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通过对《后汉书》李贤注中的十个注释进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礼宾图》     
《礼宾图》是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之一.章怀太子李贤(654—684年),字明允,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第二子.贤自幼聪颖,容止端正,读书过目不忘,甚得高宗喜爱.上元元年(674年)六月,皇太子病故,李贤继立为太子,旋以太子身份监国,表现出了过人的行政能力:“于处决尤明审,朝庭称焉.”《新唐书·李贤传》李贤的精明干炼,使意欲谋取李氏天下的武则天深为忌恨.于是,武  相似文献   

3.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本文对李贤《后汉书注》中同义复词的现象进行探讨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说文》是《后汉书》李贤注引用较多的一种文献。李注所引是大徐本和段注之前《说文》的一种重要写本,与魏晋南北朝及唐人注释中所引《说文》有一定的一致性,在许多方面优于大徐本和段注。掌握这些材料,对《说文》文本的校理及《后汉书》的整理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涯《享惠昭太子庙乐章》(11/346/3873)。“惠昭太子”为唐宪宗长子李宁。《旧唐书》卷一七五、《新唐书》卷八二有传。《旧传》云:“元和元年八月,进封邓王。四年闰三月,立为皇太子……元和六年十二月薨,年十九。”陈羽《喜雪上窦相公》(11/348/3890)。题注:“一作朱湾诗。”《唐诗纪事》及《全唐  相似文献   

6.
对中华书局整理本《后汉书》李贤注称引《史记》材料所存在的校点问题,结合有关资料,提出12则作讨论辨正。  相似文献   

7.
运用训诂方法 ,参稽《后汉书》与《汉书》等典籍 ,考释《后汉书》中的四词条 ,或解释原书之疑义 ,或纠正李贤注之错谬 ,或有补于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辞源》、《辞海》在解释“杀青”一词引用《后汉书》“李贤注”时,因断句不当而造成歧义。又由此衍生出有人认为清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的错误解释为正确解释。其实,只要对“李贤注”作重新标点和理解,以上两个问题则迎刃而解,“杀青”词义也就得到了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后汉书、陈蕃传》载:“前梁氏五侯,毒遍海内,天启圣意,收而戮之,天下之议,冀当小平”。梁氏五侯,李贤注曰:“五侯谓胤,让、淑、忠、戟五人,与冀同时诛,事见冀传也。”此说从唐至今广为流传,不但为一般史籍所沿用,而且为《辞源》、《中文大辞典》等权威性的工具书所承袭。检阅《后汉书》的有关纪、传,笔者认为李贤注似乎有误。梁胤,又名梁胡狗,是梁冀之子,封襄邑侯,食万户,任河南尹,可称为梁氏五侯之一。但梁让,是梁冀的叔父,曾任陈留太守,以贪污臧敛著名(《后汉书·杜乔  相似文献   

10.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为丁贵嫔所生。齐中兴元年(公元501年)九月诞生于襄阳。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十一丹立为太子,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四月卒于南京。据《南史》(《梁书》略同)本传所载: 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数十韵;或作剧韵,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又说: 时俗稍奢,太子欲以己率物,服  相似文献   

11.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物,它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六、七百年了,但认真研究铜鼓却是近百年来的事.铜鼓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南朝刘宋时人范晔著《后汉书·马援传》已明确记载:"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唐章怀太子李贤在注《后汉书》时引用了比《后汉书》稍早的《广州记》来为"骆越铜鼓"作注:"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据《晋书》、《陈书》和《南史》记载,在晋至南朝时,我国岭南地区已大量地铸造和使用铜鼓."广州夷人,宝贵铜鼓,而州境素不出铜.闻官私贾人,皆于此下贪比输钱,斤两差重,以入广  相似文献   

12.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有一些特殊音注,其所反映的韵母关系不同于中古以后语音的发展与演变。这些特殊音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保留了上古的地名、人名的读法;二是保留了古代域外译音的读法;三是关于通假字的读音;四是记录了古今、方俗之音;五是误注了音。厘清这些特殊音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构拟胡三省《音注》的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13.
据<后汉书>注释,<资治通鉴>所采<后汉书·宦者列传>中的"又中黄门南阳王康,先为太子府史,自太子之废,常怀叹愤"句中的"太子府史"一词应按太子府里的"史"解释为没有明确职责的"府吏",而非元胡三省所注的"太子府史掌东宫府藏".细查相关史料得知:"府"、"史"、"府史"三词各有一番来历,均有各自特定历史涵义与应用范畴.两汉时期的府吏中,只有"史"而无"府"与"府史".  相似文献   

14.
《南华真经直音》上承《经典释文》,全书主要采用直音法给《庄子》(即《南华真经》)的文字作注,另辅以反切和标注四声等方式注音,是一本主要采取直音法注音的道典音书。全书注字简明,浅近易读,在语音研究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著《襄阳耆旧记》,旧时或称《襄阳耆旧传》,或简称《襄阳记》。这部杂传类的史书,大约到南宋以后已经散佚,它的零篇碎简今见于《后汉书》李贤注、《三国志》裴松之注、《文选》李善注以及《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之中。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五卷本,是宋元以来众多学者搜集佚文、递相增补的辑本。至于不久前出版的《襄阳耆旧记校注》(舒焚、张林川校注,荆楚书社1986年12月版,  相似文献   

16.
重纽问题是音韵学研究领域中一个至今仍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所谓重纽,是指在同一个韵中的喉、牙、唇、音字反切上有对立,中古韵图分别列在三、四等的一种语音现象。《史记正义》中的重纽出现在支、脂、仙、宵、盐、等几个韵系中,这在同时期的语音材料中已算得上是分布广泛的了。因此,《史记正义》为我们研究重纽这一重要而复杂的语音现象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资料。张守节氏长于地理,精通音韵,积三十余年时间撰成《史记正义》(以下简称《正义》)三十卷,自宋人以“三家注”合刻行世后,多所散佚,已远非原书面貌,诚为可惜。本文音切从商务百纳本《史记》(1958)和张衍田《史记正义佚文辑校》(1985)两书中辑得。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制作好质量上乘的电子文本《经典释文》的前提下,先对《经典释文》所引的各家音切进行标注,建立XML文档,然后运用XML的相关技术(XSL样式表)把各家音切分别提取出来.我们统计到的音注家只有97家,我们可能遗漏了几家,但离《经典释文》号称引录230余家音切相差甚远.虽然《释文》引录了100家左右的音切,但是引录音切在100条以上的也只有10家.  相似文献   

18.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是《左传》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该书的命名和撰著年代是历代研究中的两大疑点。通过考察"集解"的注释体例,并结合杜预注释《左传》的宗旨,认为杜氏"集解"乃集合经传作解,进而肯定陆德明、孔颖达之说。此外,利用《宋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及《水经注》中的相关材料与杜注中的地名互证,可以推定杜预始注《左传》的时间应不晚于咸宁二年(276),并非太康元年(280)平吴之后。  相似文献   

19.
季颖 《教师博览》2004,(11):45-45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说法。这种观点主要依据来自《后汉书》。书中说道:“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注: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后来,这段记述又由其他记述或引所证实。基于《后汉书》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相似文献   

20.
钱林书 (复旦大学史地副所长、教授 )  由章惠康、易孟醇先生主编、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后汉书今注今译》是一部精心注译 ,可适合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重要史书。东汉离今天久远 ,范晔、司马彪也距我们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后汉书》中记述的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疆域政区等不易为我们所理解。现在有了《〈后汉书〉今注今译》,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方便 ,也为进一步弘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我参加了《后汉书·郡国志》的今注 ,这主要是对当时政区及地名的注释 ,我就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包括考古材料 ,尽可能注以政区沿革、地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