设创意方面的教育,但这并不足以满足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本文以高校创意人才培养的现在与未来的发展为思路,对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从而培养具创意思维的新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过采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某教育集团下属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词频分析,并将统计结果与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案例教学法同样能有力支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高校学生阅读素养调研数据反映的能力特征和教学案例的规范模式,设计适用的决策型教学案例正文创作模式,可以课程知识点为决策点,在高校所在区域选取案例企业,以及参照纪录片创作模式进行写作。教师能够发挥创作模式的最佳效能,教学案例创作亦可畅通教师“教研融合”的专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