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中美两国专利临时禁令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提出 我国《专利法》中所称的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措施“,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被称为临时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或者中间禁令(interlocutory injunction or interim injunction),TRIPS协议第9条称为临时措施。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实质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即在对专利侵权诉讼赏体审判最终裁决之前,由法院依据权利人的申请,作出要求被控侵权人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裁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禁令救济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滥用有的已经构成了垄断,必须进行反垄断法规制。我国应该在借鉴美国、德国及欧盟经验的基础上,以合理限度为原则,确立标准必要专利权人禁令救济滥用的标准,在现有反垄断法体系下,完善《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执法机构,从而对标准必要专利权禁令救济滥用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约束。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创英国际专利法律事务所2004年10月14日在其网站的撰文报道,为保障涉及知识产权诉讼的顺利进行,改进审判前的证据收集等程序,日本2003年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04年4月1日生效实施。本次修订加强了对证据收集的程序。在涉及知识产权的诉讼中,信息披露制度非常重要。美国具有行之有效的证据披露制度,但日本在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并没有采取美国的做法,而是根据日本的情况,引入了适合日本的做法。新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诉前事先通知程序:诉前事先质问程序以及证据收集程序(见日本《民事诉讼法》第132条)。  相似文献   

4.
当然许可制度作为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引入的一项新的许可使用制度,应对申请当然许可的专利提出有效性、时间性方面的要求,并赋予当然许可的被许可人特殊条件下的诉讼权利,而在侵权人不接受专利权人确定的许可使用费的情况下,法院才应当批准专利权人的诉前禁令请求,此外,当然许可制度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许可使用费确定机制。  相似文献   

5.
用户租用云服务商的服务器存储数据(Iaas模式)侵犯版权时,云服务商是否适用"避风港"规则并承担版权侵权责任?阿里云案一审判决及一些学者认为适用,但二审判决及一些学者认为不适用。云服务商没有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如果让云提供商按照"避风港"规则审查、删除数据,否则承担间接侵权责任,将会影响数据安全,加重云服务商的责任,阻碍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在确保数据安全及遵循利益平衡原则下,采用并完善诉前禁令制度,规定云服务商协助禁令执行,缩小云服务商的间接侵权责任范围,才能维护云服务商、版权人和用户的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德国参展,和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打入德国市场,德国企业和在德国有利益的外国企业,也频频以侵犯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的为由对中国参展商和产品采取措施。而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临时禁令。  相似文献   

7.
谢舟 《今日科苑》2009,(21):109-109
目前在我国,科研成果可以籍由知识产权制度获得法律保护,而科研过程中的研发信息则由于我国商业秘密法的对此的缺失而无法获得周全的法律保护。文章在比照国内外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提出研发信息应当及早采用以禁令方式为主的商业秘密法律制度来对之保护。  相似文献   

8.
我国《专利法》和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有关于专利侵权纠纷中诉前证据保全的规定,但是并未具体规定法院裁定如何解除诉前证据保全措施。"诉前证据保全"作为一种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临时性措施,一般均因申请人正式向法院提起了侵犯专利权诉讼而终结,司法实践中,尚没有出现由于超过临时措施期限未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而审结的程序性案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全国首例由于申请人15日内未起诉而经裁定审结的程序性案件,本文在对诉前证据保全进行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对上述首例案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法院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事件:前不久,美国商务部的一纸禁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让中兴通讯立即进入休克状态并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芯片产业为何落后,何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怎样才能不受制于人……群情激奋,各种反思。出人意料的是,茅台和共享单车在反思中躺枪。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事件,相关讨论仍未停歇。现在出现这样一种论调:茅台那么贵,外卖、共享单车烧  相似文献   

10.
岳昌茂 《内江科技》2008,29(1):24-25
在目前诉讼案件大量产生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创设了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我国某些法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其中法院诉前调解制度作为案件进入法院后的一种审判外的纠纷解决途径,成为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形式。在我国,设置诉前调解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部分法院的实践中,出现的诸如案件受理范围、调解员的资格与选任、调解结果处置、调解处理程序等问题,亟待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专利挟持存在标准化前欺骗或不披露专利信息,标准化后索要许可费;标准化后不遵守FRAND规则,索要高额许可费;标准化后专利权人滥用专利禁止令等多种表现形式。美国和欧盟均是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框架下规制专利挟持行为,但两者存在高低不同的违法证明标准,同时和解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我国对专利挟持的反垄断规制,应当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框架下,选择低违法证明标准,充分发挥和解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国群 《情报杂志》2012,31(8):62-67
专利鲨鱼用于形容某些特定的个人或企业以极具攻击性的方式,向被其视为侵权的个人或企业、公司等发起诉讼攻击,以谋取高额利益的现象.专利鲨鱼具有针对性强、隐蔽性高、凶猛性等特点.近年有案件数量迅速上升、技术涵盖领域集中、地域范围扩大等趋势.专利鲨鱼的挟持策略主要有临时禁令、损害赔偿、转换成本等三种.为遏制专利鲨鱼的专利挟持,预防专利鲨鱼现象的泛滥,应从专利法的制度层面、专利行政部门审查程序层面和企业专利管理层面做出相应调整.徽观层面的应对策略包含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两类.  相似文献   

13.
毛昊  尹志锋 《科研管理》2019,40(4):190-202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我国专利诉讼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大量出现借助同一专利反复发起诉讼的情况。基于2000-2014年我国专利民事侵权诉讼数据,本文识别出发生过多次诉讼的专利,并进一步对其基本特征及诉讼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第一,与美国进入庭审阶段的多次诉讼发起人多为败诉不同,我国多次诉讼专利原告在进入庭审阶段后通常胜诉,尽管停止侵权诉求(取得市场禁令)更容易获得法院支持,但损害赔偿金额却未与多次诉讼产生显著的正相关性(表现为负相关)。第二,我国专利诉讼案件中大量使用了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但在控制年度、产业、地区等变量后,发明专利被用于多次诉讼的倾向显著更高,这与总体诉讼样本中涉及发明的比重不高形成了鲜明反差。第三,多次诉讼专利具有地区和行业集中特征,东部出现多次诉讼专利的概率较小,制药、化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产生多次诉讼专利的概率显著低于传统制造与机械行业。本文的实践应用价值和政策指向在于,通过对多次诉讼专利的分析为解决我国本土重复侵权、策略性商业维权以及可能的专利滥诉和司法逆向选择问题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构建对政府的意义深远。而塑造好形象必须借助相关媒介,才能得以传播。而在这其中,媒体发挥着其得天独厚的作用。但是,新时期.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使得政府形象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结争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论述,为政府利用媒体传播自身的形象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李钢 《科教文汇》2012,(9):95-96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投入市场的迟早,往往是决定产品占领市场份额的关键。而模具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工具,它在新产品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根据产品零部件的工艺特性来正确地选择加工方法和模具种类,是我们每个设计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周转、装夹工序,已是我们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在工件加工时,减少一道加工工序就减少了一次周转,降低了磕碰的概率;省去了一次装夹校正,增加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一项装夹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因此选择适当,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团体标准具有促进科技创新等重要作用。在我国有关团体标准的主体制度中,是否要对团体标准化主体的边界以“法人资格”为限制,值得进一步讨论。实践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可能未获“法人资格”,但却具备了开展团体标准化活动的专业能力。诚然,无须将“法人资格”作为硬性的准入门槛,而应将“专业能力”作为必备的资格条件,并突出技术组织对团体标准化活动的的支撑作用。继而有必要通过法制化路径引入主体备案制度,为非法人社会团体在标准化领域创造合法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际需求与相对严苛的现行法律环境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管理科学知识呈现"管理理论丛林"之势后,面对浩如烟海的管理知识,人们在应用这些知识时感到无所适从和无法选择,因此产生相应的"丛林迷失效应",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需求之间的隔阂愈来愈深、渐行渐远.首先对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隔阂的原因进行剖析,继而在探寻管理学科属性基础上提出"设计"科学理念的引入是解决这一隔阂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双一流”背景下,高层次人才流动出现乱象,亟需政府对此进行监管,从而引导人才流动回归学术本源。将前景理论引入演化博弈模型,构建政府与高校针对高层次人才流动的收益感知演化博弈矩阵,对博弈双方的决策行为以及演化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非正常流动监管演化博弈存在5个均衡点,但是由于过度自信、风险偏好、认知偏差等因素导致系统难以收敛于稳定点。提出建立政府-公众监管机制、构建高层次人才信息公示平台,以及高校需有长远战略眼光等对策来制约影响因素,从而促使博弈达到均衡稳定点,实现高层次人才的正常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毒品治理问题的深层思考--从社会问题的特点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讲,社会问题具有无时不有、无所不在之普遍性,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和性质各不相同之特殊性,多因性、多果性和集群性相结合之复杂性,产生和消亡都有一个过程之持久性以及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之破坏性作用等五大特点.毒品问题在当代中国已发展演变成为社会问题.我国对毒品问题的治理将面临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面对的将是一个艰难而巨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