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闫理 《科教文汇》2013,(29):193-195
本文旨在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法律制度完善问题。从“增加碳汇”、“控制碳源”两个方面提出了城市绿化建设、改变生活方式、调整生产模式这三个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任务,并针对这三方面提出完善低碳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43个城市2014—2017年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基于STIRPAT模型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三大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大气污染由人文和自然因素共同导致,各区域大气污染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城市群大气污染关键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各城市群生态环境改善的相应政策建议,从根本上加强污染防治,加快构建环境优、绿色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构建碳排放福利绩效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面板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对G20国家1990—2018年的碳排放福利绩效进行了国别比较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为:(1)2018年英国、法国、阿根廷、巴西、德国的碳排放福利绩效较高,1990—2018年间英国、土耳其、德国、意大利以及巴西等国的碳排放福利绩效增速较快;中国2018年碳排放福利绩效和历年均值在G20国家中都排名靠后,且增速较慢,表明中国低碳竞争力缺乏静态和动态优势。(2)城市化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外贸依存度以及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对碳排放福利绩效有正向影响;政府规模与碳排放福利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政府规模存在治理门槛。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大气污染能够在区域间进行传输。以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京津冀、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地区都是大气污染极其严重地区。很多城市一年内的重度污染天气在200天以上,由此可见大气污染的跨区域协同治理十分必要。文中将对协同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找到我国开展相关治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协同治理区域大气污染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构建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化、能源转型的城市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和障碍度模型测度我国低碳城市试点天津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识别不同时期阻碍其实现低碳目标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天津市低碳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绩效指数从2008年的0.229 8增加到2015年的0.726 5;社会进步和能源转型障碍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18.45%和4.97%;经济发展和环境优化障碍度总体呈减少趋势,年均下降速度为9.37%和7.57%。在此基础上,从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治理提升和基础设施加强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低碳城市水平绩效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依据。以低碳城市试点天津市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化、能源转型的城市低碳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和障碍度模型测度天津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识别不同时期阻碍实现低碳目标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天津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绩效指数从2008年的0.2306增加到2014年的0.6989,社会进步和能源转型障碍度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障碍度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年均增长速度24.18%和7.19%。在此基础上从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治理提升和基础设施加强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如何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以地方政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庆 《科教文汇》2008,(10):139-140
政府绩效,既包括政府“产出”的绩效,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绩效表现,又包括政府“过程”的绩效,即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绩效表现。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绩效,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从总体而言,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不成熟,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着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构建我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营商环境对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具有根源性的影响,而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首要动力,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生态从而驱动城市创新绩效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全国68个创新型城市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营商环境生态中各条件对城市创新绩效的联动效应。研究表明:政府效率、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6个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城市创新绩效提升的多样化组态;城市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环境驱动型”“人力资源缺失下的环境弥补型”与“资源—环境协同驱动型”3条路径。组态的空间情境差异分析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探讨营商环境生态驱动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城市创新绩效背后复杂机制的理解,也能够为各城市如何依据自身营商环境条件推动其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系统性思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研究分析,并测算了京津冀各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影响力,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城市群的两个经济增长极,北京—天津、北京—廊坊、天津—沧州、北京-保定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其中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城市引力最大,城市外向功能量最大;京津冀各城市的地理位置与经济联系强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地理位置上离北京、天津较远的城市,如张家口、承德、邢台、邯郸、秦皇岛等城市,受到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辐射较小;从中心城市的辐射程度的差异来讲,天津对各城市经济辐射的差异小于北京。通过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济技术分析的电动汽车商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的汽车工业,受到石油危机、能源安全、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场低碳革命已然开始,电动汽车日益成为政府、学界、企业界、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本文从引发汽车工业低碳革命多重因素分析入手,详尽阐述了电动汽车(V2G)在应对能源危机、大气污染和气候变暖时所具有的高能源效率、维修简便、低经济成本等全方位的技术经济优势,并从基础保障体系、技术研发体系、公共政策体系三方面对后石油时代电动车的商业化推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狄乾斌  陈小龙  侯智文 《资源科学》2022,44(6):1155-1167
城市群是中国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的主要承载形式,其战略地位与日俱增,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研究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是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演化机理,借助2010—2019年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度;结合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区域差异及空间联系强度;并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关键路径进行识别。结果表明:①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有序度呈显著增长趋势;而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度水平较低,系统处于不稳定、不协调的状态。②京津冀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度内部差异逐步减小,长三角内部差异基本保持稳定,珠三角内部差异波动较大。③京津冀和珠三角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度的网络密度和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高于长三角,空间联系强度等级较高。为此,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可以从政策、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通过做好顶层设计、转型升级、合作拓展等路径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益、高效率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下,应积极倡导闭环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通过对文献的思考及我国闭环供应链主体行为发展现状的认识与了解,依据物流、资金流、服务流、产品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流程,分析得出影响闭环供应链上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经销商、消费者和回收商六大主体实施低碳行为的因素,进而依据问卷设计和调研,获得原始数据,采用粗糙集法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属性筛选,约简掉冗余的信息,建立闭环供应链主体低碳行为能力指标体系;为使主体更好地实施低碳行为,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指标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在确保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的前提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构建闭环供应链主体低碳行为评价模型,使用LISREL软件编程得出各影响因素作用的路径图,充分发挥SEM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变量并能对变量进行误差调整的优势,针对影响各主体低碳行为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提出提升实施低碳行为的具体措施,为闭环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建设低碳旅游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度的评价对实现旅游城市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国内外现有低碳旅游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一级指标:低碳旅游城市综合发展度;3个二级指标: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城市低碳化发展水平和区域环境支持指数;3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ANP方法,构建可量化的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青岛和与其行政级别相同的14个城市的低碳旅游发展度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为找出京津冀科技投入产出差距及原因,构建京津冀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6-2020年相关代表性数据,运用对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京津冀地区和河北省各地市科技投入产出的均衡性。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科技投入产出存在明显差距,河北科技投入产出落后是主要原因;河北各地市科技投入产出强度存在较大梯度差,大致以石家庄为核心逐渐向冀南冀北减少,是制约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从发挥北京辐射作用和促进河北发展两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雄安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5.
李彩惠  霍海鹰  李雅洁  侯玮 《资源科学》2015,37(7):1474-1481
低碳竞争力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理解低碳经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3个子系统19个指标组成。文章结合突变级数模型,以山东省17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研究,并将其划分为3类:低碳竞争力优势区、低碳竞争力平缓区和低碳竞争力劣势区。山东大部分城市属于低碳竞争力平缓区(5个城市)及劣势区(6个城市),低碳竞争力优势区(6个城市)多位于中东部城市区域,测算结果表明山东省低碳竞争力从西南部地区向东部沿海不断增强,基本反映了山东省城市低碳竞争力的发展水平。为了准确找出城市低碳竞争力发展的阻力,利用改进障碍因子法对山东省城市低碳竞争力障碍度进行测算,分别以中间层和指标层对制约城市低碳竞争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公交运营里程数不足、湿地面积比重和城市园林面积较低已成为制约山东省城市低碳竞争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应在今后的发展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1年-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9个代表城市近10年的每日API数据,研究了各个城市群和城市APl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统计了每年轻度污染及以上级别的天数,结果表明:近10年三大城市群代表城市的API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京津冀城市群API最高,下降也最为明显,而珠三角城市群API最低,下降最不显著;各城市年均和季节API随纬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城市群内部距离海洋近的城市API较低;三大城市群API呈现冬春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北京和石家庄近10年年均污染天数最多,珠海污染天数最少,2001年-2008年三大城市群城市间的污染天数差距较大,2008年之后污染天数差距明显缩小,API有趋于同步的变化趋势,大气污染呈现一定的区域同质化特征。在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实施之前系统分析三大城市群近10年API的变化特征可为日后科学评价和对比两种指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低碳适用技术不仅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而且还是未来CO2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低碳适用技术概念,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提出低碳适用技术需求评估研究思路;以吉林省为例,采用LMDI分解模型和熵值法等对低碳适用技术需求评估进行探究,构建吉林省实现碳减排的低碳适用技术清单列表,并进一步分析低碳适用技术的减排潜力;最后从推进先进节能技术、改造升级传统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熵值-主成分分析法的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将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结合,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分析天津市2000—2015年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实证结果表明,低碳环境水平、低碳产业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是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从优化低碳市场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低碳出行四方面提出有利于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