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奋 《生物学教学》2003,28(12):9-10
现代教学论将教师的作用定位在“引导者”这一位置上 ,强调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 ,让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取有关的知识及能力。那么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和理念的引路人的教师 ,其本身对科学知识的把握就必须准确 ,必须是“明”师。现就“免疫”教学中容易出现知识性错误的问题简述如下 :1 关于机体三道防线的解剖学界限的问题经常在教材看到如下叙述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第一道…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对比较独立,并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疾病),也与选修3中单克隆抗体等内容(生物新科技的发展)有关。学生初中阶段对人体免疫中的三道防线中的第一、二道防线也有详细了解,而对于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知之甚少。因此,对于简单的内容,引导  相似文献   

3.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调节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下面对此考点进行梳理和提炼。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结构:细胞体和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2.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或动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先天就有后天获得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对某一特定的机体接触过的抗原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弱出  相似文献   

5.
<正>1教材分析浙科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特异性反应"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本节内容包括"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将免疫视为一种调节方式。并强调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这是“人体稳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实现”观点的进一步发展,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一致。但教材并没提供相关的科学史素材.留给广大教师一个广阔的开拓与创造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免疫调节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的内容,在第一章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这种机制的调节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在这一章仅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做了简要的  相似文献   

8.
以流感病毒入侵人体为例,介绍人体免疫三道防线在抗病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着重理解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和相互关系,以及免疫在维持健康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免疫"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板块,每年高考试题中均有涉及。由于教材对免疫学知识叙述得较为抽象,给课堂教学及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就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举例说明。1 三道防线的归属问题例1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  相似文献   

10.
<正>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那么生物体是如何实现维持稳态的呢?一、生物具备抵抗外界扰动的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人体具备维持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相似文献   

11.
<正> 人体的稳态调节包括水平衡调节、无机盐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体温平衡调节等,其中水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体温平衡调节涉及神经和体液调节,而钠和钾的调节只涉及体液调节。实际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以神经调节  相似文献   

12.
稳态与环境     
命题预测1.人体的稳态是保持健康的前提,而稳态的实现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在高考中,内环境的成分及其相互联系,血糖平衡、体温平衡、水盐平衡及其调节过程,免疫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都是命题热点。尤其是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热点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常常用作命  相似文献   

13.
皮肤与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或“机械防线”,其作用有三种:①机械性阻挡和排除作用;②化学物质的抗菌作用,如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胃黏膜分泌的胃酸以及泪腺、唾液腺、乳腺和呼吸道黏膜分泌的溶菌酶等.都有抑菌和杀菌作用;③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体的稳态调节包括水平衡调节、无机盐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体温平衡调节等,其中水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体温平衡调节涉及神经和体液调节,而钠和钾的调节只涉及体液调节。实际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为便于学生理解,现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分别作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例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B)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易错点(1)错选A与D,原因是没有准确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及含义。(2)由于对机体调节内环境的能力理解有误,错选C。应对策略(1)准确把握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防治的"三道防线"成果被公安部、交通部所采用,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三道防线"在现实中均使用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教师在教授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时应注重网络与该专业的结合点,增加与道路交通事故防治措施有关的内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对选修教材有关内容,部分老师反映难以处理和驾御。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配套的教辅资料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是进行专题讲座的经验相对不足、对利用新教材进行备考不适应。《人体的稳态》与初中教材和高中必修教材联系紧密,对高三学生来说,知识本身不是很难,但要全面落实能力要求却并非易事。1 教材简析1.1 五项内容、分层要求本节的主要内容:①内环境的稳态(包括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内稳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鼻子的保健     
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而鼻子是人体呼吸系统的大门,是空气进入人体的入口,是保护肺脏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保护气管和支气管的前哨。因此,有人将鼻子称为肺腑的“护城河”  相似文献   

19.
强萍 《生物学教学》2007,32(6):35-35
“血糖调节”是高中《生物》选修本“人体稳态”中的一节内容,包括血糖平衡及意义,血糖平衡调节和糖尿病及其防治三部分知识。该节内容既与必修本中“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联系密切,又与选修本“基因工程成果”“发酵工程”等相关联,对学生进行人体健康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登上讲台的最初几年,我曾经错误地认为,要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必须守住"三道防线",即知识防线、尊严防线和品行防线。为了守住这"三道防线",我极力显示自己的广见博闻,反感学生的诘问和纠正;我正言厉色,不苟言笑,生怕在学生面前丢了威信;我特别注意"身正行端",不敢把任何一点品行上的缺陷暴露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